高中学校管理研究课题:SIS对学校管理的整合及其应用研究

SIS对学校管理的整合及其应用研究

1.课题界定:

SIS即学校识别系统,它是将业已成熟的CIS(企业识别系统)理念合理有效地移植于学校文化土壤、并参与学校管理的一种模式;

本课题着重研究用SIS整合提炼学校已有的办学理念、规章制度等管理思想及途径方法,同时研究如何在学校管理中合理地、创造性地运用SIS,以达到形成校本管理特色、进行“文化经营”尝试、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目的。

 

2.课题的研究背景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以文化为基础。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因而既要承担社会责任,又要根植于文化之中。管理虽然是一门学科——一种系统化的并到处适用的知识——但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管理必然受到文化的影响;管理和管理人员又影响文化和社会的形成。

在各类学校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的管理者们有一种很常见的困惑:为什么学校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的软硬件设施配备等方面都相同,但是经营的效果却差异很大?答案恐怕不得不从学校文化方面考虑。不同的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必然会有意无意地形成一些学校自身特有的被学校成员认同的文化现象。而目前状况下,大多数学校中的这些现象没有能够有效而又稳固地支配学校的行为和对外形成合力。

过去,我们忽略了对于学校文化的应用研究,对学校文化的效力也认识有限。事实上,任何规章制度、组织结构、教育教学方法都必须根植在相应的文化中,必须和学校特有的价值体系相吻合,必须科学有效地经营运作,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如果从管理学的角度可以把过去和现在大多数学校的办学方式称之为“管理经营”的话,我们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学校“文化经营”将成为必然。一个有发展意识的学校、一套有远见的校级班子,眼光不能仅仅盯在“硬件”现代化上,不能仅仅盯在方法选择、规章制定以及职能运作上,而应该特别关注到这些现象的系统整合和进行有效战略实施的问题。

那么,我们如何有效地系统整合学校文化?如何有效地实施整合以后的学校文化系统?

——SIS战略是一种可选的学校“文化经营”模式。

SIS的全称是School  Identity  System,即学校识别系统。它是一种科学地整合学校文化使之具有校本特色,并将教育教学等活动管理过程加以简约化、图形化的整合提升,使之在学校营运中有效实施的实用系统。

 

3.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我们的SIS战略构想直接源于CIS(企业识别系统)理念。现代CIS理念起源于20世纪的欧美,后传入亚洲。中国大陆CIS运用发端于90年代初,并迅速掀起一股热潮。

CIS主要包括了企业理念(MI)、企业行为(BI)、企业视觉识别(VI)。近年,有实践者将企业听觉识别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识别系统纳入到CIS中。从功能的角度看,CIS是企业形象的整合容器,是吸收了包括管理学、行为学、美学等营养的一种整合企业文化并有效进行战略实施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从近20年的国内外企业界的实践看,它是提高企业综合实力的有效方式。

由于CIS的理念具有普遍适用性,因此许多企业之外的单位部门相继引进了该操作模式。近两年来,国内少数学校也请CIS的策划机构为学校做了具有CIS成分的整体或局部设计,对提升学校形象和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据我们了解,有意识地研究将CIS理念迁移至学校并与学校文化、学校管理特性有机结合的课题目前还未出现,而可以预计的是CIS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成为学校管理经营的强势诉求,所以本课题的研究前景十分看好。

本课题基于教育文化学和教育管理学理论,合理借鉴现代CIS理念,是将CIS移植于学校文化土壤的一种探索。两者之间有共性,即都着眼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视觉文化的构建,但在目标、功能与成果物特色等方面有所不同,见下表:

 

SIS

CIS

科学地整合刻画独具校本特色的学校文化

塑造企业的个性形象

功能

参与文化经营,产生广泛的公众效益

凸显品牌形象,达到增长市场份额和利润的目的

成果物特色

学校管理过程被简约化、图形化地整合提升,使之在学校营运中更有效地实施并形成文化合力

解决企业形象的整合统一问题,形成独具个性张力的品牌形象

 

4.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SIS是一种科学地整合学校文化使之具有校本特色,并将教育教学等活动的管理过程加以简约化、图形化地整合提升,使之在学校营运中有效实施的实用系统。它可以帮助学校设计文化经营、战略服务、有效管理的途径与方法,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运作水平。并且因为整合后的学校文化系统直接包含了学校战略经营、战略管理、战略服务、学校特色形成、学校公共关系、学校形象、对外传播等内容,适合成为对学校综合实力评估的参照系。

目前学校的经营实践及其相关理论较多强调“制度规范中心”,很少有将“文化”作为经营手段的,换言之,目前我们缺乏有效整合和提炼学校文化特色、运营学校特色文化的理论阐释和操作模式。

    本课题借鉴了文化学(教育文化学、企业文化学)、管理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工艺美学、经济学和CIS的原理,研究学校文化现象和活动,力求补充和发展学校文化建设理论和实践,将学校经营管理提升到文化经营的高度。本课题将学校文化哲学化、图形化、策略化、简约化、整合化,促使学校从简单的“制度规范”经营向“文化”经营转变,并形成具有浓郁校本特色和独特品牌内涵的学校形象和经营方法。

 

5.课题的支撑性理论

1)教育文化学  SIS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理念和运作,因此本课题基于教育文化学的特征十分明显,尤其是学校亚文化理论、教育文化传播理论等对本课题研究至关重要。

2)教育管理学  SIS是一种学校管理模式,因此教育管理学的一般原理对本课题研究也十分有益。

3CIS理论  本课题是将CIS理念运用于学校的移植性研究,因此CIS的相关理论和操作规程是本课题的“蓝本”。

4)系统论  SIS是一个系统构成,必须遵循整体、相关、有序、动态、开放等系统论原则加以策划设计。

此外,本课题所涉及的理论还有传播学、工艺美学、行为科学、公共关系学等,此处不再具述。

 

6.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

1)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在哲学层次上具有相通性,因而CISSIS具有同源性,可以合理借鉴与移植。因此本课题研究目标之一是借鉴CIS设计一套SIS的操作流程。

2)学校的“文化经营”是更高层次的管理经营,可以突破目前学校管理的瓶颈,有利于学校的品牌形成与发展;而SIS是学校实施“文化经营”的一种模式。因此本课题研究目标之二是运用SIS实现对学校原先管理模式的整合与提升,使之更富“文化经营”内涵。

3SIS在应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时既有共性之处,也有个性特点,需科学区分、有针对性地运作。因此本课题研究目标之三是分别研制各种类型学校的SIS方案。

 

7.研究内容设计

1)学校“文化经营”解读

2)科学整合和有效实施学校文化的理论研究

3SIS与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发展的实践研究

4SIS操作流程的研制

5)小学SIS的策划与应用研究

6)普通中学SIS的策划与应用研究

7)职业学校SIS的策划与应用研究

8)民办学校SIS的策划与应用研究

 

8.研究过程

1200310月-20041

基本完成文献研究,撰写论文2篇;制定SIS总体操作流程(文本形式);完成各子课题学校的实态调研,提供调研报告。负责人:沈曙虹。

220043月—4

实态调研结果的确认;提交总概念报告(文本形式),包括各分类系统的开发计划、分类项目的实态调查、基本要素和设计方向的决定、项目适用性检讨等。负责人:时雪松。

320044月—7

主要基本要素和系统的决定(实行发布活动、各基本要素开发、识别系统开发、导入开始)与整合(准备作业完成、管理运用相继确立、管理系统确立)。子课题学校SIS方案文本与光盘产生。负责人:时雪松。

420049月—12

辅导导入、深入培训;进行课题全面总结,收集整理研究成果,写实验报告,申请课题成果鉴定。负责人:沈曙虹。

 

9.研究方法设计

    1)理论研究  以文献法、理论思维法等为基本手段,主要运用于本课题的理论探索。

2)实证研究  以问卷法、访谈法、总结法、“田野法”为基本手段,主要用于子课题学校的实态调研、理念系统和行为系统的整合提炼,以及SIS方案初稿形成后的论证。

    3)行动研究  以头脑风暴法、临床法、经验总结法等为基本手段,主要用于参与学校研究人员的全部研究过程。

 

10.预期研究成果

1)论文:

《〈SIS对学校管理的整合及其应用研究〉总报告》;《对学校“文化经营”的认识》;《论科学整合和有效实施学校文化》;《SIS操作流程设计》。

2)光盘:

小学SIS方案(含理念系统、行为系统、视觉系统,下同);普通中学SIS方案;职业学校SIS方案;民办学校SIS方案。

3)照片、录像:

参与研究学校导入SIS效果(导入前与导入后的图像对比)。

SISISO有何关系?

近年来,有关教育引入ISO质量认证的问题一直被媒介和有关教育部门关注。这一现象触动我们研究思考SISISO国际质量认证之间的关系。

ISO是解决产品(服务)质量保证体系的问题。但是,学校是否只要把产品(服务)质量解决了,就一定能产生效益呢?恐怕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于是,我们开始思考学校文化现象的系统整合和有效实施问题,开始研究学校管理文化和校际竞争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利器就是:SIS

——SIS战略是一种可选的学校“文化经营”模式。

SIS的全称是School  Identity  System,即学校识别系统。它是一种科学地整合学校文化使之具有校本特色,并将教育教学等活动管理过程加以简约化、图形化的整合提升,使之在学校营运中有效实施的实用系统。

在计划经济时期,学校不需要竞争,不需要形象,不需要品牌,管理相对单一,因此人们从未提及与SIS有关的东西。

在计划管理时代,只要毕业生成绩好,升学率高,就一定会成名,一定会是广受欢迎的对象。我们称之为“一轴指向时代”;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优秀的管理必须加上明显的学校特色才能创造办学业绩。这是我们说的“管理力”和“特色力”并重的“二轴指向时代”。

但是,近几年随着加入世贸、民营学校崛起、校际竞争关系复杂化、服务对象和服务层次多元化等现象的涌现,校际竞争其实已经进入“前白热化”阶段。在服务对象的要求和层次越来越高、教工参与管理意识和能力越来越强、个性教学和多元教学等现象越来越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条件下,依靠相对单一的管理和学校特色形成也难以取胜的时候,有前瞻眼光的学校管理者们开始注重学校“文化力”的整合开发与提升,以特色的学校文化整合形成并注入到学校品牌、信誉、管理、服务、想象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力求形成校际间的差异化,达到高人一筹、与众不同的效果,整体形成特色并有效实施,最终创造出丰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是我们说的在“特色文化力”统领下的“特色管理力+特色服务力+特色形象力”的“三轴指向时代”也即“文化指向时代”。

随着学校的文化经营时代的到来,学校管理者将学校整体作为整合对象,导入SIS系统,对学校各个文化层面进行统领性质的优化整合;为学校管理、服务、品牌注入文化内涵并得以有效实施,将有力地在目标服务群体和社会公众中树立品牌偏好;在学校内部形成文化合力,由此达成学校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占有目标市场的较大份额或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的目标。这就是学校的SIS计划。

现在,我们回到前面的话题。不可否认,SISISO一定会成为学校提升学校整体素质的两把利刃。如果能以ISO解决“服务力”的问题,以SIS解决“文化力”的问题,学校肯定无往而不胜。

但是,前不久笔者也听教育家们对ISO存在看法,第一个看法是,好象花钱就能买证书,其中水分不少;第二,实施起来无法很实际地针对学校实况,可操作性不强。而SIS导入,其一是无法掺假的,需要练真工夫;其二,SIS本身就是一种为了科学地整合学校文化使之具有校本特色,并能将教育教学等活动管理过程加以简约化、图形化的整合提升,使之在学校营运中能有效实施的实用系统。

即使如此,也还有更多的学校经营者和教育家们不太明白这个道理,不大清楚二者的关系。因而在SIS规划上会很朦胧,甚至是迟钝。只有当学校文化力和学校在公众中成败论英雄、胜负见分晓的时候,他们才可能恍然大悟:原来对方多了一把SIS利刃!

所以,我们说,导入SIS还需要洞察先机的能力和敏锐,需要具备教育经营家的前瞻眼光和现代学校经营理念。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