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学具的研发和利用课题申报
课题《幼儿园数学学具的研发和利用 》申报书摘录
广东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
2008年度研究课题申请、评审书
课题名称 幼儿园数学学具的研发和利用
课题负责人 周燕、林举卿、陈蕾
负责人所在单位 广州大学、东方红幼儿园、广东省育才幼儿院一院
填表日期
填表说明
一、本表请用钢笔认真如实填写(或电脑打印填表),字迹要清晰工整。
二、填写中如栏目篇幅不够,可自行加页。
三、数据表填写要求
1、工作单位:请填写单位全称。
2、通讯地址:按所列四个部分详细填写。
四、主要参加者:指真正参加本课题实质性研究的工作者,不含课题负责人。
五、申请书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六、申请人填写好本表后,一式三份(其中1份原件、2份复印件)报送本会。
广东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
课题论证及完成条件
一、立论依据(研究背景、研究目标)
数学具有逻辑性和抽象性的特点,涉及到非常复杂的认知过程。而幼儿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由具体到抽象。皮亚杰认为从“感觉运动期”进展到“形式运思期”的认知发展模式,或许就是在描述“逻辑——数学智慧”方面的发展。皮亚杰描述“逻辑——数学智慧”方面的进展,始于幼儿和环境中的物体的互动,进而发现数字,然后把“具体事物”转变成“抽象符号”,再到抽象事物的处理[1]。对于这一观点,皮亚杰进一步提出“抽象的思维起源于动作”。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开始于外部的动作,但是要把它们变成头脑中抽象的数学概念,还有赖于内化的过程。
因此幼儿的数学知识必须建立在形象性的基础上,强调对数学的认知和数学思想的建构。操作活动是一个利用表象完成数学的认知和数学思想的建构的内化过程,能够给予幼儿在具体动作水平上协调和理解事物之间关系的机会,是适合幼儿特点的学习方法。数学学具作为操作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工具,为幼儿数学学习搭建了一个有效的平台。正如kinneck认为,“在数学学习中更多地从事操作活动的孩子,更加有可能在其生活的世界与数学世界之间建立桥梁。很好地选择、合适地使用操作活动的材料能加强儿童产生兴趣、消除厌烦、形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计算技能。[2]”学具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幼儿教师认同。
说到学具设计,我们不能不提到蒙台梭利。她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具有敏感期和阶段性,创造性地设计了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包含日常生活、感官、数学、语言、自然人文等领域的学具,把抽象的理论转化成物化形态和具体的操作规则,鼓励幼儿在操作学具的过程中自发地主动学习。蒙氏理论的建立,给世界幼儿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并吸引了众多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对其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和推广,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但是,这些学具设计与运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孤立的感官训练、忽视创造力的培养、缺乏进行社会互动与发展语言的机会。针对蒙氏学具的局限性,现在已有许多教育专家和教师对其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发展,值得我们借鉴。
当前,我们在广泛运用操作性学具的过程中,发现普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教师随意投放学具,但不知道这些学具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学具不能用合适的方式、在合适的时间给予幼儿;
学具不吸引幼儿;教师不会正确使用学具,误导了幼儿的探索活动;材料缺乏,可选择的余地不多;一部分教师的数学素养不强……
所以,我们必须在汲取先进教育理论精髓的同时,有针对性地结合我们的教育教学实际灵活应用,探索适合幼儿数学教育教学需要和符合幼儿认知发展的学具。为此,我们提出“幼儿园数学学具的研发和利用”的研究,旨在通过研究3-6岁幼儿数概念发展规律和水平层次,探索如何设计与制作出与之相适应的学具,以及教师在幼儿操作学具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观察与指导策略。
二、研究思路与步骤
研究实施主体:数学教研组成员
研究对象:幼儿园大、中、小班幼儿
研究时间:2009年1月——2014年12月
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的方式进行,具体采用观察法、调查法、文献研究
研究步骤:研究分三阶段进行。
准备阶段:做好课题准备工作。(2009年1月2009年12月)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课题研究目标。
(2)探索3-6岁幼儿数概念形成的水平层次。
(3)做好实施前其它准备工作。
实施阶段:(2010年1月——2013年12月)
1.设计与制作适合幼儿认知发展规律的学具
2.进行教师指导的研究
总结阶段:(2014年1月——2014年12月)
(1)各教研组成员做好资料分析、整理工作。
(2)课题总结及形成课题成果。
三、预期价值和研究意义
1.理论价值
根据儿童认知发展规律,探索3-6岁幼儿数概念形成的水平层次,完善和丰富评价体系的建设。
2.实际应用价值
设计制作适合3—6岁学前幼儿认知发展的数学学具,建立数学学具资源库,实现数学学具的资源共享等,希望能有效地解决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操作困境。
四、完成项目的可行性
1.课题组成员学历结构、能力结构、年龄结构合理
本项目由广州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周燕教授负责,参与者有幼儿园主管教科研的园长以及幼教一线的教师,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她们同时是各园所数学教育科研的带头人,在幼儿数学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上有丰富的经验,具有足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本项目由广州大学学前教育学院主任周燕教授进行相关的数学理论、教育教学方法等的培训。
3.本项目的参与单位能够为学具资源库的建立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和人力资源。
4.本项目的参与单位具有学具的研究及制作基础,并且已经积累了丰富学具资源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