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英语教学研究实验报告


俞丽萍
,问题的提出
21
世纪是人才的竞争,而培养人才要从娃娃抓起.
幼儿学英语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幼儿发展的可能性所决定的.
一方面,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整体化和居民的迁移,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加深,我国改革开放形势的持续发展,各个领域的合作更为广泛,21世纪的人才必须走向世界.而开展国际交流,竞争,合作中,流利地运用本国语言和世界通用语的双语能力是不可缺少的.
另一方面,从学前期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来看,幼儿学习语言的潜力很大,他们对任何语言都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儿童心理的研究和长期的教育实践证明:幼儿期是一个人的一生中掌

语言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现代科学研究表明:0-6岁是发展幼儿语言最佳时期,每个儿童都有形成两个语言中枢的可能性,如果方法得当,幼儿完全可以学到地道的英语.众多实例可以证明:幼儿期能轻松掌握两门语言,俄国的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就是在幼儿期掌握了英,,德等几门语言.因此,抓住早期英语教学的有利时机,是对幼儿进行早期语言素质教育效果最明显,最有效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
)指导思想:
1,
语言工具观
语言不仅是一种符号系统,而且还是人们相互之间进行情感交流信息交流的工具.儿童学习语言是以情感交流作为动机的.获得爱,赞扬以及认可是幼儿心理发展所必需的,为了满足这些需要,幼儿必须努力去理解成人的语言,并竭力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显然,语言作为一种情感交流的工具,对幼儿来说特别重要.
语言同时还是幼儿日常交际和学习的工具.儿童初期,他们主要是通过动作,表情等非言语的形式实现与他人之间的日常交往,也是通过动作等进行学习的.但是,通过动作很难实现复杂的交际和学习活动,他们便开始通过语言与他人进行日常交际,通过语言学习知识,获得经验,并以一定的形式在记忆中储存,整理,归纳这些知识和经验.学习汉语情况如此,学习英语也不例外. 因此,我们应当把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和手段在幼儿园使用,用英语教幼儿学习英语,用英语组织幼儿学习英语儿歌,英语歌曲,英语故事和学习玩一些游戏活动;同时在一定的时间内用英语组织幼儿日常生活中的部分环节,并在英语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在英语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运用简单结构的英语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最基本的能力.
2,
英汉经验互动观
语言是由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言运用构成的一个整体.语言的学习是在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言运用三方面相互作用综合习得的状况下完成的.语言学研究认为,拥有两种语言的儿童其头脑中只有一个上位的概念系统(儿童对外界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概括和建构),但有两个语言加工系统,这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两种语言虽然语言形式不尽相同,但语言内容(即语言所指的实物及表象和概念)是基本相同的,语言运用的某些技能也是相通的.
3,
语言学习的听--读顺序观
学习语言,既包括学会听,也包括学会说和读写.儿童语言的发展是从学习听话和说话,特别是从学习听话开始的.母语的习得研究结果表明,儿童最先学会的是"听话",然后才逐渐学会说话,阅读和书写."幼儿只有经过一个酝酿阶段(即沉默期)以后才会说本族语."在这个沉默期内,外界的语言输入在儿童头脑中逐渐积累,形成潜意识,然后逐步唤醒大脑中的语言信息,这是儿童语言运用的准备阶段.当这种准备积累到一定程度,在外界交际环境的作用下,儿童才开始理解和动口说出大量的话语.幼儿学习第二语言也存在沉默期,只不过时间相对短一些.幼儿语言学习沉默期的存在一方面表现在:从听懂第一句话到会说第一句话又一个时间间隔;另一方面表现在:从听懂一句话到会说同一句话也有一个时间间隔,这在幼儿学习第二语言表现更为明显.
(
)理论依据: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论".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生活教育理论.
人体"大脑先成熟论""大脑刺激发展论"的生理学理论.
幼儿有极强的认知能力和独特的认知规律的心理学理论.
6
岁是发展儿童潜能的最佳时期,每个儿童都能形成两个以上语言中枢的可能性.
3-6
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好奇,好模仿是幼儿期的特点.
,实验对象,方法,手段及原则
对象:20009月入园的小一班幼儿(30).
方法:调查法,观察法,自然实验法,行动研究法.
手段:采用口头测试的形式,通过前测,后测来检查实验的效果,主要从幼儿的口语表达,掌握词汇量及日常运用等方面进行测试.
实验过程
准备阶段(时间为2000.2-2000.8):学习理论,收集资料;进行方案设计,修订及论证;幼儿实际水平的测查,对比材料收集;参加各项英语培训班,不断更新和补充教师的英语知识水平.
实施阶段(2000.9-2003.6):根据小班实验目标修改内容,形式及方法,设计活动方案,并开展实验,定期汇报成果;制定中班实验计划,适当修改中班英语口语教材,定期进行活动,运用边实验边思考边提炼边总结的方法,逐步形成一些阶段成果;根据大班实验目标修改内容,形式及方法,设计活动方案,开展实验,为全面结题做准备,做好实验测试的各项准备工作,全面汇报,总结实验成果.
总结阶段(时间为2003.4-2003.6):对实验结果进行测试,对实验获得的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最后写出研究报告形成最终成果.
实验的组织和实施
(
)英语活动的目标
我们将英语活动的总目标定位在通过英语教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并将英语教学与我园"幼儿创造力人格培养的实验研究"有机地整合起来(侧重点放在积极的学习态度及活泼大胆的性格的培养上).具体包括:
(l)
培养幼儿对英语发音和英语活动的兴趣,激发他们参与英话活动以及学习英语和运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口语交际的动机.
(2)
使幼儿掌握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最基本的英语表述,在头脑中形成与汉语相联系的英语符号系统(特别是英语发音系统)的初步轮廓,培养幼儿对英语语言结构的敏感性.
(3)
发展幼儿学习和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和技能,使幼儿初步获得对英语活动和英语交往对象的敏感性,培养幼儿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往的最初级的口语技能.
(4)
使幼儿初步学习通过英语感受和了解周围世界,促进幼儿初级概念的形成.
(5)
使幼儿初步学习,比较英汉两种语言的最基本的异同点,促进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6)
通过多种形式的英语活动开发幼儿的大脑潜能,特别是开发幼儿右脑的潜能.
(7)
使幼儿在英语活动中改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标准,增加自信,从而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8)
使幼儿通过英语活动扩大视野,初步了解英语国家的一些文化背景知识,逐步培养他们对英语文化价值观念的开放态度,为他们最终产生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宽容和认同打下基础.
(
)英语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在英语活动中,老师和幼儿关注的中心应当是活动内容本身.幼儿学习英语是为了能更好地参与老师组织的有趣的活动.因此,幼儿园英语活动的内容应当完全服务于幼儿园课程整体的安排,涉及到幼儿园课程的所有内容.我们在选择英语活动的内容时,既考虑了整体课程的原有安排,同时也考虑了英语学习的系统性问题.选择的内容涉及儿歌,故事,歌曲,身体运动和日常生活等方面;并以此为基础组织了儿歌游戏,音乐游戏和体育游戏等游戏活动,日常生活活动,故事学习活动三类.这几类活动既符合幼儿学习的特点又满足了"在情境中学语言"的要求,有利于幼儿最有效地学习英语.其中,游戏活动使幼儿对英语语言本身产生兴趣,日常生活活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包括正式活动),提供幼儿运用日常口语的机会,而故事学习活动则整合了游戏,日常生活活动的内容,同时也向幼儿提供运用简单的英语书面语的机会.
用英语组织的游戏活动.它分为以下三种:
1)
用英语组织的儿歌游戏活动.
用英语组织的儿歌游戏活动,是以英语儿歌作为基本内容开展的主题活动.英语儿歌是活动的基本内容和载体,重点的英语学习内容已经融人游戏的规则之中.通过几次活动幼儿既学会了玩游戏,又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习得相关的英语.
围绕儿歌组织的游戏活动可以为以下目标服务:(1)培养幼儿对英语发音规则的敏感,让幼儿从开始用汉语发音代替英语发音,逐渐过渡到用英语发音规则较准确地发出英语单词和句子;(2)让幼儿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产生愉快的体验,感知英语儿歌的节奏美,从最初时随老师机械地念儿歌逐渐过渡到在日常生活中随意地玩语音游戏或有感情地吟诵儿歌;(3)让幼儿学习儿歌中与日常生活有关的词,从最初借助老师的动作或表情理解相关的英语到不借助任何其他非语言媒介直接理解英语,最后过渡到日常生活中主动运用这些英语表达;(4)使幼儿在用学到的英语词汇按照儿歌的结构进行简单的续编或仿编活动过程中发展想像力.
儿歌的选择以节奏感较强,琅琅上口,单词发音比较简单(单音节词居多)为标准.在活动中,并非儿歌中每一个单词都需要幼儿完全理解其含义.
2)
用英语组织的音乐游戏.
用英语组织的音乐游戏是以英语歌曲作为基本内容和载体开展的活动.每一个以英语歌曲为基本内容的主题,通常包括学习歌曲,根据歌曲的歌词或乐曲组织游戏活动.活动的重点是歌曲或游戏本身,而英语单词或句子不是活动的重点,因此相当一部分田曲的歌词幼儿未必全部掌握,有的歌词幼儿也未必理解其意思,但丝毫不会影响幼儿演唱和参与游戏.
围绕歌曲组织的游戏活动可以为以下目标服务:(1)使幼儿获得音乐美的享受,体验音乐的节奏美,达到与用汉语组织的音乐游戏活动相同的目标.(2)练习英语发音特别是练习词与词之间的连读和多音节词的拆读等,对英语中特有的词与词之间的连读和多音节词的发音规则产生敏感.(3)学习歌词中与幼儿日常生活相关的英语单词或句子,并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使用这些英语表达.
3)
用英语组织的体育游戏.
用英语组织的体育游戏是以英语指令作为载体开展的主题活动.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学习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指令的英语表达.活动初期幼儿在观看表演的基础上只需根据老师发出的英语指令完成相关的动作即可,待幼儿理解这些表达之后,便开始让幼儿结伴自主发英语指令完成动作,进行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
围绕相关的动词组织的游戏活动可以为以下目标服务:(1)进一步发展幼儿的协调性和敏捷性,达到与用汉语组织的体育游戏活动相同的目标.(2)让幼儿学习动作性较强的英语动词,从借助老师的动作理解相关的英语表达到直接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运用这些英语表达.
我们在设计和组织体育游戏活动时,注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配以动作示范向幼儿介绍游戏的规则,再请几组小朋友在班集体面前练习几次.在幼儿自主游戏时.教师尽量少干预或不干预幼儿的活动,让幼儿尽情地玩个够.我们还将有些英语体育游戏活动安排在相关的汉语体育游戏活动之后开展,作为复习.
2,
用英语组织的日常生活活动.
用英语组织的日常生活活动就是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某些环节(如人园问候,正式活动之后指导幼儿小便洗手,喝水,吃点心等)教师用英语来组织.用英语组织的日常生活活动的形式是非正式的,无需占用正式活动时间,对幼儿学英语来说是自然的,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习得过程,幼儿在其中是无压力,无负担的.
用英语组织日常生活活动可以为以下目标服务;(1)培养幼儿对用英语组织的日常生活活动感兴趣,使他们的态度从对老师用英语组织的日常生活活动不反感也不留意转为乐意倾听老师的英语表达,对老师的英语表达产生积极的反应,进而主动利用机会获得自己感兴趣的英语表达.(2)使他们学会理解和巩固在正式活动中学到的有关日常生活中的英语表达,对老师的英语指令作出基本正确的反应.(3)让幼儿获得部分生活经验,从对老师的英语指令无反应或仅用汉语回答逐渐过渡到在汉语活动中用汉语作答,在英语活动中用简单的英语配以肢体动作或直接用英语作出回答.
我们在用英语组织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时,注意以下几点:(l)最初活动时间不长,有时甚至只有两三分钟;涉及的环节也不多,往往只有一个环节 如晨间问候"Good morning"(早上好)或餐前准备"Please your hands"(请你洗手).(2)最初涉及的生活环节是幼儿已经熟悉的.(也就是说,要在幼儿已经有了关于这一环节的汉语经验之后,再用英语组织相应的活动.)
3,
用英语组织的故事学习活动.
故事语言的特征是简单明快,具体形象,富有韵律和节奏感以及具有启发性等.通过英语故事学习活动,幼儿可以同时获得日常生活中的活语言和书面语言.用英语组织的故事学习活动通常从一个英语故事的学习开始,根据故事的情节将故事的学习渗透到有关的游戏和日常生活口语对话中去,使英语学习更加生活化.
围绕英语故事组织的学习活动可以为以下目标服务;(1)引导幼儿通过故事情节了解现实生活和想像中的世界,体验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2)让幼儿在理解和体验故事情节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学习故事中重复次数较多的,结构较完整,较复杂而且有情节的完整英语表达.(3)组织幼儿学习按照故事语言的结构用学到的英语进行简单的故事续编或仿编.
我们在研究中选用了一些情节比较完整的英语故事,其中既有经过改编的原版英语故事, "The Enormous Turnip"(拔萝卜),也有根据幼儿活动的需要创编的故事,"Duck or Chick"(是鸭还是鸡),"Three Good Friends"(三个好朋友), "What time is it ,wolf "(老狼几点了).
我们在用英语组织幼儿学习故事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l)要求幼儿掌握的句子在故事中出现多次,每次活动的语言点不宜过多.(2)使用的故事情节简单,内容浅显,主要是以图画为主,以文字说明为辅的英语故事;后一幅画的呈现以前一幅画的复习为起点,使故事情节成为一系列活动的主线,保持故事本身情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实验结论
经过三年的幼儿园双语教育研究和探讨.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幼儿对英语活动普遍产生好感,但少有幼儿不愿意参加英语活动,在活动中基本上能够听懂教师的组织语言.并根据要求参与活动.也对英语活动和英语活动时间产生敏感,在英语活动中.能够主动使用英语(无法用英语表达时他们也会借助汉语),在英语发音方面,基本上摆脱了汉语发音规则的影响,等等.因此,我们认为:幼儿园英语教学可以而且应该提倡.英语教学非但不会影响母语学习,相反地更能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及发展其他方面的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创造能力,思维力等.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处处从幼儿的身心特点出发,选择富有儿童情趣并深受孩子们欢迎的内容和活动形式,这样,就有利于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健全人格.
思考与建议:
研究提示我们:
幼儿期英语的学习,不能片面强调幼儿的词汇量,而要重视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英语教学的内容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择日常生活中幼儿身边常见的感兴趣的事物,情节等.
在英语活动中,教师应打破千篇一律的课堂教学模式,把游戏与英语内容紧密结合,以游戏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力求通过各种游戏让幼儿学习和掌握英语,使英语教育游戏化,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
教师要及时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英语配以动作,表情等体态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帮助幼儿在英语口语活动中获得成功,并通过表扬,激励,肯定等形式让幼儿得到喜悦,增强自信,进一步对英语口语产生兴趣,使幼儿能活泼,大胆地与人交往.
教师应将英语口语教学有机地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和各科教学活动中,促进幼儿相互交往的能力,培养合作性及交际水平.
还可通过创设英语角,创设各种生活中的情景,帮助幼儿养成用英语交往的良好习惯,让幼儿在实际交往中运用所学的英语,培养其英语思维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由于我们的探索才刚刚开始,还存在许多明显的问题.例如:目前教师的英语水平还较低,要求教师用英语较长时间地组织幼儿日常生活还比较困难,特别是在活动中出现了突发事件时更是如此;对幼儿英语活动的评价还停留在经验层次上;幼儿英语学习和汉语学习出现相互干扰;幼小无法衔接等等.这些问题既是本项研究存在的不足,也是我们今后进行更深入研究的方向.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