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利他行为的培养研究实施方案

幼儿利他行为的培养研究实施方案

通师一附幼儿园课题组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自从七十年代以来,利他行为的培养在国内外引起了重视,利他主义的研究日渐盛行,许多专家和幼儿园都在进行探索研究,有些相关的研究成果陆陆续续以论文或调查报告的形式出现,但形成专题论著或报告的还少见,需作深入细致地研究。
我们知道,幼儿思维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自我中心,简言之就是幼儿完全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世界。现在我国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子女一人身上,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众人为我的心理定势,这与现代社会要求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格格不入的。因此,我们力求通过幼儿园阶段的教育,帮助幼儿克服自我为中心,发展利他行为。
我园试图在幼儿利他行为的培养方面进行为期三年的课题研究,通过对小、中、大班幼儿利他行为的培养,探索3-6岁幼儿在利他意识和行为方面的特点、形成的规律、影响其形成的内外条件及有效的方法,以推动幼儿品德教育的实践,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
此项研究,对于探索独生子女教育规律具有普遍意义,既符合时代的需要,国际的潮流,又是全面提高幼儿素质的需要。该课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前景广阔。

二、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与理论支撑
课题基本概念的界定
利他行为:能使他人受益的社会行为。个人出于自愿而不计较外部报酬帮助他人。利他行为者可能需要做出某种程度的牺牲,但却会给他人带来实在的益处。也就是说,利他行为是一种自愿的、以他人为目的的亲社会行为,它有助于人与人之间高质量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
利他行为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高尚活动,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能力,也是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的核心。利他行为的过程不是自发的过程,需要有计划、有目的的精心培养。幼儿的利他意识和行为习惯,不仅对幼儿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是提高国民素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利他行为的培养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将发挥重要作用。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法规依据
1.
社会心理学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把利他行为的研究分为两类:一是在非紧急情况下即日常生
活中;二是在紧急情况下即人们较少遇到的并有伤害生命和财产的危险成分在内的情境下,利他行为的决定过程和决定过程的诸因数。在日常生活中,社会规范、榜样作用、以及个人的心理状态等因素,可以影响和促进人们利他行为。
2.
“经济人假设”理论。
   
所谓“经济人假设”是亚当•斯密早期所奠定的经济运行的哲学基础。他认为,道德的本质是利己,本色是利他;本源是利己,效果是利他。由利己到利他的转折,是通过市场机制完成的,由此产生的
道德体系乃“道德实在”,同时又反哺于人类,是人类生活有序化和理性化。
3.
发展心理学理论。
   
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知道,幼儿既容易模仿别人的行为和受成人强化的影响,又易于受情绪的感染,再加上幼儿时期正处于自我意识和环境意识的形成佳期,可塑性大。幼儿的这些心理年龄特点,都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幼儿利他行为的培养。通过教育使幼儿在“利己”和“利人”上有正确的认识,及在处理二者关系上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人一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4.
幼儿教育的有关政策法规。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的生存能力的竞争。“学
会生存”、“学会关心”等成为人类社会的更新、更高层次的价值观。《幼
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有关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幼儿素质教育,促进每个幼儿良好个性的发展。

课题研究假设与目标设计
研究假设
   
“幼儿利他行为的培养”研究拟从以下七个方面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利他行为,其发展等级评价呈上升状态。
认同、理解他人——从别人的角度出发认同、理解别人的一些看法、想法、做法。
与别人交流情感——识别他人情绪情感,作出适宜的反应;与别人谈心、互述要闻与感受,互相安慰与鼓励。
礼貌行为——对别人有礼貌,会使用礼貌用语。
关心他人——关心父母、同伴,帮助他们做事,解决困难。
爱集体——关心小组、班级、幼儿园的人、物、事、环境等,有荣誉感。
遵守规则——遵守幼儿园学习、游戏、生活等规则。
惠予行为——能将“好处”让给别人。
(二)研究目标
小班:
1
.在老师启发下有时能认同、理解别人的看法和见解。
2
.一般能识别他人情绪,并做适宜反映。
3
.会使用较多的礼貌语言。
4
.关心身边的人(老师、家长、幼儿园工作人员)。
5
.在老师的发动或要求下,经常关心班级的事,爱护班上的东西。
6
.基本能遵守规则,偶尔不遵守。
7
.能体会到满足别人的愉快,愿意单方惠予。
中班:
1
.在老师的启发下,经常能理解别人的看法和见解。
2
.有时主动发起与别人交流情感。
3
.经常使用礼貌语言,行为较文明。
4
.关心自己周围的同伴。
5
.经常能主动关心班上的事,关心集体的东西,主动爱护集体的荣誉。
6
.较好地遵守规则,与伙伴合作。
7
.能主动模仿身边发生的惠予行为。
大班:
1
.有时能自觉地从别人的角度去看待一些简单的问题。
2
.经常主动发起与别人交流情感。
3
.习惯使用礼貌语言,行为文明。
4
.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
5
.非常关心班级、幼儿园、小组的事,主动作贡献,关心并维护集体的荣誉。
6
.自觉地遵守各项规则,善于协调,喜欢合作。
7
.在相关情境中能习惯为别人着想,主动将“好处”让给别人。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
.目前幼儿利他行为的现状与分析。
  2
.幼儿园利他行为培养的目标设定研究。
  3
.集体教育中幼儿利他行为的培养研究。
  4
.伙伴交往中幼儿利他行为的表现研究。
  5
.日常生活中教师指导幼儿利他行为的培养研究。
  6
.家园配合,达成共识,共同教育研究。
  7
.幼儿园的环境氛围与幼儿利他行为培养相关研究。
  8
.幼儿园利他行为的个案研究。

课题研究的过程设计
  1
20019月—10月,制定课题研究方案,举行开题论证活动。
  2
200112月—20047月,实施课题研究方案,分子课题进行研究。
  3
20034月,中期论证。
  4
20047月—10月,研究资料的收集资料整理、统计、分析、总结提炼,
    
完成研究报告等终期成果。
  5
200412月,终期论证。

课题研究的方法设计
   
观察法:通过日常晨间活动、教育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等观察幼儿在利他行为方面的表现。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幼儿利他行为方面的状况及水平。
   
实验法:通过对无关因素加以控制,有计划、有目的加以实施,然后观察幼儿在利他行为方面的变化。
   
个案研究法:运用个案研究法研究幼儿利他行为方面发展的差异性。

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
.研究基础。
1998
年我园被首批评为市一类幼儿园,此后,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教科研活动,教师的教科研意识不断增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曾先后多次对全市展示活动成果。
“九五”期间,我园开展了为期两年的《结构游戏研究》课题研究,于 1998年获南通市幼儿教育教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我园还参与了第二期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幼儿园大班儿童正确金钱观启蒙教育研究》,并于20016月通过了结题。
2
.参加研究人员素质。
 
1)课题主持人
   A
.课题主持人系幼儿园高级教师,南通市幼教学会会员及中国学前教育研
     
究会会员。
B
.曾参加世界幼儿教育第五届国际研讨会,提交的论文《促进家长工作的
     
科学化、规范化》在大会宣读,获得好评。
   C
.承担过的一项园级课题研究和一项市级课题研究,其成果分别获南通市
     
幼儿教育教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和东莞市第二届普通教育科研成果三等
     
奖。负责的省级“九五“课题研究《幼儿园大班儿童正确金钱观启蒙教
     
育研究》通过了结题论证。
   D
.曾有多篇论文发表在有关省市报刊杂志上,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
     
力。
 
2)承担此课题研究的教师均有大专学历或大专以上的学历,合计约有60
     
多篇文章发表或获奖,对省、市、区开放教育、教学研究观摩活动达
50
     
余次,受到幼教同仁的一致好评。

 
3)我们还邀请了市教科所、教研室、幼教学会、学校的领导、专家学者担
     
任本课题的顾问及理论指导。

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
1
.整合人力资源。
   
课题组成员、全体教工、家长三位一体的人力资源,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有机协调。
2
.提供必备设施。
   
我园有一些研究的必备设施,如电视机、录音机、录象机、照相机等,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物质保证,确保研究方案实施中过程性资料的真实及丰富。
3
.组织管理到位。
   
我园有市、区教育局和一附作后盾,教科所、教研室等领导老师直接指导我园的教科研工作,再加上我园领导的强烈事业心, 强烈的教科研意识, 使本课题的研究有了组织保证。
4
.经费保障落实。
  
我园是教育公办幼儿园,先后被评为市先进幼儿园、市模范家长学校、市妇幼卫生保健合格单位等,在社会上有较高的知名度,每年的生源和经费都能得到保障,因而,课题的研究经费也得以落实。

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幼儿利他行为的培养》研究报告。
《幼儿利他行为的培养研究》论文集。
《幼儿利他行为的培养研究》图象资料展板、专题电视片。

研究人员分工:
课题组负责人
朱美华、沈淑华
子课题组参与人员
幼儿惠予行为的培养和素质教育相关研究    张群
家园配合,共同进行幼儿利他行为的培养研究    邱明艳
正规教育活动中幼儿利他行为的培养研究    候晓霞、殷翅
游戏活动中幼儿利他行为的培养研究    沈淑华
幼儿园的环境氛围与幼儿利他行为培养相关研究    黄雪梅、黄敏
日常生活中幼儿利他行为的培养研究    刘熠、李平
社会交往中幼儿利他行为的培养研究    陶小平
集体主义教育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许天丹

资料检索目录:
  1
.学前儿童社会行为、技能的发展和教育
   
《学前教育学》      虞永平
2
.儿童道德的经济学发生——兼论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理论     
 
《迈向21 世纪的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优秀论文集》    王冬兰 把多勋

3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内容   
 
《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心理发展卷》

4
.孩子愿意帮助别人吗?——对幼儿进行助人行为的调查研究   
 
《中国教育报》    马建东

5
.“自我中心”的克服与利他行为的培养 
 
《教育与研究》     陈琴

6
.照顾他人之意义、活动纲要、教学策略       
   http:/cwii.sq.sh.cn/dongtai/d183.htm
7
.幼儿利他行为的现状调查报告
  
 
《学前教育文荟》     吴慧蛟

8
.小班幼儿利他行为的观察和调查研究 
 
《上海学前教育——行政教研》    康健琴

9
.《幼儿品德教育》  (文选)
 10
.儿童道德发展与教育的研究
 
《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王坚红

《幼儿利他行为培养研究》开题论证意见

       由朱美华同志主持,通师一附幼儿园承担的《幼儿利他行为培养研究》系南通市“十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应课题组的申请,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于1113组织了评审组对该课题进行了开题论证。
       
评审组成员认真审读了主课题及系列子课题研究方案,听取了主持人的开题报告和子课题负责人的研究思路介绍,就方案设计及今后研究中的有关问题与课题组成员对话交流沟通,经过评议,形成如下论证意见:
该课题研究立足于培养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具有合
作、民主、探究、创新精神的人才,力求通过幼儿园阶段的教育,帮助幼儿克服自我中心,发展利他行为,为人良好品德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因而,该课题研究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和一定的理论价值。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政策法规依据分析比较充分,对幼儿的
利他意识、行为特点、形成规律、影响条件及操作方法等都有较为周密的思考,有助于推动幼儿品德教育的实践,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
       3
、研究目标的设定体现了阶段性、层次性、系统性的特点,研究内容分解(含子课题的设计)具体,体现了丰富性、操作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研究方向明确,研究思路清晰,研究过程的设计及研究方法的选择较为科学。
       4
、课题主持人及课题组成员参与省、市级教研课题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获得了相关研究成果,研究设施、经费投入、组织管理都有保障,为该项课题的研究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课题组有完成该项课题研究的条件和能力。
       
论证组一致同意该项课题如期开题。
       
希望课题组成员:
        1
、更加深入学习、领会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等教育理论,吸纳与该课题研究相关的“九五”课题成果,更好的指导本课题的研究。
        2
、进一步论证理论假设,进一步分解完善研究目标,进一步梳理研究内容,使之更具操作性,以期取得丰厚成果。

                                               课题开题主持论证单位: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通师一附幼儿园课题组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自从七十年代以来,利他行为的培养在国内外引起了重视,利他主义的研究日渐盛行,许多专家和幼儿园都在进行探索研究,有些相关的研究成果陆陆续续以论文或调查报告的形式出现,但形成专题论著或报告的还少见,需作深入细致地研究。
我们知道,幼儿思维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自我中心,简言之就是幼儿完全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世界。现在我国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子女一人身上,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众人为我的心理定势,这与现代社会要求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格格不入的。因此,我们力求通过幼儿园阶段的教育,帮助幼儿克服自我为中心,发展利他行为。
我园试图在幼儿利他行为的培养方面进行为期三年的课题研究,通过对小、中、大班幼儿利他行为的培养,探索3-6岁幼儿在利他意识和行为方面的特点、形成的规律、影响其形成的内外条件及有效的方法,以推动幼儿品德教育的实践,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
此项研究,对于探索独生子女教育规律具有普遍意义,既符合时代的需要,国际的潮流,又是全面提高幼儿素质的需要。该课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前景广阔。

二、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与理论支撑
课题基本概念的界定
利他行为:能使他人受益的社会行为。个人出于自愿而不计较外部报酬帮助他人。利他行为者可能需要做出某种程度的牺牲,但却会给他人带来实在的益处。也就是说,利他行为是一种自愿的、以他人为目的的亲社会行为,它有助于人与人之间高质量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
利他行为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高尚活动,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能力,也是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的核心。利他行为的过程不是自发的过程,需要有计划、有目的的精心培养。幼儿的利他意识和行为习惯,不仅对幼儿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是提高国民素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利他行为的培养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将发挥重要作用。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法规依据
1.
社会心理学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把利他行为的研究分为两类:一是在非紧急情况下即日常生
活中;二是在紧急情况下即人们较少遇到的并有伤害生命和财产的危险成分在内的情境下,利他行为的决定过程和决定过程的诸因数。在日常生活中,社会规范、榜样作用、以及个人的心理状态等因素,可以影响和促进人们利他行为。
2.
“经济人假设”理论。
   
所谓“经济人假设”是亚当•斯密早期所奠定的经济运行的哲学基础。他认为,道德的本质是利己,本色是利他;本源是利己,效果是利他。由利己到利他的转折,是通过市场机制完成的,由此产生的
道德体系乃“道德实在”,同时又反哺于人类,是人类生活有序化和理性化。
3.
发展心理学理论。
   
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知道,幼儿既容易模仿别人的行为和受成人强化的影响,又易于受情绪的感染,再加上幼儿时期正处于自我意识和环境意识的形成佳期,可塑性大。幼儿的这些心理年龄特点,都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幼儿利他行为的培养。通过教育使幼儿在“利己”和“利人”上有正确的认识,及在处理二者关系上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人一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4.
幼儿教育的有关政策法规。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的生存能力的竞争。“学
会生存”、“学会关心”等成为人类社会的更新、更高层次的价值观。《幼
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有关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幼儿素质教育,促进每个幼儿良好个性的发展。

课题研究假设与目标设计
研究假设
   
“幼儿利他行为的培养”研究拟从以下七个方面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利他行为,其发展等级评价呈上升状态。
认同、理解他人——从别人的角度出发认同、理解别人的一些看法、想法、做法。
与别人交流情感——识别他人情绪情感,作出适宜的反应;与别人谈心、互述要闻与感受,互相安慰与鼓励。
礼貌行为——对别人有礼貌,会使用礼貌用语。
关心他人——关心父母、同伴,帮助他们做事,解决困难。
爱集体——关心小组、班级、幼儿园的人、物、事、环境等,有荣誉感。
遵守规则——遵守幼儿园学习、游戏、生活等规则。
惠予行为——能将“好处”让给别人。
(二)研究目标
小班:
1
.在老师启发下有时能认同、理解别人的看法和见解。
2
.一般能识别他人情绪,并做适宜反映。
3
.会使用较多的礼貌语言。
4
.关心身边的人(老师、家长、幼儿园工作人员)。
5
.在老师的发动或要求下,经常关心班级的事,爱护班上的东西。
6
.基本能遵守规则,偶尔不遵守。
7
.能体会到满足别人的愉快,愿意单方惠予。
中班:
1
.在老师的启发下,经常能理解别人的看法和见解。
2
.有时主动发起与别人交流情感。
3
.经常使用礼貌语言,行为较文明。
4
.关心自己周围的同伴。
5
.经常能主动关心班上的事,关心集体的东西,主动爱护集体的荣誉。
6
.较好地遵守规则,与伙伴合作。
7
.能主动模仿身边发生的惠予行为。
大班:
1
.有时能自觉地从别人的角度去看待一些简单的问题。
2
.经常主动发起与别人交流情感。
3
.习惯使用礼貌语言,行为文明。
4
.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
5
.非常关心班级、幼儿园、小组的事,主动作贡献,关心并维护集体的荣誉。
6
.自觉地遵守各项规则,善于协调,喜欢合作。
7
.在相关情境中能习惯为别人着想,主动将“好处”让给别人。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
.目前幼儿利他行为的现状与分析。
  2
.幼儿园利他行为培养的目标设定研究。
  3
.集体教育中幼儿利他行为的培养研究。
  4
.伙伴交往中幼儿利他行为的表现研究。
  5
.日常生活中教师指导幼儿利他行为的培养研究。
  6
.家园配合,达成共识,共同教育研究。
  7
.幼儿园的环境氛围与幼儿利他行为培养相关研究。
  8
.幼儿园利他行为的个案研究。

课题研究的过程设计
  1
20019月—10月,制定课题研究方案,举行开题论证活动。
  2
200112月—20047月,实施课题研究方案,分子课题进行研究。
  3
20034月,中期论证。
  4
20047月—10月,研究资料的收集资料整理、统计、分析、总结提炼,
    
完成研究报告等终期成果。
  5
200412月,终期论证。

课题研究的方法设计
   
观察法:通过日常晨间活动、教育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等观察幼儿在利他行为方面的表现。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幼儿利他行为方面的状况及水平。
   
实验法:通过对无关因素加以控制,有计划、有目的加以实施,然后观察幼儿在利他行为方面的变化。
   
个案研究法:运用个案研究法研究幼儿利他行为方面发展的差异性。

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
.研究基础。
1998
年我园被首批评为市一类幼儿园,此后,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教科研活动,教师的教科研意识不断增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曾先后多次对全市展示活动成果。
“九五”期间,我园开展了为期两年的《结构游戏研究》课题研究,于 1998年获南通市幼儿教育教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我园还参与了第二期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幼儿园大班儿童正确金钱观启蒙教育研究》,并于20016月通过了结题。
2
.参加研究人员素质。
 
1)课题主持人
   A
.课题主持人系幼儿园高级教师,南通市幼教学会会员及中国学前教育研
     
究会会员。
B
.曾参加世界幼儿教育第五届国际研讨会,提交的论文《促进家长工作的
     
科学化、规范化》在大会宣读,获得好评。
   C
.承担过的一项园级课题研究和一项市级课题研究,其成果分别获南通市
     
幼儿教育教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和东莞市第二届普通教育科研成果三等
     
奖。负责的省级“九五“课题研究《幼儿园大班儿童正确金钱观启蒙教
     
育研究》通过了结题论证。
   D
.曾有多篇论文发表在有关省市报刊杂志上,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
     
力。
 
2)承担此课题研究的教师均有大专学历或大专以上的学历,合计约有60
     
多篇文章发表或获奖,对省、市、区开放教育、教学研究观摩活动达
50
     
余次,受到幼教同仁的一致好评。

 
3)我们还邀请了市教科所、教研室、幼教学会、学校的领导、专家学者担
     
任本课题的顾问及理论指导。

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
1
.整合人力资源。
   
课题组成员、全体教工、家长三位一体的人力资源,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有机协调。
2
.提供必备设施。
   
我园有一些研究的必备设施,如电视机、录音机、录象机、照相机等,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物质保证,确保研究方案实施中过程性资料的真实及丰富。
3
.组织管理到位。
   
我园有市、区教育局和一附作后盾,教科所、教研室等领导老师直接指导我园的教科研工作,再加上我园领导的强烈事业心, 强烈的教科研意识, 使本课题的研究有了组织保证。
4
.经费保障落实。
  
我园是教育公办幼儿园,先后被评为市先进幼儿园、市模范家长学校、市妇幼卫生保健合格单位等,在社会上有较高的知名度,每年的生源和经费都能得到保障,因而,课题的研究经费也得以落实。

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幼儿利他行为的培养》研究报告。
《幼儿利他行为的培养研究》论文集。
《幼儿利他行为的培养研究》图象资料展板、专题电视片。

研究人员分工:
课题组负责人
朱美华、沈淑华
子课题组参与人员
幼儿惠予行为的培养和素质教育相关研究    张群
家园配合,共同进行幼儿利他行为的培养研究    邱明艳
正规教育活动中幼儿利他行为的培养研究    候晓霞、殷翅
游戏活动中幼儿利他行为的培养研究    沈淑华
幼儿园的环境氛围与幼儿利他行为培养相关研究    黄雪梅、黄敏
日常生活中幼儿利他行为的培养研究    刘熠、李平
社会交往中幼儿利他行为的培养研究    陶小平
集体主义教育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许天丹

资料检索目录:
  1
.学前儿童社会行为、技能的发展和教育
   
《学前教育学》      虞永平
2
.儿童道德的经济学发生——兼论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理论     
 
《迈向21 世纪的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优秀论文集》    王冬兰 把多勋

3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内容   
 
《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心理发展卷》

4
.孩子愿意帮助别人吗?——对幼儿进行助人行为的调查研究   
 
《中国教育报》    马建东

5
.“自我中心”的克服与利他行为的培养 
 
《教育与研究》     陈琴

6
.照顾他人之意义、活动纲要、教学策略       
   http:/cwii.sq.sh.cn/dongtai/d183.htm
7
.幼儿利他行为的现状调查报告
  
 
《学前教育文荟》     吴慧蛟

8
.小班幼儿利他行为的观察和调查研究 
 
《上海学前教育——行政教研》    康健琴

9
.《幼儿品德教育》  (文选)
 10
.儿童道德发展与教育的研究
 
《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王坚红

《幼儿利他行为培养研究》开题论证意见

       由朱美华同志主持,通师一附幼儿园承担的《幼儿利他行为培养研究》系南通市“十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应课题组的申请,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于1113组织了评审组对该课题进行了开题论证。
       
评审组成员认真审读了主课题及系列子课题研究方案,听取了主持人的开题报告和子课题负责人的研究思路介绍,就方案设计及今后研究中的有关问题与课题组成员对话交流沟通,经过评议,形成如下论证意见:
该课题研究立足于培养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具有合
作、民主、探究、创新精神的人才,力求通过幼儿园阶段的教育,帮助幼儿克服自我中心,发展利他行为,为人良好品德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因而,该课题研究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和一定的理论价值。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政策法规依据分析比较充分,对幼儿的
利他意识、行为特点、形成规律、影响条件及操作方法等都有较为周密的思考,有助于推动幼儿品德教育的实践,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
       3
、研究目标的设定体现了阶段性、层次性、系统性的特点,研究内容分解(含子课题的设计)具体,体现了丰富性、操作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研究方向明确,研究思路清晰,研究过程的设计及研究方法的选择较为科学。
       4
、课题主持人及课题组成员参与省、市级教研课题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获得了相关研究成果,研究设施、经费投入、组织管理都有保障,为该项课题的研究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课题组有完成该项课题研究的条件和能力。
       
论证组一致同意该项课题如期开题。
       
希望课题组成员:
        1
、更加深入学习、领会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等教育理论,吸纳与该课题研究相关的“九五”课题成果,更好的指导本课题的研究。
        2
、进一步论证理论假设,进一步分解完善研究目标,进一步梳理研究内容,使之更具操作性,以期取得丰厚成果。

                                               课题开题主持论证单位: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