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社区资源提高0—3岁婴幼儿早期受教育率的策略研究”
“依托社区资源提高0—3岁婴幼儿早期受教育率的策略研究”
作者:新区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近二、三十年以来,世界脑科学、婴幼儿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都证明了科学的早期教育不仅对人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不可逆转的关键作用也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首先,从人的发展来看,人类生命的最初三年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00年底发表的报告中提出,婴儿出生后的36个月是成长的关键期;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在生命的最初几年,脑的发育非常迅速,婴儿出生后的一两年,其脑细胞已达到人一生的最高峰,若我们能及时的施与早期的关心和适切的教育,就可能使人的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其次,《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对象为2~6岁儿童”,而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是0~18岁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0~3岁婴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再次,我园地处无锡市新区,由于农村家长传统观念的存在,我们农村散居的0~3岁婴幼儿还不能人人参与活动,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许多年轻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没有经验,更新家长的育儿观念,提高他们科学育儿知识与技能是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的关键所在。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是指人出生后到3岁这一阶段中,为其提供的科学、合理的教育和养育。早期教育应是尊重儿童生命自然成长的规律,科学合理地激发0——3岁婴幼儿的身心潜能,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一种教育。
依托社区资源提高0—3岁婴幼儿早期受教育率。面向社区,努力探索,在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早走半步,领先一生”的全新教育理念指导下,利用社区的各种资源,依托社区街道、妇联、镇卫生院儿保科等有效资源,加强与各部门的横向联系,发挥社区内专业人员的特长,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高效优质的卫生保健知识服务于社区居民,提供针对0~3岁婴及家长的教育,提高家长的教养水平,改善婴幼儿的教养环境,切实提高社区0—3岁婴幼儿早期受教育率。
三、研究价值
1、通过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逐渐形成社区、托幼机构、家庭三位一体的早期
教育体系,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政策以保证每位0~3岁婴幼儿都能受到早期教育。
2、通过研究加大当地政府对0~3岁婴幼儿的教育投资,采取更多的形式满足对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需要。
3、加大社区在0~3岁婴幼儿教育上发挥更大作用:
(1)对本社区中0~3岁婴幼儿的家长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早期教育活动。
(2)为开展早期教育的各项活动提供一定的场所、设施。
(3)培训一些社区专职的0~3岁婴幼儿的保教人员。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研究目标:
1、通过义务送教等各种形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养观,掌握一些科学的教养方法和知识,从而使家长意识到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大幅度提高本社区0—3岁婴幼儿受教育率。
研究内容:
1、有关社区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的现状及成因调查的研究。
2、依托社区资源提高0—3岁婴幼儿早期受教育率的策略思考
3、依托社区资源进行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体系的相应措施和政策
4、解决社区0—3岁散居婴幼儿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和宝宝成长过程中的问题。
5、开设讲座,提高0—3岁婴幼儿家长育儿重要性意识的研究。
6、“送教上门”对0—3岁婴幼儿家长进行教育指导的研究。
7、亲子游戏促进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的研究。
8、帮助家长掌握0—3岁婴幼儿教养技能及方法的研究。
五、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研究思路:
本课题总体上属于采用行动研究策略。以本地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发展现实为基础,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研究,以科学先进的理论为指导,以实践发展的理性逻辑来展开研究,以研究推动实践创新。
过程与方法:
1、准备阶段(2007年3月——2007年7月)
内容:
(1)文献资料研究法:收集研究相关情况资料,分析国内外研究动态,为课题研究提供情报资料。
(2)调查研究法:对本地区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总结“十五”期间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的经验和存在问题。
(3)设计课题研究方案。
本阶段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经验总结等方法。
2、实施阶段(2007年8月——2009年8月)
(1)形成幼儿园与街道妇联牵头、社区配合,幼儿园具体负责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一级管理网络。在幼儿园内又形成“园长——亲子园主任——0—3岁亲子园指导者——家长——婴幼儿”的二级管理网络。更好更全面地开展指导工作,履行社区指导的职责,普及0—3岁社区内散居儿童的受教育率。
(2)利用幼儿园已有的教育资源与教育设施,开设亲子园,向社区内的婴幼儿开放。
(3)育儿专题讲座:邀请专家,针对家长在育儿过程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有专题的讲座活动,转变家长中存在的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4)开展面对面的专家咨询活动:针对每个宝宝的个体差异与家长不同的教育行为,邀请专家面对面的现场指导,释疑解疑,为家长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科学育儿起到指导作用。
(5)利用社区宣传栏的有效资源,开辟0—3岁早期教育专栏,为广大家长提供各类早期教育信息。
3、总结阶段(2009年9月——2010年8月)
内容:整理汇总课题资料与成果,做好成果推广工作。
本阶段以经验总结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对实践研究资料的分析处理,总结出依托社区资源提高0—3岁婴幼儿早期受教育率的研究经验,撰写研究报告。
六、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由园长领题,直接指导,由亲子园主任负责管理和实施。
2、制度保障
(1)学习制度。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课题组每月一次,以多种形式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理论学习,学习有关课题的理论和相关的研究资料。
(2)研究制度。保证研究时间和活动,把课题实施融入亲子园日常教育活动和社区家教指导活动,并与各项园级活动有机结合。教师经常做好反思记录,每两周课题组学习研讨一次,每学期课题组成员人人展示观摩活动。
(3)考核制度。对课题组成员每学期进行一次考核奖励,鼓励教师研究的积极性。
(4)归档制度。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研究的资料、信息、成果。
3、物质保障
园部提供外出参观学习的经费、教科研考核奖励基金和成果奖励基金,提供有关的设施设备。
七、预期研究成果
1、《依托社区资源提高0—3岁婴幼儿早期受教育率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方案、研究报告
2、调查报告《本地区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3、《依托社区资源提高0—3岁婴幼儿早期受教育率的策略思考》论文集
4、《本地区提高0—3岁婴幼儿早期受教育率实施指导方法》论文集
5、课题实物资料:课题开展的各类活动照片、活动现场音像资料等
6、0—3岁宝宝成长档案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