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教研课题

园本教研课题

课题申报材料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本课题研究内容为:教育信息技术与园本教研有效整合的研究
课题的提出——
   园本教研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青年教师、选拔学科骨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诸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强调教师个体的自我反思、教师群体的合力互助和专业研究人员的引领.是一种融合学习、工作、教研三位一体的行为活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单一的教研模式已不能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多元化地开展园本教研,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实施为学校提供了现代媒体下园本教研的可能,认识并学习探讨掌握现代媒体教学教研的新模式。有效开展教育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园本教研,能更好发挥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促进教研创新;能积累资料,从而形成团队经验、资源和文化;还可使使教师能够平等获取信息资源和对话交流,弥补传统教研模式的不足。教育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园本教研突破了人物、空间和时间的约束,向老师打开一扇未知又浩瀚的世界,开阔老师们的视野,挖掘老师们的潜力,激发老师们的教研热情,让老师们便于与名校名师、专家教授的请教研讨,也能及时便捷地与同行教师甚至是其他教育行业的教学讨论,还能有效加强与家长幼儿的沟通,及时互通家园信息,促进幼儿快乐成长。   
   我园教育信息新技术的开发使用有较坚实的基础。首先,我园在2011—2013学年申报了省级课题《应用现代教育媒体提高幼儿听说能力的研究》研究,现已经顺利结题。研究实践过程中学校投下大资本,增添新设备,为每位老师配置手提电脑,建设校园网,完善网络硬件平台,班班建设家园网络页面,加强教师网络培训,为教师电子化办公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等。其次,我园已经实现无纸化办公,建立了教师电子业务档案,包含论文、总结、教案、反思、课件等积累了教育信息电子资料库。再次,学校曾组织教师开展课件制作比赛,参加省三优联评活动获奖.章娟撰写的教育博客在CN刊物《幼儿教育》发表。最重要的是,我园领导对教科研的重视,教师的全情投入积极参与。对优化教师队伍,构建学习研究型校园文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为此,我们提出“教育信息技术与园本教研有效整合的研究 ”的课题研究。通过研究,探索现代媒体技术对园本教研的帮助与促进,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形成和谐的教研团队氛围,建立园本课程资源库。为教师业务学习方式注入新的活力,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探求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园本教研新策略,使园本教研焕发生机与活力。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观点
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探求教育信息技术和园本教研的有效整合的方法与途径,探讨教育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园本教研新策略,形成和谐的教研团队氛围,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水平。
2、提高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水平,切实帮助教师更好地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解决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困惑,让老师真正成为园本教研的主人。
3、建立和完善幼儿园园本课程电子资料库。
研究内容:
围绕研究目标,课题分解为以下子课题:
1、如何应用教育信息技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应用教育信息技术,探求园本教研新策略。
3、教师教学和幼儿自主学习的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
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在于:
通过教育信息技术,可以扩宽教师的培训研修途径,掌握最新最前沿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思想,获取丰富多元的教育信息资料,帮助家园更好沟通共育。以往的园本教研活动,老师们发言机会不多,思考时间也不足,教研的有效性有所制约,而教育信息技术下的园本教研更多元自主,可以由专家或同行网络在线,打破一言堂,大家畅所欲言,引发对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思考,真正起到平等研讨的作用。教师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归类,进行学习、分析和研究,发表评论与同行交流。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教师还可以将自己在教学第一线遇到的问题困惑或认真撰写设计的教案、案例、课件、经验论文等发布到教育论坛上与专家、同行一起共同思考、讨论、吸收、分享,使园本教研活动能够介入教学全过程,真实有效地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帮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
1、做好课题组教师的学习和培训。学习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教育理论。完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理论和操作技能。
2、以调查问卷、座谈等方式分析园教研组、各年段组、各课题教研组教研的情况,制定各教研组研讨的方案。
3、开展实验。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园本教研过程。探索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现代教育媒体运用技术,构建现代教育媒体介入下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研究方法:调查法、行动研究、个案研究、案例总结、辅以文献资料法等。
(三)技术路线:
1、确立研究主题:教育信息技术与园本教研有效整合。
明确当前园本教研问题所在,探索教育信息技术与园本教研的结合点。
2、加强课题研究管理,建立以教学研究为中心内容的教研活动制度,收集和分析资料,及时进行反思、总结、交流。每月固定两次课题组成员交流反馈。
3、切实加强教育信息技术下的园本教研研究。探索网络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新策略,并鼓励老师应用多媒体积极探索进行教学活动设计、观摩活动等教育教学活动。
4、加强总结与反思,及时收集案例、反思、课例等实践性成果。
(四)实施步骤:
本课题行动研究拟分三轮进行,具体设计如下: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3年5月—6月)
1、 做前期问卷调查研究,成立课题小组,撰写开题报告。
2、收集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学习。聘请专家对老师做信息技术再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对教育信息技术的操作水平。
3、教师填写专业成长表,对专业化水平进行合理规划。
4、制定学校网络教研各个阶段的任务和目标。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13年6月---2015年6月)全面实施本课题的研究方案。
1.对实验中的各种数据和资料加以整理,在研究过程中,根据实验中具体情况修改和完善实验方案。
2、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进行跟踪观察记录,及时完善和调整园本教研的方法策略。
3、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教研形式,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4、组织教师通过学校QQ群、博客、微信、微博等互动交流。组织教师网上集体备课,网上专题讨论、网上评课、议课。网上开展课题研究、教学案例研究、课堂评价等活动,上传优秀论文、教案、反思、总结等。
5.资料收集,撰写中期报告。
6、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定期评比优秀网络教研组、执教教师等。
7、完善幼儿园教育信息化环境,加强教育技术投入和硬件建设。充分发挥校园网的教研功能,完成本学科优秀资源库建设,实现资源交流共享,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8、课题组成员提出实施过程中的问题,针对重点问题、典型问题、共性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提出解决策略。
9、利用照片、摄像、文字记录等多种手段做好课题过程实录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5年7月——2015年9月)
总结,撰写结题报告。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