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师业务考试题(一)
2007年湘潭市教师理论考试试题
初 中 化 学
本试题分Ⅰ卷和Ⅱ卷两部分,Ⅰ卷为选择题。Ⅱ卷为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表中)
题次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
|
|
|
|
|
|
|
|
|
题次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
|
|
|
|
|
|
|
|
|
1、2007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水利发展与和谐社会”。下列有关水的知识中,错误的是
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自然界中的水都含有杂质
B、水中Ca2+、Mg2+的增多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
C、用煮沸或蒸馏的方法能降低水的硬度
D、含汞、镉、铅的电池会造成水和土壤的污染,所以应倡导废旧电池的统一回收处理
2、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
B.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C.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
D.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
3、人类生存需要清新的空气。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汽车排放大量的尾气
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D.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
4、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的“相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中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
B.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如钠原子和钠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
C.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D.溶液稀释前后溶液的质量一定相等
A、碳膜片属于单质 B、碳膜片与C60是同一种物质
C、碳膜片属于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D、碳膜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和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
6、向刚切开的马铃薯表面滴几滴碘水。其表面立即显蓝色,说明马铃薯中含有 A.维生素 B.淀粉 C.蛋白质 D.纤维素
7、人类生产、生活中经常使用铁。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矿石在地壳中含量最丰富,可以随意开采
B、生铁是含少量碳的铁合金
C、废弃铁制品回收成本太高,属于不可回收垃圾
D、纯铁比生铁硬,不锈钢比纯铁的防腐蚀性能差
8、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探究大理石性质时,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大理石地砖碎片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B、大理石与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可作灭火剂
C、实验室里可用大理石与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
D、大理石雕像不易受酸雨侵蚀
9、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通过化学变化可以改变原子的种类和个数
B、改变物质的性质一定要通过化学变化
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中的电子数不会发生变化
D、在化学变化中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M、N都不是易溶物质
C、P点表示t℃时M、N的溶解度相等
D、阴影处M、N均为饱和溶液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青少年的生长过程需要大量蛋白质,所以要多吃水果
B、油脂和糖类物质都能够为人体提供热量
C、合成纤维、合金、合成橡胶都是合成材料
D、焚烧塑料是解决“白色污染”的好办法
A、物质X是O2
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C、C6H12O6是有机物
D、C6H12O6与X反应生成CO2和H2O属于置换反应
13、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红色,证明该溶液是碱溶液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是盐酸
C、某白色固体与熟石灰混合后加热,产生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证明该固体是铵盐
D、向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中含有碳酸盐
14、虾青素(C40H52O4)是一种具有极强的抗肿瘤、抗氧化性能的物质,可增强动物免疫力。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虾青素是由96个原子构成 B、虾青素是一种氧化物
C、虾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96
D、虾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13︰1
15、森林初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关于爆
炸灭火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 B.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C.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
16、下列关于Na2CO3 和NaHCO3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两者都是碳酸盐 B、两者都能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
C、两者的水溶液pH都大于7
D、两者都能与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17、不久前,在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成功制备了一种比黄金还贵百倍的气体188O2, 1mol188O2气体中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A、16 mol B、18 mol C、20 mol D、24 mol
18、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Na+<Mg2+<Al3+<O2-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Br>HI
C、酸性:HClO4<H2SO4<H3PO4<H2SiO3 D、还原性:Na<Mg<Al<Fe
19、下列各组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H+ K+ SO32- Cl- B、Na+ NH4+ NO3- OH-
C、Al3+ SO42- K+ Cl- D、K+ HCO3- OH- Cu 2+
20、用足量的CO还原
A、FeO B、FeO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四小题,共20分)
21、随着科学的进步,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食品保鲜可以防止食品腐坏,保持食品的营养和味道。食品保鲜的措施有添加防腐剂、充填气体、放干燥剂和脱氧剂等。
(1)包装熟食品时,常加防腐剂苯甲酸钠(C7H502Na),它含有 种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
(2)小包装糕点类食品常采用充气包装。氮气是常用的充填气体,请你根据氮气的性质说明选用氮气的主要原因 。
(3)生石灰是常用的干燥剂,它属于 (填序号)。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写出生石灰与H2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应类型是 反应.
(4)某脱氧剂的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利用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来吸收包装袋中氧气和水蒸气,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2、每到冬天,市场上便有一种“热宝”出售,它是一个装有化学药品的小袋。使用时,撕去它的保护膜贴在身体上,不久便会产生热量。已知小袋中装有铁粉、碳粉和少量氯化钠。
(1)取小袋内物质,加入稀盐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袋内物质放在足量O2中燃烧,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3) 将袋内物质加入到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一定
有 、 (填写化学式)。
23、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1)图乙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反应;
(2)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3)写出图甲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4、氢氧化钠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
(1)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容易 ,还能 ,所以必须密封保存。
(2)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在常温下,氢氧化钠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缓慢地发生反应,产物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 + 2NaOH == X + H2O,试推断X的化学式为 。
实验装置,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
与气体B充分反应后,打开夹子,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
沸腾。
(1)A和B可能的一种组合是: ;
(2)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三、简答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4分)
26、实验室有一瓶无色溶液,由于腐蚀,
其标签破损(如右图)。
(1)甲同学对这瓶溶液做如下推测,其
中 可能是溶质。
A、氯酸钠 B、碳酸氢钠
C、硫酸钠 D、磷酸钠
(2)乙同学推测这瓶溶液可能为①Na2CO3
②Na2SO3 ③Na2SiO3 ④Na2SO4 然后取该溶
液10mL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盐酸。请帮他分析可能产生的现象。
① 如果是Na2CO3,现象为 ;
② 如果是Na2SO3 ,现象为 ;
③ 如果是Na2SiO3 ,现象为 ;
④ 如果是Na2SO4,现象为 。
27、有A、B、C、D、E、F、G六种物质,它们分别由X、Y、Z三种元素组成,其化学式分别为X2、Y2、Z、ZY2、X2Y、X2Y2和X2ZY4。
已知G是一种高沸点酸,且具有强氧化性。反应③是实验室制备某种气体的化学原理。
六种物质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A ;B ;C 。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中二氧化锰作 剂,这一反应体现了物质F的 性。
(3)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已知生成的G是稀溶液) ,这一反应体现物质F的 性,反应中D作 剂。
四、实验题(本大题包括两小题,共16分)
28、某研究性小组根据反应Na2SO3(固体)+ H2SO4(浓)== Na2SO4+SO2+H2O制备SO2气体。
(1) 在A处画出气体发生装置的简图。(2分)
(2) B装置属于 法气体收集装置。
(3) 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它说明二氧化硫具有 性。
(4) D装置的作用是 , 其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
29、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锌和浓硫酸反应的实验。(其反应方程式为Zn+2H2SO4(浓)== ZnSO4+SO2+H2O )甲同学认为产生的气体中只有SO2,乙同学认为除SO2外,还可能有H2。为了验证甲、乙两同学的判断,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设锌与浓硫酸共热时产生的气体为X,气体发生装置已略去)。
已知NaOH溶液可用于吸收二氧化硫,高锰酸钾溶液是否褪色可用于判断二氧化硫是否被吸收完。据图回答:
(1)NaOH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硫,是因为二氧化硫属于 氧化物。高锰酸钾溶液会褪色是因为二氧化硫具有 性。
(2)乙同学认为还可能产生氢气的理由是 。产生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上图装置安装完毕,实验操作的第一步是 。
(4)A中盛装的溶液是 ,其作用是 。
(5)可以证明气体X中含有H2的实验现象是:B中 ;C中 。
五、计算题(共12分)
30、将一包由Mg、Al、Cu三种金属混合而成的粉末
(1) 混合物中Mg、Al、Cu的质量各为多少?
(2) 若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初中物理教师业务考试题(一)
- 下一篇:初中生物教师业务考试题(一)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