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师业务考试(二)(带答案)
2006年湘潭市教师业务考试试卷
初中化学
题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总分 |
得分 |
|
|
|
|
|
|
|
(考试形式:闭卷 试题共六大题31小题 卷面分数:100分 考试时量: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14 Mg:24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本题的答题栏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次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
|
|
|
|
|
|
|
|
|
题次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
|
|
|
|
|
|
|
|
|
1.下列食品包装措施中,不能有效防止食品腐败的是
A、填充二氧化硫 B、填充氮气 C、填充二氧化碳 D、抽成真空
2.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与水混合,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 B、泥土 C、食盐 D、植物油
3.1777年舍勒在《火与空气》一书中指出:空气由两种性质不同的“火空气”和“浊空气”组成,其中“火空气”可以帮助燃烧,维持生命。下列物质不能与“火空气”发生反应的是
A、木炭 B、石蜡 C、烧碱 D、乙醇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未检验纯度 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慢慢注入浓硫酸中
C、过滤时,液面始终低于滤纸边缘 D、加热完毕时,用嘴吹灭酒精灯火焰
5.铁和钛是生活、生产中的重要金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B、钛合金可用于制作船舶
C、人体中的铁元素主要存在于血液中 D、钛合金可用于制造人造骨
6.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发现厨房煤气泄漏,可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
B、进入气体不畅通的溶洞,可用蜡烛做灯火试验
C、用煤炉取暖,可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以防煤气中毒
D、防止浪费粮食,可将霉变花生、大米等用水清洗后食用
7.合理开发和使用资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列保护资源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A、铁栏杆上刷油漆,以保护金属资源 B、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以节约水资源
C、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以节约石油资源D、严禁使用一次性木筷,以保护森林资源
8.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NaOH、Na2CO3、Ba(OH)2三种溶液区分开来,这种试剂是
A、NH4Cl B、HCl C、CaCl2 D、H2SO4
9.已知:H2、C、CO都能与氧化铜发生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时都必须加热 B、反应中黑色物质都转化为红色
C、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D、H2、C、CO在反应中都发生氧化反应
10.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可燃物要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火要虚”的目的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1.“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下面是四位同学对该反应涉及的有关知识发表的部分见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A、该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较小 B、NaHCO3不是纯碱
C、析出固体后的溶液为NaHCO3的不饱和溶液 D、从该反应可以获得氮肥
12.下列“化学之最”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B、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最大
13.已知Mg、Fe、Zn三种金属都可以与稀盐酸反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最快是Mg B、相同质量时,产生氢气质量最少的是Fe
C、实验室最适宜用来制氢气的是Zn D、反应后生成的盐都可表示为XCl2
14.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肯定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H2SO4+Ba(OH)2 B、AgNO3+KCl C、K2SO4+MgCl2 D、Al2(SO4)3+NaOH
15.区分下列常见的各组物质时,所用方法错误的是
A、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振荡 B、毛织品和棉织品——燃烧后闻气味
C、CO和CH4——点燃后观其火焰颜色 D、食盐和小苏打——滴加醋酸
16.已知某物质在
A、
C、常温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20% D、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固体化石燃料液化或气化后再作为燃料,目的是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污染
B、香烟装有过滤嘴,主要是为了防止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
C、电线的芯线外面包一层塑料,主要是为了保护里面的芯线不受腐蚀
D、有些电学实验室铺有掺杂着金属丝的地毯,主要是为了增加地毯强度
18.下列各组离子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K+、Ca2+、Cl-、NO-3、 B、Na+、Mg2+、OH-、SO42-
C、Al3+、Na+、CO32-、Cl- D、K+、Ba2+、MnO4-、SO42-
19.小军用右图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甲包含了乙、丙、丁……下列关系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甲 |
甲 丁 丙 乙 …… | |||||
A |
常见的干燥剂 |
石灰石、浓硫酸、生石灰 | |||||
B |
常见的合金 |
不锈钢、焊锡、生铁 | |||||
C |
常见营养素 |
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 | |||||
D |
常见的盐 |
食盐、纯碱、高锰酸钾 |
20.把
A、1/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1.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⑴ 2005年末,吉林某化工厂发生爆炸,大量有毒物流入松花江。环保部门及时向水中投入活性炭以减少污染,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⑵ 自
2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元素周期表回答下列问题。
(1)最早发现元素周期律,排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叫 。
(2)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横行, 个纵列。
8 8 18 2 +35
(3)某元素的阴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元素元素符号是 ,它位于周期表中第 周期, 主族。
(4)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每一周期元素的性质都呈现周期性变化,其本质原因是 呈周期性变化。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具体内容有 。
23.我们知道实验室常用的硫酸溶液有浓硫酸和稀硫酸之分,它们的性质有很大的差异。
(1)市面上出售的浓硫酸的密度为
(2)将铜片加入到稀硫酸中,无任何反应发生,更不会产生氢气,原因是
。
(3)将铜片与浓硫酸共热时,可观察的实验现象是:产生一种具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这种气体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若将反应后的溶液加水稀释,稀溶液呈蓝色。
① 写出这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 收集这种剌激性气味气体的方法是 ,检验是否收满的方法是 。
③ 这个反应之所以能够发生,是因为浓硫酸具有 。
A、脱水性 B、吸水性 C、强氧化性 D、强酸性
⑴
⑵ 还可从不同角度分析,获得对HNO3的下列认识:
从组成上, ;
从性质上, ;
从贮存上, 。
三、简答题:(每空1分,共10分)
25.
(1)小军认为可将汽车和人群疏散,再用燃烧法来烧掉泄漏的剧毒物硫酸二甲酯。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及理由是 。
(2)一周后,小军测定路边农田土壤的pH,发现pH 7(填“<”、“=”或“>”),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小军建议农民向土壤中撒入了适量的一种白色固体改良了土壤的酸碱性,这种白色固体的俗称叫 。
26、七种化合物A、B、C、D、E、F、G有下列变化关系,且盐F可作牙膏的中的磨擦剂。
认真分析上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盐F ,碱G 。
(2)区别盐A和盐B的化学方法是 。
(3)如果盐A中混有少量盐B,提纯的实验方法是 ,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细沙 水 红热 木炭
。
四、实验探究:(每空1分,共12分)
27.小军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认为可用木条燃烧产生的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按右图装置进行实验。
(1)依据的实验原理是 。
小军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盛有足量红热木炭的燃烧匙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热的木炭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并未发现倒吸现象。经过认真分析,小军发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答一条) 。
(2)小军将集气瓶中的细沙改为一种溶液,重复上述①实验,有倒吸现象,写出能体现该溶液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小军还发现倒吸的水量未达到集气瓶内原剩余容积的1/5。原因可能是(任答一点)
。
(3)小军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答一条)
。
28、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研究课题】探究热水壶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天然水中一般都含有Ca2+、Mg2+、HCO3-等离子,在加热条件下,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盐、碱等的混合物)。同时,他们还查阅到下列有关物质的溶解性:
物 质 |
Ca(HCO3)2 |
Mg(HCO3)2 |
Ca(OH)2 |
Mg(OH)2 |
CaCO3 |
MgCO3 |
溶解性 |
可溶 |
可溶 |
微溶 |
不溶 |
不溶 |
微溶 |
【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Mg(OH)2和MgCO3,可能含有Ca(OH)2和CaCO3。
【设计方案】
⑴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取上层清液加入 ,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水垢中无Ca(OH)2。
⑵ 乙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一步确定水垢中含有碳酸盐的成分。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将
②测量一定时间内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见下列曲线);
③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④再次称量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0 30 60 90 120 时间/s 增加的质量/g 10 20 30 40
后续装置略 水垢 浓硫酸 Ⅰ Ⅱ B NaOH溶液 A 碱石灰
讨论:
a.步骤①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 ,所加的酸溶液是 。
b.装置Ⅱ的作用是 ;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时,装置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研究性小组的同学通过简单计算,认为水垢中一定含有MgCO3,理由是
。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探究可知:水垢的主要成分有 。
五、计算题:(共8分)
29. 某班同学完成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对回收的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不考虑其他杂质)进行了以下实验:取40mL该溶液于烧杯中,滴入
计算:(1)所取40mL溶液中HCl和CaCl2的质量。(4分)
(2)实验结束后,若将烧杯中的物质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4分)
六、理论题:(共10分)
30.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请说出这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3分)
31.化学新课程强调科学探究,请说出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7分)
2006年湘潭市教师业务考试参考答案
初中化学
一、选择题:(共40分)
题次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A |
C |
C |
C |
A |
B |
C |
D |
C |
D |
题次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C |
C |
B |
C |
C |
D |
A |
A |
A |
B |
二、填空题:(共20分)
21、⑴ 吸附【说明:如字写错,该空不得分。】
⑵ 可以节省石油资源(或有效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或乙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或可促进农业生产;或乙醇价格便宜,减少成本……
22、(1)门捷列夫 (2)七 18 (3)Br四 VII (4)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的性质(金属性、非金属性);原子半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等
23、(1) 98% (2) 铜为不活泼金属
24、⑴ O2 ⑵ HNO3是由氢、氮、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或1个硝酸分子由1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硝酸受热或光照不稳定,易分解;应低温保存(或避光保存;或放在棕色试剂瓶中保存……)
三、简答题:(共10分)
25、.(1) 小军的观点有一定道理,因为用燃烧法可将剧毒物转化为毒性稍低的SO2,可减轻毒性(或我不同意小军的观点,因为用燃烧法仍可产生有毒的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不能彻底消除污染)……【说明:所答观点及理由匹配即可】
⑵ < 硫酸二甲酯与水反应生成了硫酸 消石灰(熟石灰)
26、(1)CaCO3 NaOH (2) 加热,看是否有气体产生;或分别入相同浓度的盐酸,观察产生气体的速度
(4) > 前者水解呈碱性,后者本身电离出OH-
四、实验探究:(共12分)
27、⑴木炭燃烧消耗氧气 木炭燃烧虽消耗了氧气,但产生了新的气体,致使集气瓶内气体压强未减少 【说明:其它答案合理即可给分】
⑵ CO2+2NaOH===Na2CO3+H2O 【说明:或写出CO2与KOH、Ca(OH)2等可溶性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也可】 导管内的空气进入集气瓶中(或瓶中的木炭在空气不充足时燃烧,产生了难溶于水的一氧化碳)【说明:其它答案合理即可给分】
(3)药品要能在空气中燃烧;或燃烧时只消耗氧气;生成物最好不是气体;如果生成物是气体,则应用其它物质将其完全吸收……【说明:只要回答上述任意一条即可】
28、⑴Na2CO3溶液
⑵ a.装置的气密性 稀盐酸 b.吸收CO2中的水 除去空气中的CO
Mg(OH)2、CaCO3、MgCO3
五、计算题:(共8分)
29、 解:设40mL溶液中所含HCl和CaCl2的质量分别为x、y,K2CO3与HCl反应生成KCl的质量为m,K2CO3与CaCl2反应生成KCl的质量为n。
K2CO3+2HCl=2KCl+H2O+CO2↑
138 73 149
K2CO3+CaCl2=CaCO3↓+2KCl
111 100 149
y
剩余K2CO3的质量为:
固体的质量为
答:40mL溶液中所含HCl和CaCl2的质量分别为
六、理论题:(共10分)
30、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分)
31、(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方案) (4)实施计划(实验探究)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7分)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初中地理教师业务考试题(二)(带答案)
- 下一篇:初中历史教师业务考试题(二)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