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数学教师业务考试题(二)
湘潭市2006年中小学教师业务理论考试
职高数学试卷
考试时量:120分钟 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高中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15分)
得分 |
评卷人 |
|
|
1、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 分,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关于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理念正确的是 ( )
(A)把学生看作教育的主体,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由学生作主
(B)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C)教学方法的选用改为完全由教学目标来决定
(D)尽可能多的提供学生有效参与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进而认识规律
(2)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为( )
(A)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
(B) 鼓励进步,使学生树立信心,敢于猜想,乐于思考,获得成功感
(C) 策略纠错,尊重个体差异,指导和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学生
(D) 帮助学生摸索恰当的学习方法,了解和掌握记忆的规律,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导入新课应遵循( )
(A) 导入新课的方法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造成悬念,达到激发情感,引出疑问的作用
(B) 要以生动的语言、有趣的问题或已学过的知识,引入新知识、新概念
(C) 导入时间应掌握得当,安排紧凑
(D) 要尽快呈现新的教学内容
得分 |
评卷人 |
|
|
2、 判断题(每小题1 分,共3 分,对的在题后的括号内记√,错的在题后的括号内记×)
(1)教育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一种促进人身心发展的过程 ( )
(2)启发式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 )
(3)课的结构是由课的类型决定的,备课就是写教案 ( )
得分 |
评卷人 |
|
|
3、 简答题(本题满分6 分)
你认为一堂好课的特点应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二部分:职高数学教育的基础知识与技能(135分)
注意:请将选择、填空题的答案填在解答题前的答题栏内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不给分。每小题5分,共60分)
1. 集合A={y︱y=x2-4x+3,x∈R},B={y︱y=-x2-2x+2,x∈R},则A∩B等于
( )
A.
C.{-1,3} D.{y︱-1≤y≤3}
2. 若曲线f(x)=x4-x在点p处的切线平行于直线3x-y=0,则点p的坐标是
( )
A.(1,3) B.(-1,0) C.(1,0) D.(-1,2)
3.函数y=lg(1-
A.{x︱x﹤0} B.{x︱x﹥1}
C.{x∣0﹤x﹤1} D.{x∣x﹤0,或x﹥1}
4.等差数列{an}的公差d≠0,若a1、a3、a9成等比数列,则
等于 ( )
A.
5.已知向量a=(3,4),b=(2,-1),如果向量a+xb与-b垂直,则实数x的值为 ( )
A.-
6.当x∈[-
A.[-1,1] B.[-
7.已知复数Z1=3+4i,Z2=t+i,且Z1·Z2是实数,则实数t等于 ( )
A.
8.已知点A(1,2),B(3,1),则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 )
A.4x+2y=5 B.4x-2y=5
C.x+2y=5 D.x-2y=5
9.椭圆
△ABF2的周长为20,则m的值是 ( )
A.7 B.25 C.5 D.
10.已知直线l、m、n及平面
A.若l∥m,m∥n,则l∥n B.若l⊥
C. 若l⊥m, m∥n, 则 l⊥n D 若l∥
11. 已知(1-3x)9=a0+a1x+a2x2+…+a9x9, 则︱a0︱+︱a1︱+︱a2︱+…+︱a9︱等于
( )
A.29 B.49 C.39 D.1
12.奥运会预选赛亚洲区决赛(俗称九强赛),中国队与韩国队都是其中的队
伍,现要将九支队随机分成A、B、C三组进行决赛,则中、韩两队分在
同一组的概率是 ( )
A.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3.已知集合U={x︱x2-5x+6≤0},M={ x︱lg(x-2) ≤0},N={ x︱
则CUM∪CUN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数列{an}中,已知Sn=2n3-3n,那么a5+a6=___________________.
15.
16.抛物线y2=2px与直线ax+y-4=0的一个交点是(1,2),则该抛物线的焦
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某仪器显示屏有8个指示灯排成一排,每个指示灯均以发光或熄灭来
表示不同的信号。若每次其中4个发光,且至少有3个相邻,一共能显示的
不同信号数是________________种.(用数字作答)
题号 |
教育理论部分 |
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部分 |
总分 |
合分人 |
复核人 |
| ||||||||
一 |
二 |
18 |
19 |
20 |
21 |
22 |
|
| ||||||
得分 |
|
|
|
|
|
|
|
|
|
|
|
|
| |
一、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答案 |
|
|
|
|
|
|
|
|
|
|
|
|
二、填空题答题卡
13.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5个小题,共50分,解答时,应写出简要步骤)
得分 |
评卷人 |
|
|
18.(本题满分8分)
已知tan(
得分 |
评卷人 |
|
|
19. (本题满分10分)
已知点A(2,a)在抛物线y2=2px(p>0)上,且点A到此抛物线焦点F的距离是3.
⑴ 求此抛物线方程和焦点坐标;
⑵ 设直线AF与此抛物线的另一交点为B,求弦AB的长.
得分 |
评卷人 |
|
|
20. (本题满分10分)
如图所示,用A、B、C、D四类不同的元件连接系统N,当元件A正常工作且元件B、C都正常工作,或当元件A正常工作且元件D正常工作时,系统N正常工作。已知元件A、B、C、D正常工作的概率依次为
⑴ 求元件A不正常工作的概率;
⑵求元件A、B、C都正常工作的概率;
⑶求系统N正常工作的概率.
得分 |
评卷人 |
|
|
21. (本题满分10分)
已知f(x)=x3+ax2+bx+c表示的曲线过原点,且在x=±1处的切线斜率为-1.
⑴ 求f(x)的解析式;
⑵求f(x)的极大值与极小值.
得分 |
评卷人 |
|
|
22.(本题满分12分)
已知两点M(-1,0),N(1,0),且点P使
⑴点P的轨迹是什么曲线?
⑵ 若直线y=x+b与点P的轨迹有两个交点,求b的取值范围;
⑶已知点P的坐标为(x0,y0),记
湘潭市2006年中、小学教师业务理论考试
职高数学试卷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1、(每小题2分,共6 分)
(1)BD (2)ABCD (3)ABC
2、(每小题1 分,共3 分)
(1)√ (2)× (3)×
3、(本题满分6 分)
(1)应体现现代教学的新思想、新观念
(2)应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和谐合作
(3)应体现教学目标的全面性与层次性
(4)应体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5)应体现教学过程的结构性、合理性、有序性
(6)应体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性、灵活性
(7)应体现教学语言的规范性与简明性
(8)应体现教学目标达成效果效率的显著性
只要点评得当,观点正确,可给满分。
第二部分:数学教育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一、单选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答案 |
D |
C |
D |
D |
A |
D |
D |
B |
B |
D |
B |
A |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3. {2} 14. 298 15. -1
16.
三、解答题
18. 解:由tan(
得
∴tan
原式=
=
=
19.解: (1)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
2+
∴此抛物线方程为y2 =4x ----------------------------3分
焦点坐标为(1,0) ------------------------------4分
(2)将x=2代入抛物线方程可知A(2,±2
当A(2,2
直线AB的斜率K=
∴直线AB的方程为y=2
y2 =4x
消去y整理得2x2-5x+2=0
则x1+x2=
︱AB︱= x1+x2+2×
根据对称性可知当A(2,-2
20.解: 元件A、B、C、D正常工作的事件依次记为A、B、C、D
则P(A)=
(1) P(
(2) 元件A、B、C都正常工作的事件记为事件A·B·C
又A、B、C是相互独立事件
∴P(ABC)= P(A)·P(B)·P(C)=
(3) 线路A→B→C不能正常工作的概率为
P1=1- P(ABC)=1-
又A、D是相互独立事件
∴线路A→D能正常工作的概率为P(AD)= P(A)·P(D)
=
∴线路A→D不能正常工作的概率为P2=1- P(AD)
=1-
∴系统N不能正常工作的概率为P1·P2=
∴系统N能正常工作的概率为P=1- P1·P2=1-
21.解: (1)由已知可得f(0)=c=0
f′(x)=3x2+2ax+b -----------------2分
∴f′(1)=3+
f′(-1)=3
解得a=0 b=-4
∴f(x)=x3-4x ----------------------------5分
(2)f′(x)=3x2-4 令f′(x)=0 即3x2-4=0
∴x=±
x |
(-∞,- |
- |
(- |
|
( |
f′(x) |
+ |
0 |
- |
0 |
+ |
f(x) |
↗ |
|
↘ |
- |
↗ |
∴f(x)的极大值为
f(x)的极小值为-
22.解: (1)记P(x,y),由M(-1,0),N(1,0)得
∴
于是,
2(1-x)-2(1+x)<0,
----------------------------2分
x>o
所以,点P轨迹是以原点为圆心,
(2)法1:把y=x+b代入x2+y2=3整理得
2x2+2bx+b2-3=0 * ----------------------------5分
x>o
∴△=4b2-4×2(b2-3)=-8b2+24>0
∴-
x1·x2=
∴b≤-
由①,②得-
法2:设过圆心O与直线y=x+b垂直的直线y=-x交半圆
x> 0 于A,设过A点的切线y=x+b
交y轴于B,则△OAB为等腰三角形。
∵︱OA︱=
∴︱OB︱=
由图可知直线y=x+b与半圆有两个交点时-
(3) 点P的坐标为(x0,y0),
︱
=
∴cos
∵0<x0≤
∴
∴sin
∴tan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财会人员业务考试(一)
- 下一篇:职高信息技术教师业务考试题(二)带答案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