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高校教师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申报

2011年度高校教师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申报

为了大面积培养高校教师的创新能力,中国教育学会创意法教育研究总课题组决定启动2011年度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

申报步骤请进入:

http://www.guochengzhi.com/sb/gx/200802/175.html

中国教育学会创意法教育研究综总课题组

2010126

 

以下资料与本课题无直接联系:

高校教师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宣传部

  【摘要】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各种综合能力的提高需要良好的教师队伍作保障,因此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文章主要论述了创新能力的内涵、高校教师良好创新能力必须具备的条件以及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高校教师;创新能力;培养

   一、 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内涵

  (一)创新能力的内涵

  从词源学上看《现代汉语词典》没有“创新能力”的词组,但对“能力”作了解释,“所谓能力是指做事的本领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技能”,据此推断,创新能力是指主体从事创造出符合社会意义的具有独创性和革新性的产品活动所具备的本领或技能。

  创新能力同创造能力、创新技能和创新素质密切相关但又有不同。创新能力简言之是指创新主体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整合体。创新素质是指主体在先天的基础上,把从外在获得的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精神等等,通过内化而形成的稳定的品质。创新素质是指日后创新能力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源初性的个性品质,如“好奇心”、“求知欲”、“独立性”、“自由思考”、“质疑态度”等等。这些东西尽管还不是创新能力,但却是创新能力的源头活水。当今实践界、学术界有一种认识倾向,认为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不是单纯的智力品质,而是一种重要的性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因而把创新能力与创新素质的概念模糊化。这种观点忽略了创新素质要在创新活动中通过外化作用才能转化为创新能力。创新素质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创新能力是创新素质的外化。创新技能是反映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主要包括创新的信息加工能力、一般的工作能力、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以及物化能力等。创新技能是一种智力特征的能力,而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化的特征的能力,更是一种人格化特征的能力。学术界、实践界特别推崇创新技法单独训练的倾向是不利于创新能力的整合发展的。创造能力是指主体独创性和首创性的能力,创新能力包含着创造能力,是首创能力和革新能力的统一。

  综上分析,创新能力是指创新主体从事创新活动所具备和表现出来的能力整体。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智力化能力、创新人格化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是核心,创新智力化能力是基础和手段,创新人格化能力是动力和方向。

  (二)高校教师创新能力必须具备的条件

  高校教师从事创新活动,需要各种能力,绝不是单凭一种能力或某几种能力就能达到创新预期目标。要使教师能创造出符合社会意义和个人价值的具有独特性和革新性的产品,就必须使创新能力构成要素联成一个整合体,发挥主体创新综合效应。创新能力是创新思维能力与创新智力化能力和创新人格化能力的内在整合体。高校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必须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创新性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是一个由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潜意识思维与显意识思维的有机整合体。作为高校教师要拥有创新的思维能力,必须要保证其思维流畅、敏锐、变通、独创和精密。

  2.智力化能力。智力化能力是高校教师创新知识和创新智力即创新所需要的一般能力。智力是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智力包括很多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这些都是认识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一般能力。一般的智力转化为创新能力,就要求教师在创新活动中对智力因素实现有机整合,直接转化为教师从事创新所需要的创新智力化能力。主要包括创新的信息加工能力、一般的工作能力、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以及物化能力等。

  3.人格化能力。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其人格因素,包括教师特质和创新精神。教师的人格化能力就是其创新个性特质和创新精神因素作用于创新活动而形成的能力,包括主体价值判断选择能力、团结协作能力、适应社会生存能力、应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忍耐力、冲动力、公关能力。

    二、 高校教师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一)加强高校教师职业训练

  所谓职业训练,是指高校教师要接受教育科学方面的训练,提高教师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首先,加强高校教师职业训练,反映了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随着世界范围科学技术、生产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方面,高等教育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另一方面,要求对高校教师进行教育科学专门训练的呼声越来越高。

  第二,加强高校教师职业训练是提高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通过职业训练从而不断地提高高校教师的综合能力,无论是在知识理论水平还是在实践经验,无论是教师的修养还是其思维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从而使其所具有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智力化能力和人格化能力更加完善,提高其教学创新能力。

  第三,强调教师的职业发展,加强教师的职业训练,成为一种国际潮流。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训练。如美国,由于各高校一般都以博士学位作为助理教授的起始条件,因而不必开展类似我国的学历补偿和提高教育。因此,美国高校普遍关注教学技能的训练与提高,并采取一些积极措施,吸引和鼓励教师主动参加教学技能培训等。如纽约大学是一所研究型大学,但对教学的重视程度不亚于以教学为主的高校。他们在教学上坚持“认真、主动、训练”的原则,通过设立“优秀教师奖”、“优秀教材奖”、开展“教学咨询”活动等加强教师培养。这些活动实际上是教学方法训练,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工作水平和质量。又如日本的大学向来(下转第191页)(上接第192页)强调科研,近年来也开始关注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

  (二)创新能力培养多元化

  传统培养和方法存在着机械、呆板、整齐划一、单向灌输、缺乏启发性、艺术性和创新性等问题,显然不能很好地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阻碍了教师思维的发展,使其知识的迁移能力大为降低,因而迫切需要通过创新来加以解决。创新的培养方法取向包括发问、扩散集中、反思、打破定势、究理、认识创新主体、宽容引导、辩论、类比、综合。发问是提出能够激发主体创新性地思考的问题。只有开放式问题有助于主体创新性思维与个性品质的培养。扩散集中即教师培养,主体发散思维能力。反思即要主体抛开已有条件和思路,逆向思维,培养主体在特殊情况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打破定势即要用新的思路来解决问题,究理即探究知识产生的过程。认识创新主体要求教师引导主体分析总结作品的创新主体的思维与个性特质,以资仿效。

  教育方法改革还要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特别是提升创新实践能力。要采用“双向互动主体性激活式教学法”即利用教与学的互动关系以主体性需求情感为切入口,通过各种中介因素,激活“教”与“学”双方自主性、能力性、创新性,真正形成民主、自主的课堂,启动双向的主体性从而达到创新教学目标。教学的改革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创新,而且形式和方法要多元化。

  (三)自我塑造和社会塑造相结合

  自我塑造是创新能力整合培养的根本途径。自我塑造主要形式是自主学习、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人格塑造,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培养自己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实践的锻炼,把创新社会性的因素和个性因素进行有机整合,内化为自身的创新素质。主体学习要实行改革和创新,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素质,要培养自己创新性学习能力,实行自主选择性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学习、独立创新性的学习。一是培养学习能力,掌握学习工具,二是使主体具有爱学习的品质,即培养主体的好奇心、求知欲,形成对学习的兴趣。社会塑造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环境塑造等形式,要和自我塑造相结合,只有通过自我塑造才能达到预期的社会塑造的目标。

     作者:宋琼

  【参考文献】

  [1]张武升.教育创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