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研究性学习课题《偶像明星对高中生的影响》的心得体会
指导研究性学习课题《偶像明星对高中生的影响》的心得体会
大连教育学院
大连综合高中 王妍
我自06年以来就指导大连综合高中的学生研究"酸雨是怎样形成的"以及"偶像明星对高中生的影响"等课题。其中,从效果上来讲08年对"偶像明星对高中生的影响"的课题研究比较好,下面我就将对这一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和大家共同交流与探讨一下。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1、学生通过基于问题或主题的探究实践,形成一种积极的、主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并经历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3、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究活动的体验,发展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养成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
从研究性学习的含义中我们可以知道,研究性学习课程开设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实践的能力、合作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过程,在思维训练中,首先就是训练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其次是思维的目的和方向;第三是开阔思路、知识准备、选择方法。对学生的所有能力训练,都要在学生参与的活动中进行,教师起一个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在研究性学习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不是提供答案,而是提供示范、教练和咨询,设计支持和激发学生思维的学习情境,在学习遇到问题时,给予有效的支持。与学生一起参与活动过程,一起进行活动的探索与研究。我主要在怎样提问题、怎样把问题转变为课题、如何研究课题,怎样查找资料等问题上指导学生。
1、如何提问题。包括这样一些方面:(1)什么是问题?(2)问题从哪里来?(3)怎样提问题,即提问题的方法;(提炼关键词或中心词,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提问题;提炼关键词或中心词,从类别、范围、原因、结果、解决五个层次上提问题;(4)问题的范畴或领域(所有问题可归为三个领域:社会、自然、自我)比如在这个课题上,我告诉学生们从名称上提炼关键词:什么是偶像明星,为什么有人反对追星族,为什么有人支持追星族等。
2、如何把问题转变为课题。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课题。课题是问题的深化,课题是由一些有价值、有创造的问题进一步形成的。如课题"偶像明星对高中生的影响"即由"高中生为什么热衷偶像明星?""追星有哪些正面影响?""追星有哪些负面影响?"等若干问题组成。课题也是有明确意义的科学问题。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如何将"问题"升华为"课题",即让学生在问题意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课题意识。所谓课题意识,就是指学生在产生困惑、疑问、不解即问题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构建更深层的心智图式,如"我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我要研究的问题涉及什么范围或边界?""我怎样开展研究才是合适的?""通过我的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等。其次,对问题分类,根据问题回答的要求分类,一般可分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的问题一般属于基础知识的问题,往往可以通过到图书馆查找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类书籍找到答案。这种问题的解决一般比较简单,可以通过撰写读书报告的研究形式来完成。"为什么"的问题是属于比较深一层次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根据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或查阅资料,然后通过对资料和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怎么办"的问题属于决策类的问题。它不仅要回答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而且要回答怎么办。这就需要研究者全面地、综合地看待问题,做出决策。
3、如何研究课题。课题一经确立,必须制定详尽的研究计划。研究计划是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是着手具体研究活动的框架,也可以称作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研究计划或方案的基本结构如下:说明产生课题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课题产生的背景。告诉学生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是什么原因激发了你想研究它的。比如因为大量的追星时间影响了你的学习成绩还是对偶像明星的热衷促进了你们的学习热情的?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揭示课题的价值和课题的研究方向、重点。研究的方法、途径:方法与途径务必明确,为实现研究目标可用多种方法进行。如:观察研究、调查研究、实地考察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项目设计等。那么我们的这个课题的研究学生采用了调查问卷的形式及文献研究的形式;研究的步骤、进度:研究的具体规划,确定每一步骤的时间安排。进度必须明确,否则研究拖沓,极易落空。此外,步骤与进度充分体现创造性的整、分、合的劳动,是确保研究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比如我们这个课题的研究搜集资料历时一个月,整合资料及小组讨论,老师指导历经半个月的时间;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如果是小组形式的研究,各人的分工明确,以便使研究顺畅高效。学生研究模式的具体探索研究过程可用"问题-假说-检验-结论"的探索研究模式。对于以获得某些认识为主要目的的认知型研究来说,研究工作主要包括:①观测、收集资料;②加工整理资料,初步形成研究结果(假说);③验证初步研究结果,得出研究结论等环节。应当指出,研究计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研究活动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原计划进行修订完善,要学会将计划性和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对这几个步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进行一些训练,第一是让孩子们记住这样几个步骤,第二是让孩子们熟悉怎样完成这些内容,这也是课题研究中的难点和重点。当计划制定好了以后,就要着手收集资料了。根据课题的研究内容,小组成员每人负责一块,通过不同的方法去收集课题研究所需要的资料,如:从网站上查找、报刊上查找、图书馆里查找、调查、走访、实验等。在资料收集的任务完成后,阅读资料,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整理、取舍资料,把资料归类,并记下资料的来源。
在本次课题研究中学生们均表现出了极大的主动性,展现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加强了同学间的合作与沟通,这是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教室里所看不到的气息。但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少了一个外出采访调查的环节,如果将这一环节落实,相信学生会更进一步的理解这个课题,同时更深层次的理解社会。其实,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是"回归生活,体现生活性,。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融合,科学世界只是一个'营地',生活世界才是我们真正的'家'。绝不应该吧孩子孤立于生活之外,认为教学与学生的整体成长无关。我们应该让教学成为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人生旅途中的加工厂和加油站。给你一粒盐让你吃,一般来说,你肯定难以吃下去,但是,如果把这粒盐放在汤里,让它溶解了,这样你就很容易把盐吃下去了。这个例子说明知识融入生活中,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很容易学进去。而我们现在的学习,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纯知识,很单调,很枯糙,跟我们吃盐粒类似。而新课改条件下的研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接触生活、接触社会,学生从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感受知识在生活、社会中的应用,增强学习的动力。同时,也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找到知识理解的模型。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学生更好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人类学习应有的方式。
参考资料:
(1)《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推进与校本化实施》作者姜平
(2)
(3)《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第6期,作者:赵正新,文章题目:关于研究性学习中的"课题问题"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高中生数学反思能力培养的研究
- 下一篇:研究性学习报告——中学生用水调查报告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