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题研究实验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一)学生课题研究实验的背景、现状和意义。

1、实验的背景:

21世纪是充满发展、变化和机遇,极具活力的世纪。能推动这个世纪前进的人,不仅要有学习、储存新知识的能力和迅速适应社会职业转换的能力,更需要有创造能力。未来需要今日教育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21世纪又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也将是一个创造的世纪。培养学生具有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对21世纪人才的客观要求。因此,生存在这个社会的人,必须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多途径、多形式搜集、处理信息,实现自主学习,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与人合作,不会自主学习,缺乏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将无法适应21世纪的社会,更谈不上获得个人的发展。

面对知识经济,全球化竞争的严峻挑战,语文教学培养的人才,应当是基础扎实、修养丰厚、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志向高远、有社会责任感和独创精神的“自主发展”型现代英才。他们应当精神于读、长于写、敏于听、善于说。有丰富的人文修养,有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和人生的积极的生活态度,有积极参与生活、立志改造生活、甘愿为社会为他人献身的人生理想、有勇于竞争、善于合作的生存胆识和才干,有自主自立、敢于独创、善于独创的个性品质。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让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2、研究的现状

在语文教学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是如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动学生主动发展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仍然是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

最近几年,小语界在探索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做了不懈的努力。改革开放后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澄清了关于素质教育的模糊认识,确立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教育人才观、价值观和培养目标,为语文教育的深刻变革吹来了东风。

为了解决语文教学的“低效”问题,我们从阅读教学基本过程与操作模式入手,进行了漫漫求索。九七年我们尝试语文训练组教学研究,从一篇课文到一个训练组,研究范围逐步扩大,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受教材体系限制,阅读量、写作量太小,一学期只读二、三十篇课文,只写七八篇作文,很难形成能力。二是教学渠道过分单一,只注意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忽视了丰富多彩的课外语文活动。语文教学没有跟学生课外读写、课外生活结合起来。九九年,我们借鉴高密一中“语文实验室计划”、烟台“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湖北宜昌“课内外衔接”等实验研究成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推行“大量读写,双轨运行”。加大了读写的训练量,制定了具体的课内外语文学习目标,从读写内容、读写量上做出具体规定。突破了传统的教材观念,拓宽了教材的外延,初步形成了富有新意的教材体系,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语文活动,密切了课内外的联系,为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创设了有利的大环境。强调多读多写,有助于克服当前语文教学的弊端,但全部的语文教学的问题都不是只靠一个多读多写就都能解决的。只是提出目标,提出内容,挤出时间,没有系统科学的指导策略,完全靠学生多读自悟,时间一长学生兴趣渐淡,大量阅读成了“大量抄写”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学生的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得不到应有的培养。

鉴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自主学习与主动探究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前提,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儿童全面发展的需要。小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将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广阔的天地,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舞台。因此,我们提出小学生课题研究实验这一课题,进行有关的研究探索。

3、研究的意义

小学生课题研究实验,以学生合作学习为基础,让学生自己掌握自己的学习过程,自主设计、自主尝试、自主反思总结、自主调整完善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解决语文教学中的“低效”问题,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发展。

莱西市滨河小学隶属于莱西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于九七年八月建校。几年来,我校先后被评为莱西市规范化学校、青岛市规范化学校、青岛市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创造教育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创造教育先进集体,同时被评为国家教委“九五”重点课题“小学生创造力开发实验与研究”第三批重点实验基地。“小学生学习方法与心理发展策略应用研究”优秀实验学校。在教育教学及教育科研方面,不断推出先进经验,取得了显著成绩。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做好语文教学的实验研究。

(二)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人是在劳动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化的高级产物,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人具有主动性、自主性、社会性、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高度创造性等基本属性。凡是在社会历史领域进行活动的人,都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

教育创新的本质就是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人的自主性和社会性等本质力量,进一步开发和培养人的创造性。

2、党和国家的方针和领导人有关创新教育的讲话。

陈至立部长说:“实施素质教育重点是要改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手段,尤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为主。”江泽民总书记也曾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揭动力。”所以,教育要激发法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要爱护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更要善于发现和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潜在的创造性品质。

3、当代教育理论——合作教学的理论。

合作意识是构成创造力的重要心理因素。任何发明创造都不可能单凭一个人的力量就能获得成功,都需要借助他人的帮助,或以他人的创造为基础。知识经济时代,任何工作靠单打独斗,是很难做好的。只有通过众人合作,发挥群体优势,才能把事情做好。

创造力不是少数人特有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教育的创新进行培养和提高,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需要从小做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合作学习是一种越来越流行的教学方法。它是指学生在一个能力各异的小组里一起学习取代了获得承认和评级而进行的竞争。这个思想来源于杜威集体活动和集体项目的难点,以及他在“民主和教育”中提出的理论,即学生应当在一起学习,以学习公民和社会责任。

4、现代心理学理论。

现代发展心理学探讨了人生各个阶段各种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特点,揭示了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创造心理学认为,创造历史创新心理的集中体现,是创新思维并取得成果的标志,创新精神和表达创造力是其他创造力的基础,常见于儿童创新心理,其他创造力都是在此基础上由低向高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创造力不是少数人特有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教育的创新进行培养和提高。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对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直接影响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成效。

5、“需要层次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到、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人们一般按照梯次从低级到高级地追求各项需要的满足,其核心也是人的最高需要,就是自我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小学生好奇、好问、好动、上进心强、喜欢表现自己。课题研究正是顺应了儿童好奇、好动的天性,为他们的天性提供广阔的天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热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

(三)基本假设

以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理论为指导,为学生的主动、活泼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提供自主学习、探究的时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能,在探究中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之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研究目标

小学生课题实验研究,我班研究的目标是:以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理论为指导,树立大语文教学观,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将学生的学习教育活动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由学校向社会扩展,使其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实践,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促进整体素质,特别是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研究内容

以五年级一班全体学生为实验对象,研究探讨以下主要问题:

1、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探索如何利用社会这一大课堂,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以课题小组为依托,加强研究过程中组内成员的交流与合作,探讨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

3、探讨课内外、校内外语文教学结合的途径与模式,提高语文教学的综合效益。

四、研究的方法与原则

    (一)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在前期研究中主要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研究动态和成果,掌握最新有关研究资料,并及时吸收到本研究中来,有针对性地选取有关资料,组织实验教师进行学习和研究。

2、调查研究法

课题的研究前期,对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的有关情况进行专项调查,通过调查取得有关课题的基本情况,写出调查报告。如:学生的基本素质、心理状况、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状况的调查研究,实验以后的变化情况的调查研究等。

3、实验研究法

确定重点实验组,选取同等水平的组作为对比组,采取具体科学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研究。运用系统分析和整体思维方式的建构理论假说,搞好实验设计和实施,揭示因果关系。

4、行动研究法

实验的班级干部、组员根据整体实验方案的要求,筛选和研究自己实际工作中有关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将教育教学行动和课题研究结合起来,提高教育科研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借此研究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

5、个案研究法

教师在实验研究中还要抓住有典型性的学生和实例,进行个案研究,把研究结果充实到整体研究中来。

(二)研究的原则

    1、自主性原则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注意从孩子的兴趣与需要出发,引导他们唱好主角,无论是课题的确定还是研究途径、方法的选择,无论是方案的设计,还是具体实施,无论是材料的搜集还是成果的总结,整个过程均由孩子们自主决策、主动参与,教师家长是参谋、导演,孩子们是真正的主人、主角。

2、实践性原则

注重引导孩子们经历研究的全过程,让孩子们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既学会读书学习,又能够动手实践,既善于借鉴他人,又勇于创新,在课题研究的实践中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培养初步的研究意识与能力。

3、激励性原则

为维护和强化学生研究的积极性,要采取全程全员激励措施。

全程激励,即从指导选题至成果总结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定期开展展评活动,并与学生的读书活动结合,给学生以展示、交流的机会,相互借鉴、相互激励,树立榜样,典型引路,全员激励,就是在展评设奖时,本着“面积全体,赏识激励”的原则,按评议内容确定多种奖项,接质量差别给予不同的等次,使参与研究的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赏识激励,都品尝到参与成功的喜悦。

全程全员激励使每个学生各个阶段都能获得一项桂冠,受到一次奖励,得到老同学的认可,尝到参与研究的甜头,从而极大地激发了他们自主实践与创新进取的热情。

4、全员性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的活动才是最有活力的,除全员激励外,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成立学生研究合作小学,让各类学生手拉手,相互合作,共同研究,共同进步,实现人人参与,人人成功,全员发展,激发全体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的自觉性、主动性。

5、民主化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发扬民主精神,坚持把学生当作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题研究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民主的气氛,探索的情境,创造的气候,为孩子们开辟一条走向成功的道路。激励学生的成就感和进取精神,教师参与课题研究,随时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点拔指导搭桥引路。提倡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向信息交流,提倡不同观点的碰撞,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合作互动的关系。

五、实验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一)实验准备

    1、选择确定具体的实验对象

实验的同学,要求是:工作热心强,善于接受新的教育教学思路,协调能力强,积极进取。

2、成立课题组

课题组组长由学生自己选举产生,组织确定课题人员,教师协调课题实施及实验阶段的总结验收,其他组成人员由组长负责任命,负责课题实验的各项具体实验工作。

(二)实验途径:

    1、开设辅导讲座或设辅导课

辅导教师以实验依据的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理论为内容,参加学校的辅导讲座和每周星期三的教研活动。

为了使家长积极配合实验,减少家庭对学生的负作用,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形成教育全力,对家长进行辅导,一般每学期结合开学、期中、期末和家长会集中辅导。

对学生每周设一节辅导课,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教师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积极辅导,让学生掌握研究的途径和方法,这是搞好实验的前提。

2、实验教师的组织

实验教师是实验的具体组织者和实验者,要认真分析班内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家长会、实验教师碰头会,集思广益,协调合作,共同解决存在的问题。

实验教师关照实验过程的每一步和进展情况。

实验教师要组织好每学期的学习经验交流会、表彰会,进行实验小结。

3、研究实施的过程

①指导学生选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特长,选择研究课题,选题力求体现趣味性、自主性,教师对学生的选题进行审查,帮助学生选好题、起好步。

②成立合作小组。在学生选定课题的基础上,依据其内容的相同或相近性,成立课题研究合作小组。合作小组成员一般5-6人,在注意各类学生比率的基础上,基本做到:“同组异质、异组同质”,以使加强研究过程中同组的合作与异组的竞争。激励学生研究的自觉性,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够研有所获。

③广泛搜集资料。研究中,引导学生围绕研究课题,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实地参观考查、调查、问卷、咨询、采访、观察、实验等方式,广泛搜集、阅读、研究,从而占有全面、客观、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④整理研究资料。研究中,指导学生按资料来源以剪贴、观察日记、实验记录与报告、采访记录等多种形式,采用活页方法予以整理,而后按内容归类排序,以便查阅。

⑤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研究结束时,要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综合、归纳、概括,从而形成对研究对象的全面、客观、科学的认识,找到解决矛盾的途径与方法,并撰写出课题报告。

⑥评优总结深化。课题研究结束后,对优秀学生及合作小组予以表彰,同时认真总结课题研究情况。一是组织课题研究征文,让学生写出其中的甘苦喜忧,激励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究的积极性。二是家长评议孩子研究情况,述说自己的感受,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三是学校全面总结,在总结中指导,并提出今后研究的具体要求,使学生课题研究工作制度化。成为一项教学常规工作,持之以恒,不断深化。

4、完善保障机制。

①强化规范管理。全校教师均据各自所教学学科与特长,承担所教班级相关课题的指导,学校把学生课题研究工作纳入教师的工作考核,以激励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好研究工作。

②提供充足的时间。学生的实践活动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学生课题研究内容上具有系统性、研究过程具有连续性,研究途径具有开放性,这就要求有充分的时间,特别是课余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查阅空间。因此,要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的作业尽可能在课堂内完成,课外布置实践性、活动性作业,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研究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研究、实践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③创设活动空间。学校在开放图书室、实验室等校内室的同时,通过建立共建关系,建设活动基地等多形式社区教育,拓宽学生实践活动的空间,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舞台。

④加强课题研究指导。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学校和实验教师通过专题讲座,座谈交流,个别辅导,展示交流等方式。加强对学生课题研究的指导,让学生掌握研究的途径与方法,使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

⑤建立激励机制。为维护和强化学生研究的积极性,要采取全程全员激励措施,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定期开展展评活动,给学生以展示、交流的机会,树立榜样,典型引路。在展评设奖时,本着“面积全体,赏识激励”原则,使参与研究的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赏识激励,都尝到参与、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自主实践与创新进取的热情。

六、研究的实施步骤

学生课题研究实验大体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42

主要任务:成立课题组,设计课题方案,学习有关理论提高认识水平。

1、组建实验课题组,编制研究方案。

2、实验人员到社会参观学习。

3、实验教师参加理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指导能力。

第二阶段:选题阶段(200143

主要任务:

1、学生自主选题并相互交流

2、实验教师审查、调整、学生选题。

3、成立合作小组

第三阶段:研究实验阶段(2004420045

主要任务:

1、组织课题研究辅导讲座。

2、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并将资料归类整理。

3、定期展示评优总结推广成功经验。

第四阶段:全面实验(20046

主要任务:总结经验,统一思想。

1、总结经验,形成典型材料,交流研究。

2、统一制定实施计划,确定实验步骤和要求。

3、定期展示评优、总结、推广成功的经验。

第五阶段:总结阶段(20047

1、学生撰写研究报告

2、完成学校实验总结

3、召开表彰会,表彰课题研究先进合作小组和学生个人。

七、预期研究成果

如果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实施的话,阶段性和最终的实验将达到如下效果:

1、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能。

3、学生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研究

4、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为学生埋下了探寻的种子。

5、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家庭、社会学习、研究氛围。

6、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培养。

总之,本课题的实施教学,激发了学生自我展示、主动发展、自我完善的欲望和与人合作的意识,学生自觉进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

 

                                               20042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