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题研究与小论文写作”的研究
“小学生课题研究与小论文写作”的研究
实施方案(提纲)
郭正光
2003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本人得知福建省教育学院中文系林文锜老师主持“中国教育学会‘十五’科研规划立项课题——新时期作文教学全境研究”,想起近两年来我校开展的“小学生课题研究与小论文写作”的尝试,于是向课题组申报了子课题,很快得到课题组的审批。现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学识、身体、心理特点,针对小学生在开展课题研究、撰写小论文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探讨小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撰写小论文的策略,寻求正确的、恰如其分的指导方法,使小学生课题研究这一崭新的综合性、研究性学习能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培养、提高小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课题研究、小论文撰写能力,达到培养小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二、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撰写小论文)的范围、形式的研究:
2、小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撰写小论文)的制约因素研究;
3、小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撰写小论文)的学习策略探讨;
4、小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撰写小论文)必须遵循的原则探讨;
5、对小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撰写小论文)的效果评价探讨;
6、小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撰写小论文)对提高习作水平的帮助。
三、本课题研究预计要突破的难题:
1、课题研究不同于以往的主题活动;小论文撰写不同于以往的习作,在内容与形式上都要有所突破。
2、对小学生来说,这是一项较高难度的综合性学习,对学生有挑战,对教师也有挑战,尤其是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上观念要有较大突破。
3、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就本人所知,对小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撰写小论文的研究探讨,目前还是块处女地。本课题研究将初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向小学阶段作有效性的拓展,探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新路子。
四、本课题研究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3.1~2003.3)
组织学校课题研究机构,召开会议,研究、布置课题研究与实验的有关工作;制定研究与实验计划。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一(2003.4~2004.1)
选择实验年段、实验班级;以年段为单位,成立课题研究与实验小组,学校课题组领导成员分年段深入实验小组进行指导,并配合参与实验的教师做好实验与研究工作。各实验班级、实验教师按照学校课题实验要求认真、扎实、有效地开展实验与研究,做好实验笔记,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讨论问题,交流经验,提高实效。
第三阶段:实验阶段二(2004.2~2004.12)
召开阶段性实验研究成果总结会,交流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为下一步的研究提出有效方案。实施第二阶段实验。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05.1~2005.8)
实验教师、实验小组整理各种文字资料(实验小结、个案分析、心得体会、专题总结等);课题组负责收集汇总,撰写课题实验报告,上报实验与研究成果。
五、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法:文献法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手工查询和计算机查询。
手工查询可以引导学生到学校图书馆、新华书店、机关单位查阅资料;计算机查询资料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学校网络、家庭电脑查询,主要网址有:搜索引擎:www.google.com;华人社会教育文献资源中心:wwwl.fed.cuhk.edu.hk;北京图书馆:www.bta.net.cn等。
2、调查法:调查法是以提问的方式搜集资料以确定各种事实间的联系或关系的方法。
调查法可分为口头调查与书面调查。口头调查是以口头提问方式获得材料,书面调查是以书面调查方式获取材料。可指导学生根据小课题的需要,运用口头和书面调查了解的方式获取第一手材料。
3、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指社会情境(如教育情境)的参与者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组织中的成员共同合作所进行的有系统的研究。
它的特点是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主要任务;要求参与小课题研究的学生参与实践,并在研究和实践中相互协作;在真实的体验中、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研究;研究具有动态性,可根据研究情况边实践边修改,不断修改研究的方法,甚至更改研究的课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
4、观察法: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广泛运用的一种方法,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种传统方法。
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凭借自身的感觉器官和辅助工具,在活动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
六、本课题组成员的分工:
(略)
其中,主要参加者每人重点负责一项研究内容,亲自参与研究与实验;指导实验班教师开展研究与实验;收集整理资料,撰写实验报告、研究成果。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