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乐平市接渡镇袁家小学方玉英《创意法教育下的光谱教学研究》课题申报表
编号:
中国创意法教育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
申 请 书
课 题 名 称 《创意法教育下的光谱教学研究》
课 题 类 别 (重点课题)
成 果 形 式 论文、教学推广
计划完成时间 2015年11月
负 责 人 方玉英
职务/职称 中小学一级
联 系 电 话 18979877843
推 荐 单 位 江西省乐平市接渡镇袁家小学
承诺书
1、本人自愿申报中国创意法教育研究规划课题,完全明确课题性质(全国创意法教育研究总课题组指导,中国创意法教育研究规划办发布):保证以研究为重,认真实施。
2、本人在实施中保证认真积累资料,并允许全国创意法教育研究总课题组和中国创意法教育研究规划办无条件使用。
3、本人已经明确推广创意法教育研究的职责,保证认真听取当地教育部门的意见,保证单位盖章真实有效。若出现伪造单位支持假象,而实际上单位并不支持该课题研究的现象,甚至造成对创意法教育声誉上的不良影响,本人甘愿承担一切责任。
承诺人(签名)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填表说明:
1、本表从网上下载后,要求一律用计算机填写,A4纸打印和复印。
2、封面上“课题类别”填写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
3、申请表表编号由秘书处统一填写。
一、课题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 |
《创意法教育下的光谱教学研究》 |
||||||||||||||||||||||||
主 题 词 |
光谱思维 光谱法 色彩 图像 |
||||||||||||||||||||||||
研究类型 |
|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综合研究 D.其他研究 A |
|||||||||||||||||||||||
负责人姓名 |
方玉英 |
性别 |
女 |
民族 |
汉 |
出生日期 |
1983年 09 月 02日 |
||||||||||||||||||
行政职务 |
|
专业职称 |
中小学一级 |
研究专长 |
基础理论 |
||||||||||||||||||||
最后学历 |
本科 |
最后学位 |
学士 |
||||||||||||||||||||||
工作单位 |
江西省乐平市接渡袁家小学 |
E-mail:377727394@qq.com |
|||||||||||||||||||||||
联系电话 |
办: |
宅: |
手机:18979877843 |
||||||||||||||||||||||
通讯地址 |
江西省乐平市接渡袁家小学 |
邮政编码 |
333300 |
||||||||||||||||||||||
主 要 参 加 者 |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专业职称或职务 |
研究专长 |
学历和学位 |
工 作 单 位 |
|||||||||||||||||||
方玉英 |
女 |
1983.9 |
小学一级 |
教育理论 |
本科 |
乐平市接渡袁家小学 |
|||||||||||||||||||
张灿邦 |
男 |
1982.11 |
中学二级 |
教学实践 |
本科 |
上饶市铅山汪二中学 |
|||||||||||||||||||
汪建英 |
女 |
1968.05 |
中学一级 |
教育理论 |
本科 |
上饶铅山武夷山中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预期成果 |
c |
|
|
A.专著 B.译著 C.论文 D.研究报告 |
字数 |
5000千字 |
|
||||||||||||||||||
申请经费(单位:元) |
|
预计完成时间 |
2015年 11 月 30 日 |
|
|||||||||||||||||||||
二、课题设计论证
1.选题:对创意法教育理论的重要认识,本选题的意义。2.内容: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3.预期价值:本课题的理论创新之处,或实际应用价值。4.参考文献。5.本课题研究已有的前期研究成果。
袁家小学是一所处于城郊的村小,生源基础比较薄弱,(优生流失到城镇就读,且多为留守儿童,很多老人本身受教育水平不高,家庭中无法辅导孩子,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特别是由于年龄差异,基础参差不齐,出现了不少的后进生。如何调动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后进生的有效转化,进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摆在我们年轻教师面前的难题。 13年,偶然的机会,我们接触到了创意法理论。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让我们的眼前一亮,这就是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所一直苦苦寻觅的。“最差即最优,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无‘优差’之分”,郭成志老师的创意法教育理论体现了平等教育的本质内涵,将成为实现平等教育的有力武器。 为了找到适合我校的转化后进生的做法,我们决定借助创意法理论来破解后进生转化的难题,充实后进生转化理论,并在实践中推广创意法理念,让师生受益,特研究本课题。
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一)理论依据: 1.郭成志创意法教育理论。 2.新课程标准中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新理念。 3.国内外关于后进生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关于后进生矫治的理论和对策有很多,在全国,广东、四川等地区研究机构的研究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在我们江西我们才开始进行创意法的理论研究。而创意法的横向操作模式运用于不同思维类型的学生:一是把“最差生“的创意思维“展示”。“最差”生的右脑思维是保存“完好”的,所以必须“展示”。通过这种“展示”,带动其左脑思维的发展。二是把“一般生”的创意思维“修复”。“一般生”的右脑思维处于“完好”和“被扼杀”的状态之间,所以需要“修复”,这样,以充分发展他们的右脑思维。三是把“最优生”的创意思维“激活”。“最优”生的右脑思维往往被标准答案所“扼杀”,所以需要“激活”。 而纵向操作模式运用于同一思维类型学生的不同教育阶段:首先是零起点教育阶段。对任何学生进行教育都要让他们处于零起点状态。面对“最差生”,我们要假定他们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而是“从零开始”。这样,我们就会“觉得原来他们比自己想象的要好得多”。 在国外,霍姆林斯基的“矫治难教儿童”的理论和实践,赞克夫关于转化“后进生”的理论和实践,美国的快速教学方案等。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了解学生厌学并成为后进生的根源,找到合适的转化策略。调查表要合理设计,目的明确,有具体的方案���并对调查资料进行系统化整理。 2.查阅资料法。借鉴与课题相关的研究经及成果,分类收集,对比分析,找到适合实际情况的做法。 3.行动研究法。把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寻求新的途径进行创意法理论与后进生转化的融合,要不断总结,找出方案中未涉及而又与本课题相关的有价值的问题,作出相应的调整与修改,使课题研究内容逐步完善,使研究成果更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4.比较研究法。将教师转化后进生的策略记录下来,进行对比,找到创意法理论的优越性;将后进生取得的转变记录下来,对比分析,找出转变的原因,为各地进行后进生转化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课题组成员学习创意法理论,找到转化后进生的有效措施,落实新课程理念,使后进生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 2.从现实出发,查找学生成为后进生的根源,探索培优补差的经验和做法,优化后进生转化教育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把后进生转化教育工作的做法升华为一套可行性、操作性强的理论体系。 3.挖掘学生的创意潜能,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四、预期的目标: 1、通过研究活动,明确此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在他人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动态研究,补充填补有关理论。 2.通过课题研究,落实新课程理念,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找到一些转化后进生的有效策略。 3.通过课题研究,找到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有效措施,完成相关论文,撰写研究报告,积累转化后进生的经验,为全校、全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4. 通过研究活动,预计取得的研究成果: (1)完整有价值的研究报告;(2)成功的典型案例;(3)典型课例;(4)发表或获奖论文;(5)创意法理论推广研究策略。
五、课题研究任务分工: 方玉英:负责开题报告、结题报告、论文撰写工作,课题组织研究,分析撰写论文、实验报告、研究报告,主管课题组工作。 张灿邦:负责郭成志创意法教育体系相关理论研究。 方玉英、张灿邦共同负责相关理论知识搜集,并寻找适合两校校情的有效的教育形式。 当然我们还会邀请学校对于课题研究感兴趣的同仁进行合作交流。 全体课题组成员共同参与课题研究。
六、进度安排: 为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题实验,我将实验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4.5): 1.首先成立“光谱法工作室”。学习创意法理念,调研学生落后的原因,申请课题立项,确定课题研究小组成员。 2.本阶段成立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网上资源搜索法。 资料收集,对课题进行进一步论证,进一步界定概念,确定研究对象,成立独立课题组,制定相关计划,确定课题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第二阶段:调查研究阶段(2014.6): 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研究法 调查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需求,学生对教师和课堂教学的期望。针对搜集的资料和调查到的信息,研究策略,设计研究方案,展开研究,利用创意法理念转化后进生,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对比分析,找到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做法,并完成相关研究论文及教育案例,并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要求所有成员写出阶段性总结存档。 第三阶段 分析研究阶段(2014.7): 本阶段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网上资源搜索法。 组织课题组成员进一步学习理论知识,并根据调查了解和理论分析,细致地进行课堂教学导入、语言艺术、教学设计等方面的方法研究,研讨课题实施的方案,制定实验细则,明确实验成员分工,并撰写开题报告。 第四阶段 实验研究阶段(2014.9——2015.10): 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实验法。 1.根据第三阶段的方案,确定各学科骨干教师和所教实验班级,在实验班里进行实验、研究。 2. 探讨操作要领、典例、范式研究。 3. 建立课题资料档案,随时收集分析实验资料。 4. 请骨干教师指导、评价,实验老师认真总结、改进。 第五阶段 课题总结阶段(2015.11-12)
本阶段主要运用经验总结法, (1)对实验过程进行全面系统总结,分析各种数据。 (2)汇集资料,撰写实验报告。 (3)邀请教育行政部分及有关专家对实验结论进行科学鉴定
对课题举措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成果进行及时总结,形成论文,完成研究报告,申请结题,并在本地区推广光谱法理念。
七、参考文献: 1.郭成志 《创意法基本原理》 2007 2.教育部《化学课程标准》 2004 3. 王维《图像法的使用》2007 4. 袁文愧《记忆魔法师》 2011 5. 托尼博赞《思路为导图》2008 三、完成项目研究的条件和保证
四、预期研究成果
五、经费预算
六、推荐单位审核意见
七、秘书处资格审查
八、专家组评审意见
九、研究会审批意见
|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