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邓襄镇中心学校张兴华《创意法教育在农村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独立课题开题报告
《创意法教育在农村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在农村的许多学校,由于教学观念落后、教学资源匮乏等原因,很多英语课堂照本宣科、内容枯燥、形式单一。这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农村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不管是自身英语基础还是家庭英语教育氛围都远远比不上城市的学生。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缩小我们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差距是我们需要探索的内容。而创意法教育为这种困境的改变提供了可能。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可以呼吁转变传统落后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农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深层挖掘学生个性潜能,使他们得到发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通过探索创新型教学方法,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与学习效率,提升他们的英语综合能力。
二、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1.理论依据:创意法教育理论
创意教育法是由课题主持人郭成志老师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提出来的一种教育思想。通过对郭成志老师研究成果的学习,我们对创意教育法有了深刻的理解。
创意教育法认为“最差即最优”,学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优差之分,他们只是在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别,而他们的发展潜能是一样的。“优生”善于左脑思维,“差生”善于右脑思维。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转换,最终使学生实现左右脑和谐发展。
创意教育法是一种先进的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理念,它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内容,对我们农村英语教育教学的改革有重大意义。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搜集、整合文献和网络资料,学习先进理论知识、汲取先进经验,争取在现有的研究水平基础上有所突破和提高。
(2)调查研究法
调查了解当前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模式,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3)比较研究法
在农村英语课堂运用创意法教学模式,通过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情况变化的比较,验证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4)实践研究法
对提出的策略与方法进行实践检验,发现其有效性,以及存在的不足,加以纠正,使之更加合理化,更具有操作性。
(5)调查问卷法
在课题实施阶段,采用问卷、测试等方法适时向学生了解课题实施效果,并根据结果及时调整研究的方法。
(6)经验总结法
课题实施过程中,根据研究的重点,定期总结研究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①从老师方面来说: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很多老师照本宣科,内容枯燥,激发不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②从学校方面来说:教学环境不完善,教学条件相对较差,教学设备相对落后;没有认真贯彻国家对于素质教育的要求,没有按照新课程标准进行课程改革;③从家庭教育方面来说:家长外出务工或自身知识文化水平不高,常年不与孩子进行学习上的交流沟通,无法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④从学生方面来说:没有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学习英语动机不强,基础薄弱。
造成这些问题的成因有:①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部分老师没有受过专业的英语教学培训,甚至有些英语老师都不是英语专业的,自身教学素养不高;②受应试教育影响,农村学校盲目追求升学率,推行填鸭式教学,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③家长不重视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英语学习,没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学生在家的学习缺乏监管;④小学英语基础薄弱,影响中学英语承接,而且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理想,缺乏学习动机。
2.创意法教育在农村中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语言是一种工具,我们学习英语是为了用它与人交流。然而,我们农村英语课堂往往忽视英语的实际运用功能,过分关注分数,导致学生学的都是哑巴英语,能考高分却不会表达。所以,我们研究创意法教学,把它融入英语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全面改革英语听、说、读、写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全面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3.创意法教育的推广
通过对创意法教育的研究,对农村英语课堂进行改革,并在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改善。通过对教学效果的评估,最终形成一套可行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在农村学校中进行宣传与推广。
四、预期的目标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推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变革,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英语的信心,提升农村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为学校英语课程改革提供合理化建议。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改善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或现象提供方法,使英语教学过程所采取的方法更富有创意性,更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以取得农村英语教学实践突破的最佳效果。
五、课题研究任务分工
主持人:张兴华 负责课题的立项、开题、中期研究、结题等各项事务的协调和总结;
课题成员:
丁爱丽 资料收集整理读书笔记、会议记录、活动笔录、图片;
廖爱枝 计活动方案、调查问卷的发放、回收、分析,写出调查报告;
李博 整理分析案例、座谈记录、活动记录、视频、图片;
董莉莉 整理分析数据、写出总结、结题报告、论文 、PPT。
六、进度安排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分为四个研究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8年10月---2019年2月)
搜集相关理论,了解有关本课题的研究现状与成果,确定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向。
(二)研究阶段:(2019年3月---2019年12月)
1、通过开展问卷调查、教师之间互相听评课、学生座谈等方法,了解农村学生英语课堂现状;
2、组织多种形式的讨论会、座谈会、交流会,探讨农村英语课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对策;
(三)实施阶段:(2020年1月---2020年7月)
1、教师结合教材,创设教学情境,将创意教育法融入到课堂中,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并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3、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日常英语交流,设置英语角,举办英语短剧表演,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下对话,实施奖励措施,提高学生练习口语的积极性;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
(四)总结深化阶段:(2020年8月---2020年10月)
1、及时总结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进措施,并深入开展研究。
2、及时总结成功经验,以专题讲座、研讨会、学习简报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教师学习借鉴。
3、对研究进行总结,结合学校实际,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英语学习的教学模式。
七、课题组织
主持人:张兴华,中小学英语高级教师,英语专业,本科,47岁
研究成员:
丁爱丽:中小学英语一级教师,英语专业,本科,42岁
廖爱枝:中小学英语一级教师,英语专业,本科,46岁
李 博:中小学英语二级教师,英语专业,本科,27岁
董莉莉:中小学英语二级教师,英语专业,本科,27岁
八、参考文献
1.郭成志. 最差即最优—创意法教育文集[C],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2.
2.郭成志. 创意法教育简论[J],成才之路,2013(25):94-94.
3.薛丽. 谈创意法教育中的“因材施教”思想[D],新课程(中学),2011(12).
4.方萍.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意法教育[D],教育,2015(40):129-129.
5.隆玉莲. 浅谈创意法教育与英语课堂教学[D],现代教育教学杂志,2011:44-45.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