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明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特殊教案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常德市鼎城区灌溪镇中学《校园文学活动与作文教学研究》课题组 周正中
目录
第二单元:
1、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许基仁等)
2、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等)
3、生命之舟(梁家新等)
4、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谭士珍)
写作:写一则本地或本校消息
我的学习目标:
1、了解消息的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2、关注现实生活,学会用消息的形式去反映生活。
我的学习过程:
一、生活导入
在家看电视、上网、读报,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新闻,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新闻,新闻告诉我们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新闻的导向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凡是新近发生的对人们生活具有广泛影响或能引起公众关注的事情,或者是对过去事件,事实的新发现,新披露,都是新闻报道的对象,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是新闻传播的主要媒体。新闻又称消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作消息。
教师写出作文题目:
就本地或本校就近发生的同学们关心的,有价值的事情写一则消息。
二、基本功训练
1、知识点学习
师:你知道消息的特点吗?
生: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师:消息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生:用事实说话。
师:对,用事实说话,就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新闻报道正是以真实性和客观性赢得了大众的青睐,新闻媒体也因而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舆论导向和监督的作用。现在,我们以《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这篇课文,尝试概括消息的特征。
生甲:文中电头“新华社莫斯科7月13日电”体现了消息的时效性。
生乙:文中2、4、5段引用数据和8、9、10段直接引用何振梁,刘淇等人说话,说明消息是用事实说话。
生丙:这则消息不足千字,报道了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盛事,它体现了消息的语言简明。
师:我们了解了消息的特点,那么消息的一般结构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生: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师:很正确,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消息通常不可缺少的部分。
2、知识点演练
找出下列“消息”的优点和不足(投影显示)
207班勇夺八年级篮球赛冠军
207班宋杰 10月20日 报道: 10月15日 下午4:30,我们怀着必胜的心情来到中学篮球场,我们八年级207班和209班在这里进行八年级篮球总决赛。天空蓝蓝,阳光和煦,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天气。上半场,刚开始几分钟,双方都没有进球,随后,我们班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频频进球,终于以17:8遥领先。下半场,209班进行反击,但最终我们207班以26:14的成绩,勇夺年级冠军。
生甲:这则消息报道情况属实,并较为具体,及时,结构合理,但语言欠简洁。
生乙:不及时,15日发生的事情,20日才报道。
生丙:我也觉得语言不够简洁,什么“天空蓝蓝,阳光和煦”,什么“刚开始几钟,双方都没有进球,随后,我们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频频进球,觉得这些话,没有必要写进去。
生丁:第一句话导语应概括消息的中心事件,写出事情的结果,但这则消息到结尾才写出来。
三、交流总结
以“写一则本地或本校消息”为例,怎样才能写好一则消息。
师:一则消息看似简短,写起来好像很容易,实际上写出来后你会发现存在许多问题(如《176班勇夺八年级篮球赛冠军》这则消息)。你在写作消息时存在哪些困惑?
生甲:老师好,你能给我们谈谈消息与一般记叙文的区别吗?
师:消息和一般的记叙文都有相同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记叙文对所记叙的人和事要做深入刻画和描写,对细节描写不可少,而消息侧重于事实的客观介绍,不需要铺开来写,禁绝抒情议论,语言上要求简洁明了。
生乙:消息的结构五部分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是不是每则消息的结构都必须具备这五部分?
师:不是。标题、导语、主体则是一则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里面,没有具备这五部分?
生丙:这些我们明白了,那么消息的写法是不是固定的呢?
师:显然不是,消息的写法多种多样,通常采用“倒金字塔式”即写消息要先把最主要的内容告诉大家。也有采用金字塔式、悬念式、并列式的写法,依据具体的情况而定。
……
生丁:怎样才能写好一则消息呢?
师:要写好一则消息,通常按照以下四步进行(投影显示)
(一)精心拟好标题
标题要能准确地反映消息的主要意思,给人启示,标题要求简洁、概括、凝练、以精练的文字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使人一目了解。
(二)反复推敲导语
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三)写好主体
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它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
(四)写好背景材料
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通常安排在正文之中,有时也可以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常用的背景材料种类有对比性背景材料,解释性背景材料。一般来说,并不是每篇新闻消息都用上背景材料,凡是与主题无关的背景,在消息就不必运用。
四、学以致用
1、参加班上或学校最近开展的某项活动,写一则消息;
2、采访附近社区,厂矿或乡村组织的活动,写一则![]()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备课详细办法
- 下一篇:申报课题:创意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