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郭成志创意法科研课题网>> 各组 子课题申报>>正文内容

运用创意法推动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研究课题申报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理念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的发展,包括信息技术教师在内的许多学科教师喜欢用“标准答案”约束学生,严重制约了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加上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未纳入每学期期中期末考试范畴,在众多的学科当中地位偏低,因而在学生心目中不能引起足够重视。每周一节课的课时量就连基本的教学大纲内容都难以完成,更别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当务之急必须推行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只有通过更新教育理念,在改善教学策略上下功夫做文章。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真正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的学习品质,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积极的创造能力,实现高效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为突破口,在创意法教育研究理论指导下,利用信息技术独特的学科优势,将。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推向深入。  

二、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一)理论依据:创意法即“创意之法”,是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之法。创意法教育研究理论它是一种以“最差即最优”这一独特命题为主要思维特征的创意方法。是教研者应用创造学的感性总结。它的基本运动特征就如“跷跷板” , “任何事物的从一头看‘最差’,从另一头看肯定‘最优’”。即面对任何事物都可以换一个角度看到它的另一面或反方面,从而产生创意。个人的创意潜能实际上是相等的。现代医学证明: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主逻辑思维,右脑主形象思维。一味地发展左脑逻辑思维,就会使右脑的形象思维的发展受到抑制。反之亦然。每个人的两种思维质量之和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之间的不同仅仅在于这种潜能有的被“激活”,而有的未被“激活”。而且,未被“激活”的人相当普遍,人们几乎从小就缺乏创意思维。  

 “创意法教育”即教育者运用自己的‘创意法’思维,对受教育者的‘创意法’思维进行展示、修复和激活,从而使受教育者得到和谐发展的创意教育体系。创意法教育的独特理念是:最差即最优。最差的学生换一个角度来看,就是最优的学生;最优的学生,换一个角度来看,就是最差的学生。实际上学生无优差之分,平等才有发展。  

(二)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设置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班实施创意法教育。每学期对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学生的发展进行分析、比较,以期找出问题或验证假设。  

2、调查法。课题研究旨在服务于教育教学与学生的发展,把研究工作与实际的教育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在研究中总结,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3、经验总结法。运用经验总结法对国内外发达国家、国内有关创意法教育研究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  

4、文献法。通过对《郭成志创意法教育丛书2011版》的学习和分析,了解关于创意法教育的最新进展和实际状况,对创意法教学的理论、策略进行研究,掌握创意法教学的先进理论和方法,为促进信息技术课程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运用创意法改革信息技术课教学策略的研究

2、运用创意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研究

3、运用创意法改革信息技术学习模式的研究

4、运用创意法改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

四、预期的目标  

1、真正实现教育的本质的功能,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价值,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求异、新颖、价值、灵活、综合等特性,为学生的持续性发展,提高对社会的适应性奠定基础。  

2、提供一批在创意法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新模式,推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在优化教学过程、实现高效教学,推进素质教育方面有新的突破。  

3、开发建立一个具有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集课程资源、教与学多元互动的开放型基础教育资源积件库。  

4、通过科研课题,使课题研究者在教学理念与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培养一批有较强研究意识和科研能力的教师骨干,使创意法教育理念渗透到更多的学科领域。  

五、课题研究任务分工   

赖荣婷老师负责子课题的研究、实验与总结。  

六、进度安排   

课题研究的起止时间:2011.9——2012.5  

 第一阶段(2011.9——2011.10)制定方案阶段。  

1)制定方案,申报立项  

2)学习理论,思想发动  

3)撰写研究方案  

4)健全组织,建立制度  

 第二阶段(2011.10——2012.3)组织实施阶段。  

1)前期调查,了解教师特长,学生的美术素养。  

2)定期开展研究活动,上研究课、实验课,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形成信息技术课程运用创意法教育的最佳整合方法与途径研究。  

3)中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本课题研究的评价。  

4)构建我校信息技术教学环境及平台,写出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第三阶段(2012.3——2012.5)总结阶段。  

1)聘请专家对“运用创意法推动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研究予以论证。  

2)整理材料,撰写课题研究最终报告,编撰个案集。  

3)聘请专家对本课题进行成果鉴定。  

七、课题组织  

本课题在中国创意法教育研究总课题组领导下开展各项研究活动。  

八、参考文献  

1.《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优化策略》 陆慧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20  

2.《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李林丽 成才之路,200929  

3.《网络环境下的课例研究》 谢忠新 上海大学  

4.《网络时代教师角色的转换》 宋广文 苗洪霞 教育研究,20018  

5.《合作教学的基本类型与理念析要》 王坦 山东教育科研,199912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