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郭成志创意法科研课题网>> 各组 子课题申报>>正文内容

创意法教育学案:七年级语文第四课《金色花》

人教版七年上册语文  

   

目录  

第一单元   

第四课     

                      第一单元  

                      第四课    金色花  

                      第一课时  

我的学习目标:  

1、         积累本课的生字词。  

2、         了解作家作者  

3、         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4、         变成金色花以后与母亲的三次嬉戏。  

我的学习过程  

一、生活引入:  

1、每课一诵:  

播放阎维文的《母亲》这首歌。  

提问:大家知道这首歌表现的主题是什么吗?(深深的母爱)  

小结:对,母爱。母亲是离我们最近的人。母爱像一棵大树,它庇护着我们成长;母爱像一盏明灯,它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母爱像一股清泉,它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也是最美好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让我们再进行一次爱的洗礼!  

二、基本功训练:  

1、知识点学习:  

1)知识点1:检查学生对本课字词的预习情况。  

①听写: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听写本上听写。  

摇摆       匿笑        祷告       膝盖        沐浴

花瓣       林阴        嗅到      罗摩衍那     泰戈尔   

② 解释下列词语:  

匿笑:  

祷告:  

 简易分析:此题实际上属于(  词语问题 )问题  

2)知识点2了解作家作品  

提问:对于本文的作者,你了解多少呢?把下列划线部分补充完整。指名回答,教师学生补充。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代表作有《新月集》和《飞鸟集》等。  

简易分析:此题实际上属于( 文学常识 )问题  

   

3)知识点3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感情基调:  

①听优美的配乐范读,让他们轻松进入学习阶段,培养朗读感悟能力  

②自由读课文,总结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一个机灵可爱的小小儿童——“,突发奇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一天里与妈妈三次嬉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情,表现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简易分析:此题实际上属于(对文章的整体感知 )问题  

   

2、知识点演练:  

变式演练1  

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祷告(dăo)膝盖()匿笑()泰戈尔(
  B.沐浴()花瓣(bàn)庭院(tíng)载着(zài
  C.落枕(luò)妄弃(wàng)倘若(tăng)倾诉(qīn
  D.繁衍(yăn)嗅到(xìu)成了(le)落下(
简易分析:此题实际上属于( 词语问题 )问题  

 .选出下列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倘若(假如)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B.无端(的确,果然)观摩(研究切磋)
  C.匿笑(偷偷地)妄想(荒诞,不合理)
  D.至爱(最)沐浴(淋雨)
 简易分析:此题实际上属于( 词语问题)问题  

 .选出下列诗句朗读节秦划分错误的一项            
  A.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B.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D.我/暗地/在那里/匿笑。  

简易分析:此题实际上属于( 语感问题 )问题  

变式演练2  

4.填空:  (1)《金色花》的作者是______诗人_____。比较有名的诗集有《_________》、《________》他所作歌曲《_____》,1950年被定为___________国歌。他曾获1913年的___________奖。
简易分析:此题实际上属于( 文学常识)问题  

   

三、题型训练:  

1)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句中横线上。  

①我暗暗地在那里        匿笑  微笑),却一声儿不响。 
②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      嗅到  闻到)这花香。
2)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祷           嘻            棚            

   (     )     嬉           绷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金色花》是英国诗人泰戈尔早期作品。              

②《金色花》是泰戈尔散文集《新月集》的代表作 (       

泰戈尔的歌曲《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印度国歌 (       

④爱、欢乐、光明是泰戈尔歌唱的永恒主题。            

4)指出下列句子对人物进行了什么描写  

①当你沐浴后 湿发披在肩上。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了(        

四、学以致用:  

1、 我要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你认为母爱是什么呢?请用“母爱就是……”的句式来表达。                  

2、每课一测:  

作者变成金色花以后与母亲的有哪三次嬉戏?  

   

   

   

   :答案和解析  

二、基本功训练:  

1、知识点学习:  

1)①听写:  

摇摆     匿笑       祷告          膝盖       沐浴    花瓣     林阴       嗅到         罗摩衍那   泰戈尔       

② 匿笑:偷偷的笑。匿:隐藏,不让人知道。  

祷告:宗教信仰的一种仪式,向神祈求保佑。  

2)知识点2  

印度    诺贝尔文学奖   诗圣   《新月集》   《飞鸟集》。  

3)知识点3  

一个机灵可爱的小小儿童——“,突发奇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一天里与妈妈三次嬉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情,表现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2、知识点演练  

1A    2B       3C
4
.(1)印度        泰戈尔     <<飞鸟集 >>     <<新月集>>  << 人民的意志>>   印度      诺贝尔文学  

三、题型训练  

1)①匿笑    ②嗅到  

①如果你选微笑,说明你已经懂得了孩子对母亲的爱,只是没有清楚孩子是偷偷的为妈妈做事,不想让妈妈知道  

因为文中作者要表达的是偷偷的为妈妈做事,回报母亲,不想让妈妈知道.所以正确答案是匿笑)  

  ②如果你选闻到,说明是你已经掌握了它们都是用鼻子闻.只是在诗歌中应该用嗅到。所以正确答案是嗅到。  

     

2)祷 dao(祷告 ) 嘻 xi (嘻嘻哈哈)棚peng (牛棚 )  

chou (踌躇 )   xi (嬉笑)  beng ( 绷紧)  

3)①错  印度    ②对   《人民的意志》 ④对  

4)①外貌    ②对话。     

四、学以致用:  

1、 学生自由回答:  

2妈妈祷告时嗅到花香,营造温馨;②妈妈读书时投来影子,消除疲倦。③妈妈拿灯去牛棚时,跳到妈妈面前,恢复原形.这些都是为了回报妈妈的关爱,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第二课时    

我的学习目标:  

1.培养诵读和比较阅读能力,由浅入深逐步理解人物内心情感,理解情感的多种表达方式,提高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3.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学会感恩。  

   

我的学习过程:  

一、生活引入:  

1、每课一诵:  

 背诵赞扬母爱的诗歌。  

2、《金色花》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  

过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泰戈尔的《金色花》。  

   

二、基本功训练:  

1、知识点学习:  

1)知识点:  

练习诵读,领悟诗情,读出人物形象。   

①我从课文读到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②我从课文读到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妈妈。  

简易分析:此题实际上属于( 人物形象分析 )问题  

2)知识点2:再读课文,回答问题。  

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吗?为了跟妈妈捉迷藏吗?还是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  

简易分析:此题实际上属于( 阅读能力理解 )问题  

3)知识点3:品读课文,总结写作特点:  

简易分析:此题实际上属于( 写法总结)问题  

   

2、知识点演练:  

1)变式演练1(未知条件的更换训练)  

文中的孩子,是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的?  

、散文诗中作者是怎样借金色花来表现母子情深的?  

2)变式演练2:(未知条件的增多训练)  

..小孩子领受着母爱,那么他想着怎样回报母亲?  

、作者为什么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简易分析:此题实际上属于( 阅读能力理解 )问题  

   

三、题型训练:  

1、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变成金色花后,为妈妈做了哪些事?为什么要做这些事?

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愿让妈妈知道?  

2这首诗用童稚的想象,细腻地刻画了孩子什么样的心理,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简易分析:此题实际上属于( 阅读能力理解 )问题  

   

四、学以致用:  

1、 我要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请按照下面的格式,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你对母亲的爱。  

2、每课一测:  

体会下列语句蕴涵的思想感情: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答案和解析  

一、生活引入:  

一个机灵可爱的小小儿童——“,突发奇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一天里与妈妈三次嬉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情,表现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二、基本功训练:  

1、知识点学习:  

1)知识点1  

活泼可爱、热爱母亲     慈爱善良、喜爱孩子  

2)知识点2  

 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是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为妈妈做点事,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3)知识点3  

写作特点:构思新奇巧妙,充满童趣;想像丰富;文风活泼调皮;语言清新。  

2、知识点演练:  

1)变式演练1  

孩子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来表达对母亲的爱  

、诗人借金色花构成三次嬉戏画面来表现母子情深的  

2)变式演练2  

他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让妈妈嗅到花香.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  

作者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亲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亲的心愿。

  

三、题型训练:  

1、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①为妈妈工作时开放花瓣,营造温馨;祷告时嗅到花香,带来幸福;读书时投来影子,消除疲倦。这些都是为了回报妈妈的关爱,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②、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孩子懂得,母亲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亲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瞒着妈妈。
2孩子天真可爱而又稍带点顽皮地与妈妈嬉戏的心理,含蓄巧妙地表达了孩子须臾不离妈妈的难舍难分的深厚感情。  

四、学以致用:  

1.学生可以自由发挥。  

2.体会下列语句蕴涵的思想感情。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体现了妈妈的焦急,母亲不见了孩子自然着急,一旦见到孩子感到又惊又喜,就会嗔怪孩子,写出了母子情深。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体现了孩子的顽皮,表现了孩子想默默的给予母亲关怀的心愿,正如母亲默默的保护孩子。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