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创意法教育中渗透思想教育的研究》开题报告书
《英语创意法教育中渗透思想教育的研究》
开题报告
河北省霸州市城区办北杨庄中心校 刘彦培
摘 要: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种类繁多,每种方法的作用、特点、使用范围和选用原则各不相同,教学内容、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情况也有所差异。因此,我选用创意法教育灵活巧妙、扬长避短地教法,此教法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小学 英语 创意法 有效
一、问题的提出
(一)创意法的研究引导我开发本课题
有效教学研究是国内外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随着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如何渗透新课标理念,优化教学结构,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一线教师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意法教育促使我开发本课题
《郭成志创意法教育原理》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创意法教育全面的把新课程标准所包括,它创新的“最差即最优”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三)我校严峻的教学情势迫使我开发本课题
根据我校英语教研组的讨论总结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学生的英语学习从三年级开始有浓厚兴趣到六年级变得厌烦甚至恐惧,英语学习效果越来越低,具体表现为英语应用能力差、考试成绩不理想。造成这种现状的因素我总结了四方面:1、英语教材方面,三至五年级刚开始使用人教版,特别是五年级教师还需一定的时间深入了解新教材的设计理念和知识结构,才能进行更为有效的教学设计、实践和创新。2、学生思想素质相比兄弟学校较差,品行教育任重道远。来我校就读的大部分学生家长是做生意的个体户和工厂工人,家庭教育观念落后,难以和学校形成合力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英语这门学科家长更是不明所以,无所适从。3、教师专业水平有限,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氛围缺乏活力。我校英语教师队伍从2人发展至今的6人,虽然人员增加但是其中英语专业毕业的只有2人,英语知识水平大大限制了英语教学的效果。4、英语周课时数的限制和班容量的急剧增加,学生听英语、说英语、练英语的机会很少,缺少一个好的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学得比忘得快,形成了基础越差困难越大的恶性循环。
二、课题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1、理论依据
创意法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创意法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
创意法教学就是教师在课堂某一环节针对某一学习内容使学生轻松、快捷地获得具体进步或发展的教学方法。
(一)研究“英语创意法教育中渗透思想教育的研究”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
(二)研究“英语创意法教育中渗透思想教育的研究”有利于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三)研究“英语创意法教育中渗透思想教育的研究”有利于促进英语教师角色转换、教学方式转变和专业素质发展,构建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有效课堂。
2、研究方法
(一)比较观察法:观察比较学生平时在课内外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对不同教学方法的反映和取得的教学效果,加以记录和分析,并得出结论。
(二)实验研究法:确定实验班级,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策略的全面实验,并进行验证和总结。
(三)个案分析法: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个体作为长期观察对象,在不同阶段有计划运用不同教学手段,观察并分析其发展动态,进行科学比对,最终得出结论。
(四)文献法:在课题研究中积极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掌握本课题发展动态,并积极吸取同行的研究成果,不断充实自己的研究。
(五)行动研究法:在教学实践中,如实、准确地记录课堂教学过程,并进行分析、研究、再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分析影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并尝试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小学英语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研究小学英语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法,摒弃枯燥乏味的机械式背诵记忆和繁重的抄写负担,让学生学得愉快,记得轻松而且牢固。
(三)研究小学英语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消除学生望而生畏的心理,掌握阅读的技巧。
(四)研究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方法的评价体系。
四、预期的目标
(一)通过本课题研究,提供一些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与小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内容相匹配的各种具体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通过本课题研究,形成较为完善、科学合理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方法,经实验验证,确能提高实验校的课堂教学效益,通过推广应用,能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通过本课题研究,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逐步缩小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通过本课题研究,重构教师角色,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为持续提高教育质量作重要师资保障。
五、课题研究任务分工
刘彦培 小学一级教师 课题主持人
负责课题的申报、开题、计划与实施。
六、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论证(2011.11-2012.6)
主要工作为学习理论,研制课题研究方案,实施计划,确定实验班级,申报立项。进行课堂教学有效性理论的学习,启动课题研究、制定计划,开展课题研究第一次研讨课。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2012.6-2012.12)
按研究方案进行实验,开展实验课,进行教学实践,边实践边总结,收集相关研究的教学案例和材料。具体工作如下:
(一)认真学习创意法教育。
创意法教育作为我们课题实验的理论基础。结合我校师生情况,以及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以小学英语情趣教学为研究对象,尝试与运用这种教学方法,研究分析情趣教学对教学效果的作用;根据“最差即最优”对差生能力素质的培养;以及教学方法、模式的实践规律。
(二)探索实践小学英语创意法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实施课题的主渠道。我们从学校的“每师一课”教研活动入手,以校本教研活动作为课题研究交流的主要形式,深入剖析课堂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总结并提出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方案。我们把挖掘教材与生活的联系,创设情景化教学内容作为课题实施的切入点。
教学是艺术,艺术的生命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只要我们能潜心研究教材,多思考,多探索,多实践,无论教什么内容,都可以找到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结合点,并由此切入,与学生在谈谈、说说中不知不觉地进入教学主题,为创设一个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做好铺垫。
(三)、通过对小学英语创意法教学的研究,促进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稳步提高。
课题实验研究过程中,组织实验教师定期培训,自学,与专家交流互动、参加校内外课题研讨活动,不断推出研讨课,撰写论文,科研报告,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英语实践活动,教育教研能力的迅速提升是不难达到的。
第三阶段——总结成果与成果推广(2012.12-2013.6)
整理有关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归纳总结研究成果,使经验得到推广。
第四阶段——总结深化(2013.6)
八、参考文献
郭成志创意法教育原理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 中国和平出版社 2000年
发扬优点,弥补不足,优化教学模式,定制下阶段课题实施方案。
七、课题组织
本课题在中国创意法教育研究总课题组领导下开展各项研究活动。
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年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