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法教育视角下的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研究-学案
人教版语文科一年级册
目录
第八章
第三十四课 小蝌蚪找妈妈
第八章
第一节 小蝌蚪找妈妈
第一课时
我的学习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了解“迎上去”“追上去”的含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学习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3、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从小就要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我的学习过程:
一、 出示小蝌蚪图片:师: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蝌蚪,当我们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们多羡慕呀!可我们不知道我们的妈妈是谁?它在哪?请你们帮我们找找妈妈吧!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5分)
我们愿意帮小蝌蚪找到妈妈。
(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从而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这个内容,有什么用?这样大家才有真正的学习目的。如有必要,横线上让学生作答。)
二、基本功训练
1.知识点学习
(1)知识点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的读写生字词。
读出下列词语并填一填:
hēihuīsè yíngshàngqù ā yí zhuīshàngqù tóu dǐng pīzhe gǔzhe
黑 灰 色 迎 上 去 阿姨 追 上 去 头 顶 披 着 鼓着
简易分析:此题实际上属于(词句语文法 )问题
(2)知识点2:了解“迎上去”“追上去”的含义。
迎上去:面对着,冲着的意思。迎上去,面对着过去,和他的方向相反。
追上去:从背后赶上去,和他的方向相同。
(出题)(10分)
朗读: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
简易分析:此问题实际上属于(词句语文法)问题
(3)知识点3:能通过学习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出题: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小蝌蚪先长出了两条后腿,又长出了两条前腿,最后尾巴变没了,变成了一直小青蛙。
简易分析:此问题实际上属于(词句语文法 )问题
(4)知识点4: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从小就要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10分)
出题:如果你跟小蝌蚪一样,妈妈不在身边,你会怎么办?
我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照顾好自己,然后再去找妈妈。
(老师就“我的学习目标”,分解出一到四个更小的知识点,以此提出一到四个问题,学生在横线上进行解答。因为要编写成程序,简单明了为好,切勿太复杂,尽量少点步骤。)
2.知识点演练
变式演练1:填一填: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________,过了几天,长出两条________,又过了几天,________变短了,成了________。(未知条件的更换训练)
(10分)
(2)变式演练2:青蛙四条腿,________嘴巴,________一对大眼睛,披着 ________,露着________。(未知条件的增多训练)(10分)
三、题型训练
(此部分是在各种题型中对知识点进行‘变式训练’和‘多步训练’。)
1.选择题( )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 )
A、前腿 B、后腿
(老师的解析请备课老师写在答案后的括号里。编写程序时候应该写在相应的位置。)(5分)
2.(5分)填空题
méiyǒu biànhuà shénme yìtiáo zàinǎ
( ) ( )( )( )( )
3、(5分)读读说说。
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
小蝌蚪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已经 。
已经 。
四、学以致用
1.我要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5分)
如果妈妈不在家的时候你会怎样做?
2.每课一测
(1)小蝌蚪身体变化的顺序是什么? (5分)
(2)和同学合作动作表现“迎上去”,“追上去”。(5分)
(这里出个题目,主要是针对重点和难点,或者也可以是本课要记诵的内容。目的在于夯实基础)
附:答案和解析
一A
(如果你选B,说明你已经懂得,只是忘记了小蝌蚪正确的成长顺序。正确答案是A)
二、没有 变化 什么 一条 在哪
三、我们已经长大了。
小树已经长高了。
四、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会照顾好自己。不会做的事情可以去请人帮忙。
第二课时(略)
………………………………….
(排版请用A4 小4号字)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王国英课题申报书
- 下一篇:创意法教育视角下的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