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创意法教育理念进行小学数学与生活的融合研究》结题报告
《运用创意法教育理念进行小学数学与生活的融合研究》结题报告
江西上高四中小学部 黄燕华
一、 问题的提出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学习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今日,数学被使用在世界不同的领域上,包括科学、工程、医学和经济学等。数学对这些领域的应用通常被称为应用数学,有时亦会激起新的数学发现,并导致全新学科的发展。
二、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创意法教育》理论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理论,《教育教学》理论
1、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素材来源于生活。
数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恩格斯
由情境引发好奇心,由好奇引发需要,因需要而进行了积极思考,这样,既培养了动手能力、预算能力、社会能力,又十分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数学,作为人类思维的表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高度重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那么,一定会使数学更贴近生活。同时也会越来越让人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会变得有活力,学生才会更有兴致地喜欢数学,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巩固数学甚至发展数学。
2、把数学带进生活,理论联系实际。
不管数学的任一分支是多么抽象,总有一天会应用在这实际世界上。——罗巴切夫斯基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生活中所包含的数学实在是太丰富了,生活是数学的归宿,也就是数学必须服务于生活。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从生活中产生,最后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解决了更多的实际问题。
3、找数学,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蕴藏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这个世界的数学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课前、课后布置学生去观察体验自己身边的数学。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这样就会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由于低年级小朋友刚接触数学,我们教师就更要注意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贴近生活,从小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研究方法:
本课题是一项具有探索性、理论性、实践性、针对性和时代性的研究,因此在研究中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
1.在研究前,采用文献法,查阅了大量先进理论、他人研究成果,并认真学习、分析和研究,吸收其精华。
2. 在研究中,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综合法(理解、阐释、反思、体验、感悟等)等方法。
3.在研究后,采用个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研究效果调查法等。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数学与生活的重要联系。
2、如何让数学与生活互相融合。
四、课题实效
通过我们课题的研究推广,学校老师的积极性提高了,抱怨也少了,教师的论文发表、获奖情况也大幅度增加,课题组核心成员发表和获奖的论文不少于10篇次,老师傅们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的积极性也提高,近年来,我校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每年不少于200人次,学校也获得了多项集体荣誉。大家一致认为,创意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使我们的学生学会了学习,对我们学校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在组织的2013质量检测中,我们课题组核心成员的教学质量均名列前茅,特别黄燕华的数学是遥遥领先,让别人对我们刮目相看。课题组核心成员已经成为了教学中的骨干力量,且产生了辐射作用,很多老师都想加入到我的课题研究中。我将进一步把我的这种创意法教育模式在学校中大力的宣传,让创意法教学模式誉满全校,必将誉满全球。
五、课题总结
通过课题的开展和研究,师生都能认识到创意法教育是一种学生把自己置于主人地位上的学习,学习也就变成自己的事,自觉自愿的事。教师在整个学习中起至关重要的角色,从传统的教学转变角色,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把教学从被动转为主动,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教师从本质要转变思想,引导学生自觉地、主动的学习,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回顾课题工作的开展,我们认为师生观念都得到了改变,能正确认识到创意法教育在我们农村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并能在生活中实际运用!但是我们课题工作的开展还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以后在这方面要多加强。我们的课堂上虽能突出创意学习,但教学方式有时不能说是真正的创意学习,我们有些教师不能放手让学生尝试,特别体现在教研课上,我们怕学生出错,从而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我们要在上课时,多注意精细化的环节,多关注细节,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学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教学中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符合,不能让我们的创意法教育脱离实际。
今后,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坚持做到主体是学生,使学生创意法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能力得到提升,真正做到一点就通!
我们坚信,有了课题组老师的认真钻研,我们的课题一定会真正做到为教学服务,我们一定会走进真正的高效课堂!
六、课题组织
主持人:黄燕华
实施人:黄燕华
七、参考文献
1、“创意法教育文集”
2、“中国教育文摘”
3、“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4、“教育学
2013年10月5日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