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法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开题报告
《创意法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开题报告
辽宁省抚顺市清原高中 于宝民
一、问题的提出 。
随着中国社会的一步步深入改革,新课程改革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当代学生是前所未有的接受新知识新信息变化最快的一代,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应该用什么样的教育理念,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教育学生的方法,是新形势下班主任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由于受学生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学生的个体差异、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不可避免的存在区别,如果教师不能及时调整工作思路,自己根据学生的差异,因地制宜的进行教育,将有许多学生被置于“遗忘的角落”。只有让每个学生在爱中成长,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但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为了考试,为了升学率,为班集体的荣誉,一些学生经常不认真,我不知道有多少孩子被扼杀。恶劣事件出现了,教师强调我工作很努力,虽然有时比较严格,我这都是为了孩子。但在某些事件中,显然是作为教育者,学校领导和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样的事件是在显示“教育不平等”,对于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教师缺乏技巧和艺术教育。郭成志提出的”创意法教育”却可以扭转一令人痛心的现状。他说”一般教育下,人人都逃脱不了最终的失败,而创意法教育下,人人都阻挡不了自己最后的成功”。创意法教育可以做到学生与学生的和谐、学生与老师的和谐、班级和谐、学校和谐、社会和谐,能让教育工作者在”平等教育”的理念下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能使每个学生的创意能力得到培养。我们研究的课题是“创意法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用爱心,智慧,理性,实践为标准,并总结在创意法的班主任教育工作经验的研究,教学和科研推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在同时,教育工作者和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创造性思维”显示,修复和激活,使受过教育的和谐发展。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教育目标。创新,是个人的出色表现。教育者必须使自己的管理符合教育工作,并给予了充分肯定,才能在竞争中取胜,是不能没有创造性的工作。教育现状,从教育的角度来看,不可否认的,我们的教师缺乏创新人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缺乏创新思维,创新教育理念的缺失。特别是沟通更多的教师在与学生的接触,在他们的头脑武装教育思想是具有创造性的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是为了社会和谐发展,是为了民族复兴。
二、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理论依据:创意法教育基本原理是”最差即最优”,这一独特教育理念离不开一个”差”字,只有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差”,用实际行动善待”差”,创意才能成功。它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跷跷板式的眼光,,”从一头看低,从另一头看就高”。”任何事物的从一头看’最差’,从另一头看肯定’最优’”。即面对任何事物都可以换一个角度看到它的另一面或反方面,从而产生创意。”创意”的目的是为了”有用”,创意是世界性的话题,是永恒的话题,是个人参与社会竞争的有力武器。郭成志创意法思维在处理一个具体问题时有三个步骤:1、最差即最差,最优即最优。用顺向思维考虑,事物有”优差”之分。2、最差即最优,最优即最差。用逆向思维考虑,我们在碰到一种”最差”的事物时,要认识到它同时也是”最优”的。我们在碰到一种”最优”的事物时,要认识到它同时也是”最差”的。3、优差平等,平等才有发展。综合两种思维考虑,当我们同时面对”最差”和”最优”的事物时,要认识到它们是平等的,总之,创意法教育提倡的是一种全新的学生观。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认真郭成志老师的创意法教育理论。
2、行动研究法。在班主任工作中研究创意法在班级实际工作针对不同的实例进行因地制宜的处理。
3.在研究过程,访谈法是主要方法,创意法知识的宣传必不可少。适时引导学生敞开自我、交流沟通、克服心理障碍,正确认知自己的价值和优势。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要明确区别不同性别、不同家庭条件、不同学力对象,要注意切合各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实践性、操作性,灵活性原则,采取相应的创意法措施,达到因材施教,成才。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调查问卷创意法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心态,通过创意法的学习,明确自己和优秀的学生并没有什么差别,既人人生来平等
2.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组并采取不同的方法,是同学们都能有信心,并认为自己是最棒的,从而从满信心的去学习。
3.利用创意法教育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创意法教育是一种以新思维“创意法”为主要教育内容的教育。它是一种“敢于犯‘差’而真正有用”的教育。要求“学生学得有创意”。创意法教育所指的“创意法”是什么?在这里,“创意法” 是创意法教育创立者应用创造学的感性总结,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方法。透彻地讲,“创意法”就是“敢于思考最差答案之法”。
四、预期的目标
1、通过理论学习创意法教育和总结反思,寻求符合本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支撑。
2、 改变班主任教师注重管而不重视导的方法,促进班主任教师主动与学生沟通心灵,使学生明确最差及最优的道理,从而真正的增强自信,利于自己将来的发展。
3、通过开班晨锻炼学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培养学生浓厚的主人翁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积极上进愿望和情感。
五、课题研究任务分工
1.做好课题准备工作,填好简历表
2.学习创意法教育理论,实施课题。
3.在班主任工作中用创意法理论与班级管理相结合。
4.课题总结结题。
六、进度安排
(1)开题并准备阶段(2013年4月-6月):制定研究计划,组织成员对郭成志创意法教育基本原理、专门课、基础课和家长要略等进行深入学习,领悟透彻教育精髓。共同讨论确定研究对象和内容。
(2)实施阶段(2013年7月-2014年2月):采用观察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了解研究对象的问题现状,并分析原因,用在创意法基本原理的指导下,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个案研究,总结经验。同时,撰写研究论文。
(3)总结阶段:(2014年3月-2014年4月):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申请成果鉴定。
七、课题组织:
组织学习创意教育法理论:创意法教育以“创意法”为终极管理班级核心内容,要求“学生学得有创意”,建立“最差的就是最优的答案,反之亦然”的动态知识体系。学生对“最差”的答案不再惧怕,而是从容地面对,冷静地分析该“答案”的可取之处,同样实现理解事物的目的。学生对“最优”的答案,同样能看出它的另一面,这样才不至于和真实的生活脱节。“学生的一切努力,只是在滴眼药水,只是为了使自己的眼睛早日好起来”。
八、参考文献
1、郭成志创意法教育原理
2、《治班有道》
3、《班主任工作漫谈》
4、《班主任兵法》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