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郭成志创意法科研课题网>> 各组 子课题申报>>正文内容

《创意法教育中小学低段英语教学中听说技能的研究》结题报告

  创意法教育中小学低段英语教学中听说技能的研究》结题报告  

摘要:本课题的研究基于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英语的进行交际,而提高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是基础阶段口语教学的关键所在。我曾经在报纸上读到这样一篇文章,文章说,现在很多大学生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通过了国家四级或六级英语考试,却在求职面试英语时无法用英语与外国人顺利地交流,所学英语成了聋子英语”“哑巴英语”,这难怪到中国的外国留学生称我们不是学英语而是在研究英语的。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值得深思,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本质是交际,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法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语言,语言的第一性是口语, “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是英语教学一项重要原则。  

   创新之处:学英语教学是处于培养小学生语感、兴趣及打基础的阶段,良好的听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主要在于搞好课堂教学。培养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内因。教师应一开始就抓住听、说能力的训练,使之逐步成为一种习惯。不应对语言、单词等作过高要求。培养小学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际活动,让他们听懂他们熟悉的简单社交语言,是让小学生用正确的语言语调大胆开口说话的关键。  

关键词:小学 低段教学 听说技能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应达到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目标之一是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这就要求学生能利用英语与他人进行对话。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有条件的从一年级开始,那么像我校准备在小学低段开设英语课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上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基础。关于听说读写等四方面的语言技能到底是从一年级开始要求以听说为主,不强调阅读、书写,还是听说读写同步进行,相辅相成。
 
如果采用前一观点运用于教学,以听说为主,让学生像婴儿一样先从环境中学会听说简单的句子,到二年级才学习字母书写,并且片面强调听说,只重视学生的口头表达,那么到三、四年级中段的学生可能产生两极分化,擅长书写的学生能记住单词,就能取得好成绩;而记不住单词的,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则难以取得好成绩,对他们进行辅导也会有一定的难度。
 
如果采用后一观点,一年级就开始字母书写,让基础较好的学生率先学习单词,加强单词记忆,不会出现读望天书的情况。让学生在头脑中有单词的感受,为以后笔试打好基础。但对个别没有基础的学生却带来了挑战。而且学生也容易将字母同拼音相混淆。
二、课题关键概念的解释

1.小学低段:指小学一年级---三年级学生。

2、“听”的能力:“听”作为信息的输入,又是说的基础,是读、写、唱、对话的前提。学生具有良好的听力理解能力,才能更快更多地获得准确的信息,才能通过拥有更广阔的英语学习途径。由此可见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它是首当其冲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是获得信息的主要手段,是理解和获取口头信息交际能力的体现,是英语后继学习的基础和保证。“说”的能力及口语,口语相对于书面语言而言,是有声的语言。口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训练学生语言知识转换能力,即让学生通过读和听等输入手段获取语言信息,经过思维对所获取内容和语言进行加工和重组,然后以语言形式输出,以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见解的能力。

三、要解决的问题

在小学低段怎样正确处理英语课程中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新课标中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其中关于语言技能的说法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既不能放弃读写,只片面强调听说,也不能在低段就盲目加重学生的负担,怎样听说读写四者兼顾呢?针对这种情况,我从教学中得到这样的心得,提出我的一点建议,即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层教学。
小学低段对大多数学生要求简单的英语表达,规范课堂常规,能坚持短时间学习听读,以听说为主。但对学有余力的学生不仅仅要理解句型,运用单词表达,还要认识单词理解词意并能灵活运用句型问答,自编对话,找出学习规律,自觉学习能在集体的学习中起到带头作用。教学实践中我们把学生分成ABC三层。A层指思维灵活、精力旺盛,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正确记忆字母,且大部分都利用节假日上辅导班的学生。B层学生指与老师进度一致的学生。C层学生指自控能力差,学习方法不当,或因家庭因素对英语学习有消极思想,且不够自信的学生。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采用目标分层,教学分层的教学方法,给不同基础的学生以发展空间。
1.
B层学生为主,进行任务型教学,同时培养听说能力,让学生掌握单词的发音、理解词义,并就课本上的句型进行简单的替换练习。
2.
A层学生以重难点,扩展知识,引导他们寻找认识规律,灵活运用句型自编对话,表演短剧。让他们能认识简单单词,熟练掌握字母书写,能寻找规律记忆单词。创造性地运用以住的知识,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前进行阅读、写作的训练,为中段学习音标打好基础。发挥A层学生的带头作用,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做好示范、榜样,成为“little teacher”“team leader”从而考核、评价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其他学生进步。
3.
C层学生,上课时要观察他们的反应,当他们回答不了问题时多鼓励,对素质低的C层学生应多抽时间单独进行辅导,或与A层学生组织互助小组,进行一帮一活动。让他们理解比较基础的知识,学会简单的听说,坚持听读,奖励其进步。多给这部分学生练习的机会,尤其是自信心不足,羞于开口的学生,促进他们朝B层学生靠近。
4.
BC层学生,让他们提高阅读能力只能边读边写,要求他们能够听懂、会说、会读课文,对单词有初步的印象,到二年级学习字母后,从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
5.
加强英语辅导班、提高班的教学,对不同程度的学生以不同发展、提高。利用周末或放学后时间开办英语班,可针对ABC三层学生分班。如对A层学生巩固字母书写,提前要求单词记忆,能书写简单的单词,能阅读较简单的短文;B层学生可加强句型运用、听说,并适当拓展,复习旧知进一步提高,可适当增加字母训练,能正确阅读书本上的课文; C层学生要求巩固书本知识,能正确掌握字母书写。教师要辅导旧知识使其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
这样一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要求,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把三层的学生加以不同方式的引导,使其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大的提高,让学生能长久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既培养了尖子生,也促进了后进生,同时也达到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四方面综合语言技能的目标,何乐而不为呢?

四、课题研究内容

一、小学听力、口语现状的背景及现状

二、小学英语听力、口语教学——树立良好的信心

三、小学英语听力、口语教学——培养听、说的兴趣

四、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五、培养良好的听、说的习惯

六、通过“听”的教学促进低年级学生的认读能力

五、课题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

六、课题研究过程

1、初期准备阶段,广泛搜集资料,了解小学低年级英语听力、口语表达能力的现状。选择与课题内容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4本  

①《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斯宾塞著 颜真 译 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 

②《新教育之梦》, 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

③《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沈龙明,中国出版社 

④《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美)里德利等著,沈湘秦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译著  200112

2、读书计划(具体时间、内容)  

2013.7-2013.8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2013.8-2013.10 《新教育之梦》

2013.10-2013.12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

2014.1-2014.3    《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

20137月,建立课题,上传课题开题报告。

20137月,上传《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读书笔记一篇。

201310月,上传课例分析一篇。

201311月,上传《新教育之梦》读书笔记一篇。

201311月,上传课例分析一篇。

201312月,上传《小学英语有效教学》读书笔记一篇。

20141月,上传课例分析一篇。

20142月,上传《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读书笔记一篇。

20143月,上传课例分析一篇。

20144月完成研究论文,并提出结题申请。

 七.研究成果

今年我所申报的课题是——创意法教育中小学低段英语教学中听说技能的研究,《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应达到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目标之一是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这就要求学生能利用英语与他人进行对话。而通过几年的教学,笔者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笔试成绩很好,但是实际对话时却结结巴巴。有的学生心里想得很不错,一旦口头表达就抓耳挠腮,断断续续,表达不清。还有些学生课文、单词记得很熟,一要对话时满脸涨得通红,不能说出一个单词来。这种现象在高年级中更加普遍。针对上述现象,我进行了反思和总结: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必须从低年级抓起,并在教学中采取各项措施,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一、自本学期开始,在学生有一定语言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我在所教年级三个班级开始了一项活动——“今天我当英语小老师,把课前五分钟交给孩子,自己来安排一段教学或者对话活动。学生很激动,跃跃欲试,一是因为要当小老师而激动,另外是真正将英语用起来而兴奋,积极性很高,每节课一位或者是一组老师。活动如期举行着,每天孩子们都会给我很多惊喜与收获,不仅锻炼了他们说的能力,表演的能力,也锻炼了观众听的能力,一举多得。更让我欣慰与惊喜的是,孩子的潜力真是无穷,不去发掘真是资源的浪费呀!在师生双赢中,让我们都爱上了英语!学生创作的一篇篇小作文,就是我要展示的成果。

   二、在上课时,我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将更多的自主交给学生,在语篇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提问,让学生提问来引导课文教学,学生自问自答,通过寻找问题来自读预习课文,在通过解决问题来详细了解课文。在问答式的教学中,既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有效训练了孩子的听说能力,更加大胆自由地说英语,将英语说得更加流利自然。本学期上传的几篇教学案例都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说的能力的一些课例。课题的研究也对自己的教学有了很大的帮助。在设计教学时,更多的关注的是学生的听说能力,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师生互相受益。

三、在课后,我鼓励学生在家多多听读磁带并要模仿发音,才能更好的提高语音语貌,有许多孩子只是听读录音,没有模仿,何谈语音的进步呢?为了鼓励学生更好的听读录音,我设置了最佳模仿秀,利用录音的方式,让孩子读课文帮助孩子录音,评选最佳模仿秀。这个活动大大刺激了学生的听读兴趣,有效提高了学生语音语貌。在此基础上,我还鼓励家长多多参与,让学生多在家里说,可以当小老师教父母,还可以与父母对话。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运用,学以致用才是最终目的。

 八.研究的思考

(一)取得成效

1.通过研究,激发学生对英语的热爱,有效地激发学生大胆说英语的兴趣。

2. 通过研究,使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培养学生说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一种新型的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整体语言的目标。

3. 通过研究,提高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科学设计和有效整合能力。

(二)存在问题

1.转变教学方式后,学生还不能习惯此种教学,需要做好课堂的准备,难度有些大。对师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课注意力要高度集中。

2.本课题的研究还有些肤浅,要真正激发学生说英语的兴趣还要采用多种方式,要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说的习惯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循序渐进。

九.后续研究设想

1.要想给孩子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甚至是源源不断的水源,通过研究我也看到了自身的知识储备不足,教师要不断充电,提高理论水平与个人能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

2.为了更好的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学校可以聘请外教,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平台,将课文中的死知识真正活用。

3.争取更多的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必须有一定的词汇积累才能说的更精彩,让英语阅读如同语文阅读一样普及与自如。  

十、课题总结  

要切实提高小学生的听说能力,使小学生在听说方面有长足的进展,有滴水穿石之效,我们首先要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十一、课题组织  

主持人:付昊轩   

组员:艾静、黄瑾、戴玥  

十二、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学出版社2001  

2《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斯宾塞著 颜真 译 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

3《新教育之梦》, 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

4《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沈龙明,中国出版社 

5《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美)里德利等著,沈湘秦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译著  200112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