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法教育理念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典型案例
我们的学校是辽宁西部的一所县级农村的高中,有许多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贫困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不容忽视的,一些贫困学生在小学,初中的成绩一直比较好,虽然贫穷,但学习是突出的,心里有了明确的目标,不断在学习过程中丰富着自我意识。然而,在高中,他们羡慕好的家庭学生生活没有压力,花钱自由,另一方面,又嫉妒这些学生,感到自愧不如,这些事情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所以老师不但在物质要给提供更多的帮助,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消除他们的心理自卑。由于年龄和经验的限制条件,许多贫困学生需要从指导思想方面,要说真话,让他们知道家庭经济贫困是由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引起的,也和父母的教育程度和能力的因素有关。让他们知道家庭经济贫困不是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但贫穷并不是一个弱点,它不是一种耻辱。特别是运用"跷跷板"原理, ——"从一头看低,从另一头看就高","任何事物的从一头看'最差',从另一头看肯定'最优'"。还有 郭成志 老师创意法精髓“最差即最优,最优即最差”的思维方式,让贫困生认识到家庭条件虽是"最差"的,但这种条件更容易培养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品格,所以,他们的家庭条件也是"最优"的,他们应该为此而感到幸运。也让他们明白家庭条件"最优"的学生,容易产生惰性,这也是“最差”的家庭条件了。所以家庭条件或“差”或“优”,不必怨天尤人,也不炫耀自我,关键是如何利用各自家庭优势,走向成才。这些不但对家庭经济相对优越的学生起到了警戒的作用,也使家庭比较贫苦的学生找到了心理的平衡,从而能放心包袱,安心学习并下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未来。通常创意法在班集体的管理中,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集体讨论的形式,集中学习等方法,渗透创意法的基本原理。内容和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1个讲名人励志故事,如霍英东的故事,香港的亿万富翁,霍英东本人可能要算最苦的了。18岁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他曾经在船上做一个链条,在太平洋的船做的钢铁行业,在机场做苦力等等,我们不能说他是富有的,无论是在身体或精神,但同时,他也用自己的生命和努力向我们证明不管什么样出身,但我不可能一辈子穷!还有通过看视频,如大学生辩论《逆境/顺境有利于成才》,如新闻感动人物洪战辉,孟佩姬在贫困中砥励成才的事迹。通过这些方面的学习,大大增强了同学们的自信心,家庭贫困,但精神不能贫困,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要考取中国一流的大学,他们坚信:知识改变命运。树立信心,在走自己的路,自己一定能够成功。
典型案例:王路遥是从遥远的偏僻小山村考入高中的学生,她的梦想是将来成为一名老师,帮助贫困山区的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是因为家里太穷了,又因为去年百年不遇的特大816洪灾,使他家本来并不富裕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父母不想让她继续读高中了,并且她本人也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也有了辍学的想法,老师不想看到这么优秀的学生辍学,帮助她在食堂找了一份兼职,这样就可以解决吃饭的问题,既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也使她受到了锻炼。虽然有时小姚心理还不平衡。但经过创意法的学习,使她减轻了思想负担,再在老师大量的思想指导后,她改变了很多,她意识到家庭贫穷并不可耻,那也不是自己的错,反而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前兆,她的心里平静了,决心用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未来,从而摆正了心态,他的学习比以前更努力了,成绩反而比以前更突出了,这就是创意法的神奇效果,是创意法改变了她的精神,从而也改变了她的现实。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