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丹凤县竹林关镇丹水幼儿园王新娥《创意法教育下的幼儿创意教学设计研究》结题报告
《创意法教育下的幼儿创意教学设计研究》结题报告
王新娥 陕西省丹凤县竹林关镇丹水幼儿园
一、问题的提出
我主持的课题是在郭成志老师所倡导的“创意法教育”启发下,在认真学习了郭老师的创意法教育理论的背景下提出的。创意法教育是一种遵循“最差即最优”的平等教育理念的创意方法教育体系。教育者运用自己的创意思维,对受教育者的创意思维进行展示、修复或者激活,从而使受教育者的左右脑思维得到和谐发展。也就是使受教育者得到“全脑开发”。在教育者眼里,受教育者没有“优差”之分,他们只是左右脑发展程度不同而已。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受教育者的闪光点和弱点,正确引导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的左右脑得到均衡发展。
创意法教育理论是十分科学和进步的教育理论,它针对当前现实中的“天才儿童教育”,“应试教育”、“少数人成才而大多数被废弃”的不合理现象,勇敢地提出了“最差即最优”理论,可谓前无古人,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里程碑。划开了多年来笼罩于教育界的“优差生不平衡教育”的阴霾,开启了真正的“平等教育”、“公平教育”和“个性教育”的新时代。郭老师的创意法教育思想,给了我很大启发,我以后在进行教学设计和教育活动中会全面考虑到全体幼儿,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尽力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但不拔苗助长,而是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幼儿向其不擅长或者不感兴趣的方向发展,从而得以全面发展。
当前我和我们幼儿园的现状是这样的:我们这是边远山区,以前几乎没有一所真正的幼儿园,学前教育十分落后。我园是去年2月新开的公办幼儿园,是我镇唯一的大型正规幼儿园。但是,我们这里几乎没有专业的幼儿教师,我们这些幼儿园的“开元功臣”,全都是小学教师转岗的。起先,幼儿园也没有提供给我们教科书和教案书,我们几乎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连幼儿园的教案格式都不知道。我们的教学几乎是小学化的。但是我发现,我们的教学很不适合幼儿。我心中万分着急,自己在网上搜索学习。才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幼教知识和方法。成为我园幼儿教育的带头人,被推荐参加县级教学能手评选。但是,学无止境,我觉得自己还很有必要在《幼儿创意教学设计研究》方面下功夫,以提高自己的幼儿教育水平。我有幸学习到创意法教育理论,它为我指出了一条阳关大道,它为我的幼教事业开启了新的征程。
我选的课题是《创意法教育下的幼儿创意教学设计研究》,其目的是探索适合绝大多数幼儿的科学高效的教学手段,提高自己的幼儿教育水平,带动我园幼儿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我认识到,在创意法理念指导下,能够通过明确教学目标、调整课堂结构、更新教学手段来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实现全体学生的平等教育,并且能够培养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这样的创意教学能够真正实现“老师乐教”与“学生乐学”的理想目标,为我们的教学开创出一条新路子。这个课题研究对于我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1.郭成志创意法教育理论。
该理论认为:一般意义上的“优生”和“差生”其实是两种不同思维类型的学生,具有相等的发展潜能。前者为左脑思维型 ,后者为右脑思维型。教育的关键在于引导前者向右脑思维转换,后者向左脑思维转换。最终实施左右脑和谐发展。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主逻辑思维,右脑主形象思维。而在一般教育环境下,往往以标准答案来考试学生,标准答案的应对在脑科学上来说,是一种逻辑思维训练,是一种左脑思维训练。所以,其“优差”评价都是从左脑思维的角度来评价的。而心理学认为,人的左脑一旦过度发展,右脑就会受到抑制。所以说,在一般情况下,考分高的学生,右脑思维往往被扼杀。所以从右脑思维的角度来评价,“最优”的学生也是“最差”的学生。而在标准答案的应对下的“差生”,一般来说,由于左脑受到的训练少,右脑就相对发达。所以从右脑思维的角度来评价,“最差”的学生也是“最优”的学生。但是,从整个大脑思维的角度来评价,学生无“优差”之分。
在具体实施中,创意法教育提出了横向操作模式和纵向操作模式。横向操作模式运用于不同思维类型的学生:1、把“最差生“的创意思维“展示“。2、把“一般生”的创意思“修复”。3、把“最优生”的创意思维“激活”。纵向操作模式运用于同一思维类型学生的不同阶段: 1、零起点教育阶段。2、简易教育阶段。3、平等冒尖教育阶段。综合横向和纵向操作模式,创意法教育也形成了普遍适应于各科学习的纵横学案模式。
创意法教育把每个学生放到平等的地位进行教育,避免了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为我国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可以操作的模式。同时,其“双脑教育”的优势,在世界教育领域具有较普遍的意义。
创意法教育理论是基于人脑科学认知而提出的具有创造性的教育科学理论。它不但继承了儒家“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教无定法”“教亦多术”的伟大思想,而且突破了以往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的世俗教育理念和方法,给每一个学生敞开了一扇大门,给每个学生都有一条“生路”。
虽然“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喊了多年,但在实际教育环境下,“应试教育”依然盛行,老师也常常据此判定一个学生的智力水平的高低,我们早已习惯了将学生分为“优生”与“差生”,虽然有时我们将“差生”改称为“后进生”,但仍掩盖不了我们内心对一些在学习上表现不好的学生的歧视。幼儿教育也难免如此。在创意法教育理论的鉴照下,我们其实走了很长很长的弯路,我们也扼杀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人才。
“最差即最优”,其实是从人脑左右半球关联不同功能的理论出发,严谨提出的依据不同标准来评判人才的科学观点。这一理论,符合新课标思想,既关注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兼顾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它既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与过程,又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顺乎人性,提出通过“展示”来激活学生的整个大脑,进行“全脑开发”,从而实现人的创造性的最大开发,它是科学的。纵观历史,世界上很多的真正天才,小时候发展并不平衡,也许是“差生”,但是最终的事实告诉我们,他们不是“笨蛋”,而是某方面的天才。创意法教育就是符合这样的科学理论和实践。“天生我材必有用”就是创意法教育的缩写。
2.魏书生的教育理论
一个核心——育人.
二个原则——民主与科学.
三个统一——社会本位与以人为本的统一,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统一,主体思想与发展思想的统一。
四个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人和工作的关系,人和他人的关系,人和自我的关系,以及由此扩展开来的富于哲理的思考。无论任何人,要改变客观世界,都首先要从主观上改变自我、超越自我,方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五个支柱——以培养自学能力为宗旨的学科教学论,以培养自我教育能力为宗旨的班级工作论,以学会学习为宗旨的学习方法论,以养、教结合为宗旨的家庭教育论,以规则与威信相结合为宗旨的学校管理论,以及由此派生的一系列相关的丰富多彩的独到理论和具体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为主,兼用观察法、调查法等。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基于《3-6岁儿童发展指南》《幼儿园指导纲要》和我园本期提供的参考资料和未来出版“渗透式小主题领域课程”大班下册进行研究。本次研究遵循“最差即最优”的平等教育理念,在深入研究《3-6岁儿童发展指南》《幼儿园指导纲要》和课程的实质及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并与以前课堂教学相比较,和其他老师共同探讨,认真听评其他老师的课程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总课题组组织的活动(网上活动为主),积极进行网上学习,将创意法教育引进课堂,找出最适合幼儿教育的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地设计每一节活动。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高效学习的能力,让每个幼儿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提高,为以后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四、课题实效
通过学习了郭成志老师的创意法教育以后,我改变了观念和方法。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不再有“恨铁不成钢”现象。我深入了解学生,牢记郭成志老师的“最差即最优”观念,接受学生的一切,因材施教。不受教材和教参类书籍羁绊,结合学生特点和教材特点,考虑全体并强化个体,有针对性地进行“针对性格的创意教学设计”,“主题联想式创意教学设计”或者“领域渗透式创意教学设计”,做到既因人“材”施教,也因教“材”施教。
例1.大家都快乐 这是我个人结合幼儿性格特点设计的主题和教学方案。教育和培养幼儿乐于助人,与大家共同分享快乐地好品质。
本学期中途,我们班从外县转来一个小男孩,起先他不好好学习,还特别“捣”。时时刻刻都打人,骂人,还喜欢搬弄是非,很快就成了“万人嫌”,而且在全幼儿园都出了名,老师们、小朋友们及家长们都非常讨厌他。他也给我这个班主任带来了很多麻烦。我也听说他是在原来所在幼儿园太捣了,那里的老师们都不要他了,才转到我们这里来的。我没有嫌弃他,我想孩子小,可塑性强,小孩子最爱听故事,我何不通过故事来教育他和全体小朋友呢?于是,我特意设计了《大家都快乐》这个主题活动。第一次是《大家都快乐》。通常老师组织这类活动一般是把故事讲完后,引导幼儿理解故事,进行思想教育。这样的说教式的活动其实对小孩几乎没有作用。我用很少的时间声情并茂地讲完故事后,特意设置了一个环节,就是“演一演,说一说”。我指名幼儿分角色表演,孩子们争先恐后。在我预料中,这个“万人嫌”也争着要表演。我选了他,并问他要演哪个角色。他要演小象。我又问他为什么要演小象。他说小象是好人,帮助了别人,别人都很喜欢他。我就让他演了。随后,让孩子们分组自己组织表演。演过后再让孩子们说说最喜欢谁,为什么。孩子们都说的是那样的答案。随后的几天里,我围绕这个主题又组织了《扭伤脚的甜甜》、《我来帮助你》、《谁做得对》等相关活动,并有意把这个“万人嫌”放在主角位置。在这类活动中,他表现得很活跃,配合很好,也很快乐。很快,他就变得乐意与小朋友们一起配合着学习和游戏了,显得很聪明,也懂得文明礼貌了。大家都说他变好了。
“主题联想式”和“领域渗透式”教学设计如:
例1:主题“十二生肖”。艺术、语言、社会三个领域互相结合渗透。
我们大班第二学期《艺术》课本中有一课是《十二生肖歌》。教师用书上的教学目标是:1.学唱歌曲,根据歌词记住十二生肖的顺序。2.愿意在同伴面前大胆地表演唱。活动课时:一课时。实际上,单纯为了完成这个教学目标,看似简单,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因为幼儿会觉得单调无趣,他们唱两三遍就不想唱了,但他们并没有学会。你即使用一星期每天教唱一课时,他们也学不好。而我们的《社会与健康》课本中有“十二生肖的聚会”一个单元,只是简单地讲述十二生肖有哪些及排序,不说幼儿,就连我都感觉枯燥无味。孩子们肯定很难理解和记住。我在实际教学中就设计了一个主题教学“十二生肖”。课前让幼儿回家后了解自己和家人及亲戚朋友的生肖。我自制了非常精美的十二生肖图片和头饰各一套。再设计教学方案。活动分几课时进行。第一课时是《十二生肖的来历》,十二生肖的来历故事有很多版本,我选取最有趣的一种。利用自制的图片声情并茂并带着肢体语言讲述故事,幼儿听得入迷了,并且记住了十二生肖及其排列顺序。这就为后面学习十二生肖歌打下了兴趣基础和歌词记忆基础。第二课时是《十二生肖歌》。在学习歌曲时,先让幼儿根据上节活动的记忆将十二生肖的图片进行排序。再让幼儿欣赏歌曲视频,激起唱歌的兴趣,进而教唱歌曲。再戴上头饰自由创编舞蹈唱。第三课时“十二生肖找一找,猜一猜”。活动前让幼儿在家里和大人一起搜集十二生肖的谜语。活动设置了两个游戏,,一个是“十二生肖捉迷藏”,活动中再让幼儿把十二生肖图片进行排序贴在小黑板上,老师把小黑板翻过来,让幼儿找找看少了哪个,并唱出关于这一生肖的一句歌。另一个游戏是“十二生肖猜一猜”老师先打谜语,让幼儿猜,引导幼儿理解谜语的形式和特点及猜谜语的方法。猜出来后再指名幼儿打谜语其他小朋友猜,并唱出对应的一句歌。第四课时,十二生肖绘画大比拼。让幼儿自由画出十二生肖中的一种或几种,然后进行绘画展览。课外延伸:建议幼儿在家学习十二生肖剪纸,搜集关于十二生肖的故事、谚语、歇后语等等。这就在一个主题中渗透了语言领域的故事、谜语、谚语、歇后语等等语言知识;社会领域中的十二生肖来历、排序;艺术领域中的演唱、舞蹈、绘画、剪纸等等艺术形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活动充满了趣味性,幼儿积极性很强。活动效果很好。
例2:主题“六一大舞台”语言和艺术互相结合渗透。
未来版大班第二学期的《语言》课本中,有一个单元是“六一大舞台”其中有诗歌《长大的丑小鸭》,三句半《庆六一》,谈话活动《学做主持人》。我将这些平淡的语言活动,与艺术相结合,给幼儿找来鼓、小锣、钹、大锣、音响等,让他们在表演中学习,他们兴趣很浓。学习效果很好。
例3.制作简单地乐器,可以涵盖手工制作、歌曲、舞蹈、美术、折纸、剪纸等领域,还可以进行环保时装秀活动与社会领域的环保相结合。
例4.《防火知识知多少》,是我根据学生喜欢拿打火机和火柴玩,自己编写的教材和教学设计,将社会与健康、语言相结合。
例5.《螃蟹歌》(歌曲)艺术和健康活动(体育活动:螃蟹走、夹气球走、花样走)相结合。
例6.《小刺猬背果子》(早期阅读)、《老鼠找房子》(早期阅读)这两个语言活动和科学活动相结合。
例7.《白鸡变黑鸡》(故事)语言活动和科学、艺术、社会相结合。
例8.《滑滑梯》(歌曲)艺术与常规安全教育相结合。
例9.《七星瓢虫》绘画艺术与科学相结合。
例10.《要下雨了》(故事)语言领域渗透科学、绘画。
各个领域可以互相渗透结合的很多,我不再赘述。总之,不能因循守旧,要根据实际灵活处理。“因材施教”既要因人“材”施教,还要因教“材”施教,进行创意教学设计,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快乐教学”理想境界。
另外在日常教育中还根据学生性格进行思想教育。
很快,我们班的宝宝们都变得特别活泼可爱懂事了,各方面都非常棒,我和我的班级受到了幼儿园领导和全体老师和家长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五、课题总结
经过学习和研究及实践,解决了我在教学中的难题。我发现,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只是他们原本在各个方面发展不是很平衡。但是如果正确引导,他们会全面发展或者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有所成就。作为老师,我们不能武断地仅凭学生的分数或者某方面的个性认为这个学生是“差生”,将来长大了没出息。我们应该学习郭成志老师的创意法教育思想理念,真正从内心里接受“最差即最优”这一“翻天覆地”的观点。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进行创意法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这样,我们会发现更多天才,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这才是教育的本质。
六、课题组织
主持人王新娥,个人研究。
七、参考文献
1.《最差即最优——创意法教育文集》,郭成志主编,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2年版。
2.魏书生的教育理论。
4.李吉林《情境教育的诗篇》
2015年8月28日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