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交口乡野鹿小学 杨淑萍 《创意法教育环境下信息技术助推农村小学生作业多样化的研究》创意法教育教案
单 位: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交口乡野鹿小学
姓 名:杨淑萍 杨淑娜
《长方体的认识》
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交口乡野鹿小学 姓名:杨淑萍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7--29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
2、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2、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模型、长方体形状的物品、长方体框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请看这三组图形,是什么图形?请仔细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方体的认识(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探究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认识、探究面。
1)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请跟着我摸一摸,有什么样的感觉?长方体上平平的部分叫做长方体的面。(板书:面)
2)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自己数、同桌数、点名数)板书:6个。
3)谁能有规律的数一数?请仔细观察并(出示课件),观察后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每图提两个人。(板书: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4)请看手中的长方体6个面是什么形状的?(一: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的长方体;二: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请两个同学回答)哦,是这样吗?(出示两个不同的长方体比较一下)(说,板书:1:长方形。2: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5)通过摸、数、讨论,我们知道了长方体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2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2、认识、探究棱。
1)请和老师一起感知一下:面和面相交的边(多摸几个地方)。我们把面和面相交的边叫做长方体的棱。(板书:棱)
2)数一数像这样的棱有几条?(同桌数、点名数、示范数、一起数)板书:12条
3)和这条棱长度相等的棱有哪些?(一名生上来摸)这4条棱长度相等吗?相等。这4条就是相对的棱。剩余两组依次问并板书: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4)通过摸、数,我们知道: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3、认识、探究顶点。
1)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板书:顶点
2)像这样的顶点摸一摸有几个?(自己摸、点名摸)板书:8个
3)通过摸、数,我们知道:长方体有8个顶点。
4)通过摸、数、演示、讨论,我们知道了长方体的特征。(齐读一遍)
(二)认识、探究长方体的长、宽、高。
1)四人一组,动手制作长方体框架。
2)在制作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出示问题)
3)边演示边总结。
*按棱的长度分3组。
*长度不一定相等。
4)(出示课件)那我们就把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学生自己摸长、宽、高;同桌摸;点名摸)
三、巩固练习
同学们让我们去智慧屋看看吧!(出示课件)生回答。
四、布置作业
数学书29页做一做。
五、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长方形
面 6 个 特殊情况有2个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棱 12 条 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顶点 8个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利用了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的引导学生们愉快地学习,并通过摸、数、动手操作、自主学习等方式,使学生们趣闻十足的投入到本课学习中,从而使他们扎实的掌握了本节课内容。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