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郭成志创意法科研课题网>> 各组 子课题申报>>正文内容

集宁师范学院-荆丽丽-创意法教学下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的因材施教策略研究-子课题A

  

   

   

中国创意法教育研究十五规划课题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意法教育研究》  

子课题  

    

   

   

   

   

   

             创意法教学下的数字电子技术  

                     实验的因材施教策略研究      

课题负责人  荆丽丽  

负责人所在单位    集宁师范学院  

填表日期 201663  

   

   

   

   

   

   

   

承诺书  

1、本人自愿申报中国创意法教育研究规划课题的子课题,完全明确子课题性质(中国创意法教育研究总课题组发布):保证以研究为重,认真实施。  

2、本人在实施中保证认真积累资料,并允许总课题组无条件使用。  

3、本人已经明确推广创意法教育研究的职责,保证认真听取当地教育部门的意见,保证单位盖章真实有效。若出现伪造单位支持假象,而实际上单位并不支持该课题研究的现象,甚至造成对创意法教育声誉上的不良影响,本人甘愿承担一切责任。  

   

   

                                   承诺人(签名)  

                                     单位盖章  

                                             

   

   

   

   

   

   

   

一、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  

创意法教学下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的因材施教策略研究  

负责人姓名  

荆丽丽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19811  

行政职务  

  

专业职务  

讲师  

学历  

本科  

研究专长  

电子通信  

工作单位  

集宁师范学院物理系  

联系电话  

15847418543  

通讯地址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学府花园  

邮政编码  

012000  

电子信箱  

15847418543@163.com  

主要参加者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务  

职称  

学历  

工作单位  

荆丽丽  

  

1981.01  

  

讲师  

本科  

集宁师范学院  

   

   

   

   

   

   

   

   

   

   

   

   

   

   

   

   

   

   

   

   

   

   

   

   

   

   

   

   

   

   

   

   

   

   

   

   

   

   

   

   

   

   

   

   

   

   

   

   

   

   

   

   

   

   

   

   

   

预期的主要成果  

B  

A、专著B、论文C、研究报告D、工具书E、其它  

预期完成时间  

20179-10  

   

   

二、课题论证  

1、我对创意法教育的基本认识  

通过阅读、观看视频,学习创意法教学理念,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如下几点思考:  

1)本人十分认可创意法遵循“最差即最优”的平等教育理念。这和当今的多元智能有着不谋而合之处,每个人的各项能力之所长是不同的,所以我们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评价一个学生。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特点,扬长避短,采取多元的开发模式,来达到我们的最终教育目的。此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那些接受能力相对较慢的学生充分的耐心,激发学习兴趣,发现和挖掘其个人潜能,来达到左右大脑的均衡发展。  

2)创意法教育下的“纵向”操作教育模式,和本人正在研究的“分层教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门课同时面向几十甚至上百的学生讲授时,不可能适合每一位学生,正所谓“重口难调”便是这个道理。首先,创意法教育下的零起点阶段,我的理解是教师在第一次授课前,可以假设受教育对象“初始化、置零”,不要想当然的觉得学生应该达到自己设定的一个什么程度的知识或者能力基础,“初始值零”的教育思想可以帮助教师调节教育心态,更易发现那些所谓“最差”生的闪光点,使他们得到平等的对待。其次,简易教育阶段,就是把课程内容中较为复杂和难掌握的知识点,用简洁简短的方式方法,让学生理解掌握。它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创意,使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教学快乐感受。它更可以让学生觉得所学知识简单而容易,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最后,对于“冒尖”,它不是在“最优”中培养“更优”的狭隘定义,而是面对所有教育对象,帮助他们发现自己之所长,并运用之所长补己之所短,尤其对于那些被定义的“最差”生尤为重要。  

3)创意法教育下的“横向”教育模式是建立在左右大脑开发的基础之上,提倡左右大脑的均衡发展。而现今教育,因为评价机制的单一,导致“优生”左脑发展迅速,右脑收到“扼制”,“差生”右脑则是“完好”,而一般生处于两者之间。可是“左脑主逻辑,右脑主形象”,难道,我们在学了那么多的学科,除了逻辑思维的,难道没有形象思维的训练吗?例如立体几何,绘画等等课程,这是我不明白之一。还有仅仅因为“标准答案”,是在脑科学中属“左脑训练”,如果是多标准那?或者是那些具有模糊标准的答案那?最后,就是如何开发右脑,除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予与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更快更好的训练右脑同时,不扼制左脑,使其左右脑均衡和谐发展?这都是在本课题研究进行中需要深度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我做子课题所要实现的目标和步骤  

   1)课题研究内容  

    创意法教学下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的因材施教策略研究,主要是针对本校大学本科生来自不同的专业和前期具有不同的知识基础的现状下,开展的教学课题研究。    

本课题通过“隐性”分层异步教学的方法策略展开研究。所谓“隐性”分层,正是受创意法教育中“纵向”模式启发,开展的教学模式。更具体的是,在同一门课程中,面对同样的知识点,设定不同程度的问题,再通过较长时间的观察,由教师“隐性”对学生进行分组,完成不同难度的教学任务。这样既避免了直接由考试分数分组,伤害学生自尊心抑制其能动性的弊端,又督促了学生在自己的“临近学习区”的能动性,来达到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程度的“自我最佳”学习。所谓“异步”教学,就是根据各学习小组的状况,由教师设置不同类型的问题、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使教师和学生在除了课堂以外,更好的完成“教与学”的互动。  

    总之,创意法教学下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的因材施教策略研究就是根据学科特点和教育对象的特点,及时发现学生之所长(冒尖点),在学生自己的“临近学习区”完成“最优化”的学习,达到左右大脑的和谐发展,完成我们的教学目标和教育目的。  

2)课题方法技术路线  

    拟用文献研究和网络检索的方法对国内外分层教学理论、教学最优化理论、异步教学理论进行学习研究。拟用考察法、对比分析法、调查问卷法、数据整理法对《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程隐性分层异步教学改革进行教学实践研究,技术路线如下:   

  

3)课题研究年度进展  

2016.06-2016.08  搜集整理资料;  

2016.08-2016.09  制定教学计划,及实验讲义的编写改进;  

2016.09-2016.12  教学实践;  

2016.12-2017.01  教学评价;  

2017.01-2017.07  完成课题论文的书写与发表;  

2017.07-2017.09  完成课题结题报告;  

2017.09月底  结题。  

   

   

   

   

   

   

   

   

   

   

   

   

   

   

   

   

   

   

   

   

三、课题所在单位意见  

单位负责人签署意见、签名;单位盖章  

   

   

   

   

   

   

    完全支持该课题在我校开展研究。恳请总课题组批准立项!  

   

   

   

   

 年   月   日    

   

   

四、总课题组评审意见  

   

   

同意荆丽丽主持的中国创意法教育研究十五规划课题的子课题《创意法教学下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因材施教的策略研究》立项研究!  

  中国创意法教育研究总课题组公章              

        名:         

     月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