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郭成志创意法科研课题网>> 各组 子课题申报>>正文内容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陵江镇第五小学校谢国龙《运用创意法教育理念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运用创意法教育理念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与实践》结题报告 

           四川省苍溪县陵江镇第五小学校     谢国龙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关注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追求教学相长,以提高课堂教学整体效应。我校的语文教学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一直处于比较好的发展态势。通过课堂观察语文课,阅读教学占的比重大,用的课时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投入的精力大,花费的时间多。人们一提到语文课,往往想得较多的是阅读教学。由此,不难看出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可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感觉“越驾驭教材、控制课堂、组织学生、运用教法的能力和水平。其次,语文课是以一篇篇文章为师生课堂对话的中介。而且每篇文章,都是一个以文字为媒介的、表达特定思想感情的、有篇章结构的统一整体。每篇文章都富有思想性、情意性和美感性;每篇文章都讲究结构完整、用语准确、表达清楚。语文教师要研究和处理好每篇文章,都要调动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全方位的理论素养,甚至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标》语)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既然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为突破口。纵观我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着许多与新课标极不适应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存在着严重的高耗低效现象。导致阅读教学低效的因素归纳起来有:目标不明确,对年级段阅读目标、课时阅读目标把握不准;不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讲到底,一问到底充斥课堂;泛读、滥读现象严重,只一味的读,没有层次、没有点拨、甚至没有要求;不重视对教材进行有机整合。特别是所谓的“差生”,阅读水平更是堪忧。  新课标要求:“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学会运用多助攻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收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九年课外阅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方法,阅读能力的培养更关系到学生语文多种能力的发展,语文素养的提升。我校地处城郊结合部,学生阅读习惯欠佳能力弱,缺乏读书的兴趣,过多沉迷于游戏看动画片中,主动读书的人很少或仅限于语文书,课外书籍几乎无涉及。学生的阅读兴趣的缺失令作为语文老师的我颇为担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缺乏自主思考探究的意识,过多依赖于老师的讲解,懒于动脑思考感悟,缺乏自己的感受,他云亦云,以他人的认识代替自己的见解。教师的付出多,过于亲力亲为,费时费力却效果不佳。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能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鼓励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深切的融入文本,去探究、理解、感悟,才会有个性化的体验,才会在语文能力上得到提高,同时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基于以上问题,为了努力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轻负高效”的语文教学之路,我决心以创意教育法理论为指导,提出<<运用创意法教育理念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与实践》  

二、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理论依据    

1郭成志创意法教育理论。该理论提出了“最差即最优”的平等教育理念,认为一般意义上的“优生”和“差生”其实是两种不同思维类型的学生,具有相等的发展潜能。前者为左脑思维型 ,后者为右脑思维型。教育的关键在于引导前者向右脑思维转换,后者向左脑思维转换。最终实施左右脑和谐发展。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主逻辑思维,右脑主形象思维。而在一般教育环境下,往往以标准答案来考试学生,标准答案的应对在脑科学上来说,是一种逻辑思维训练,是一种左脑思维训练。所以,其“优差”评价都是从左脑思维的角度来评价的。而心理学认为,人的左脑一旦过度发展,右脑就会受到抑制。所以说,在一般情况下,考分高的学生,右脑思维往往被扼杀。所以从右脑思维的角度来评价,“最优”的学生也是“最差”的学生。而在标准答案的应对下的“差生”,一般来说,由于左脑受到的训练少,右脑就相对发达。所以从右脑思维的角度来评价,“最差”的学生也是“最优”的学生。但是,从整个大脑思维的角度来评价,学生无“优差”之分。    

在具体实施中,创意法教育提出了横向操作模式和纵向操作模式。横向操作模式运用于不同思维类型的学生:1、把“最差生“的创意思维“展示“。2、把“一般生”的创意思维“修复”。3、把“最优生”的创意思维“激活”。纵向操作模式运用于同一思维类型学生的不同阶段: 1、零起点教育阶段。2、简易教育阶段。3、平等冒尖教育阶段。综合横向和纵向操作模式,创意法教育也形成了普遍适应于各科学习的纵横学案模式。    

2、小课题研究》理论:小课题研究是以学校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解决、经验总结为研究目标,吸收和运用有利于问题解决的经验、模式和方法,改革育人思路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同时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研究。开展小课题研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1)、开展小课题研究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需要;(2)、开展小课题研究是提高校本教研效益的需要;(3)、开展小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课题研究的方法 :  

在课题准备阶段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调查法等来丰富实验教师的相关理论知识,通过调查问卷、听课调研来多角度地了解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课题实施阶段主要采用了实验观察法、案例分析法,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来评价、验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通过案例分析和行动研究法,在行动中不断反思—改进—再行动,在实践中总结有效的教学活动方案和实施策略。同时采用经验总结法,通过撰写案例分析和科研论文,及时总结课题实验过程中的成果,为今后的课题研究成果的鉴定和推广做好准备。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1)如何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运用能力;(3)如何通过课外阅读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   

具体内容:该课题将紧紧围绕《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要求进行研究,切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为了提高研究的系统性与针对性,拟分学段重点进行如下研究:  

低段:(1)阅读兴趣的培养 (2)预习习惯的培养 (3)认真倾听习惯的培养  

中段:(1)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能力的培养 (2)概括能力的培养   

(3)积累好词佳句习惯的培养  

高段:(1)略读、浏览等读书能力的培养 (2) 读写结合能力的培养(3)  

深入理解重点句段,领悟文章思想感情 (4)搜集与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从20167月份开始进行研究,计划做好如下工作: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67月—20168月)  

1、阅读创意教育法有关理论与文章,观看推广视频。提升理论素养。  

2、撰写课题申请书,整理课题研究的思路,目标,内容以及方法和研究过程。  

3、研读教材,理清作者的编排意图以及阅读部分对学生的要求,为课题实践做准备。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69月—20176月)  

1、以创意教学法为指导,以教材为主阵地,在课堂上贯穿阅读教学的内容。  

2以阅读课为副阵地,结合阅读教学读本,国学经典等贯穿阅读教育内容  

3结合我校的群文阅读,倾听其他老师的研讨课,共同探索阅读教学的模式,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4、以我校群文阅读教学的四个一工程为基础,收集资料。准备课题资料。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76月—20177月)
整理研究资料,进行实验成果提炼与总结,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根据我校群文阅读结题会及自己的实践,作好反思,上报实验成果。   

   

四、课题实效  

1.课题开展以来,保持了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好奇心,增强了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许多同学在学习活动中始终有一种兴奋感、满足感,激发了学生质疑和探究的兴趣。感到许多学生学习语文的劲头提高了,喜爱语文学科的人数更多了。    

2.某些所谓的“差生”也在教学活动中崭露头角,令其他同学刮目相看。问问题的人多了,学生的分析和观察能力提高了,学生中常常可以看到为了某一个阅读问题许多人为之争论的面红耳赤,学生间的交流多了,相互合作多了,关系更融洽了,更自信更富于挑战了。    

3.课题开展以来,特别是那些学习积极分子的观察能力,思辩能力,捕捉有用信息的能力,应用语文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4.课题开展以来,学生所提的问题不局限于课本,不局限于小学语文知识,对我们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要求,促进我们教师加强学习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地改变自己教学和辅导的手段及方法,来适应新的情况。活动中培养了我们教师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善于激发学生质疑和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思想付诸实践,去探究,去实验,提高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能力。构建了语文阅读的有效模式,促进了语文成绩稳步提高,我所任班级学生语文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由课题研究前的成绩不稳定波动,一跃稳居我校几个教学班学生成绩前一名。

五、课题总结  

经过一年的课题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表现为:    

1、通过课题研究,促进了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模式转变。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通过生活引入、创设课堂教学情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求知欲,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2、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学习。    

教材注重知识、技能、智力的和谐发展,课题研究促使教师认真领会教材同时结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创设有效教学情境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实践,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而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    

3、通过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教学教研水平的提高。    

教师在课题研究中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我在优秀课评比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绩,通过课题研究,我的教科研意识大大增强,研究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研究期间我撰写的论文《预习的重要性》被选送参加广元市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    

4、通过课题研究,我的专业理论得到提升,专业发展再次飞跃。    

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改进。促使教师积极主动学习有关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和小课题研究的理论知识,运用所学知识指导教学研究活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不断总结提高。

六、课题组织  

主持人:谢国龙。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全体人员  

七、参考文献  

1.《最差即最优——创意法教育文集》,郭成志主编,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2年版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200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    

4.2012 《教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小课题研究》理论。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