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郭成志创意法科研课题网>> 各组 子课题申报>>正文内容

课题论文:教育中如何培养孩良好的学习惯

教育中如何培养孩良好的学习惯
  
  ------------------------望谟县麻山九年制学校 张朝政
  
  内容提要:学校就是育人之地,教师就是孩子如何做人的教育者!今天的努力是为了明天的成功。教育是一份责任,也是一门艺术,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不能离开老师的教导,不能缺少学校的关怀,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从培养习惯开始,为了孩子的未来,多留注重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吧! 关键词: 教育 育人教导 学习方法
  
  教育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有的孩子学习完全凭情绪,情绪好的时候学到夜里12点,情绪不好的时候,就什么都干不了;有的孩子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每次作业写完以后都要教师给检查;有的孩子十分活泼好动,一边写作业一边玩橡皮铅笔,一边看书一边看电视,或者一边学习一边吃喝;有的孩子性子急,做作业时经常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作业,但字迹潦草,错误率还挺高……等等这些孩子有的虽然很聪明,有的虽然整天忙忙碌碌,但他们的学习成绩就是不上去。像这些类型的孩子,都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而对于他们的学习成绩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平时还不太明显,可一遇到考试就漏洞百出了。 作为教师要常注意:光把目光盯在孩子的成绩上是近视的,学习成绩是一时的,这次考得好,下次未必考得好,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可以让孩子终生受益的。另外,下次在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时候,不妨从他的学习习惯上找找原因。学校是孩子的学习圣地,教师是孩子的引导者,在此就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美国作家杰克·霍吉在《习惯的力量》一书中说:“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对儿童来说好的习惯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学习成绩的竞争实际上是学习习惯的比赛。学习成绩只是一种水到渠成的东西,是学习的副产品。孩子在学习阶段重点是培养学习习惯,作为教师要重视这个阶段。教师要常与孩子交流沟通学习体会,在交流沟通中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应着重培养孩子以下几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热爱学的习惯
  
  孩子任何习惯的养成,必须从爱开始,多激发孩子爱学,从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培养专心听讲、不懂就问的习惯
  
  专心听讲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孩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
  
  专心听讲包括看、听、想、做四个方面的内容:
  
  看——是指看老师演示、板书和身体动作;
  
  听——是指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回答讨论等;要求孩子听课时思想不要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注意力要集中。
  
  想——是指根据所学的内容,想一想自己学会了哪些,还有哪些未弄懂,有什么新的想法;同时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就要大胆地提问,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也可以和教师一起探讨,共同寻找答案,直到将问题弄懂为止。
  
  做——是指自己动手进行实践活动和做练习。 三、培养讲求学习效率的习惯 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是有严格时间规定的,教师要帮助孩子形成比较固定的学习时间。
  
  有关调查表明:学习效率高的孩子,一般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功课。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能使孩子在一定时间内自然而然地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情绪,这种时间定向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开始投入学习的准备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使孩子能够很快地进入专心学习的状态。 教师要引导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专心致志,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以培养孩子讲求学习效率的良好习惯。 四、培养细心检查的习惯
  
  孩子做作业时,一般都是整体知觉在发挥作用,有些孩子只求速度,很少顾及到一些细节问题:如写错字、看错运算符号、少做了习题等。在孩子做完作业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孩子及时从整体知觉调整到部分知觉,从细微处检查是否有疏漏之处。同时,教师还应教给孩子检查作业的方法,如看看是否漏题、是否写错了字、做错了题等,让孩子逐渐养成做完作业后细心检查的良好习惯。 五、培养知难而进的习惯
  
  有的孩子自觉控制能力较差,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不肯动脑思考,遇难而退、容易放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千万不可代替孩子解答难题,而应该引导孩子动脑筋,多思考,激励孩子攻克难关。当孩子通过努力解决了学习上的难题时,成功的喜悦将会带给孩子更大的鼓舞,让孩子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这样有利于让孩子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在学习中养成知难而进的好习惯。 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科学研究也表明,孩子的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总阅读量的四五倍,才有可能形成语文能力;一个人拥有的词汇量和他的智商成正比。大量阅读是提高孩子能力,发展孩子智力的重要途径。
  
  第一、创设良好的学校读书条件 一个学校有没有书,孩子是不是经常能接触到书,这与孩子是不是喜欢阅读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应不嫌“汗牛充栋”,只要是对孩子阅读有益的书籍,先买好,放在孩子每日见到的地方。天长日久,孩子每天所见都是书,随意翻翻,慢慢就会对书籍产生兴趣。
  
  第二、教师要成为孩子读书的伙伴 身教重于言教,只有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孩子。教师首先要喜爱阅读,懂得阅读的方法,了解书籍的内容,这样才能指导孩子阅读,用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带动孩子喜欢阅读。培养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的初期,最重要的是要多读文章给孩子听,这样不仅可以延长孩子有意注意的时间,增加孩子的识字量,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促进他们的情感发育,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自觉自愿地想去读书。对于这一点,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认为;读书给孩子听的作用“仅次于拥抱”,在这样的“拥抱”下,孩子的读书兴趣上来了,热情高涨了,慢慢的,他们对读书的态度就变成了“我要读”。
  
  学生需要养成的良好习惯很多,在学习中需要的习惯就有:课前预习的习惯、专心听讲的习惯、积极思考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仔细观察的习惯、自主学习的习惯、不懂就问的习惯、追根求源的习惯、归纳总结的习惯、遵守时间的习惯、讲求效率的习惯……等等。还有生活、做人等方面的习惯就更多了。学校就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的地方,教师就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的教育者!今天的努力是为了明天的成功。教育是一份责任,也是一门艺术,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不能离开老师的教导,不能缺少学校的关怀,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从培养习惯开始,为了孩子的未来成功,多注重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吧!
  
  【参考文献】
  
  《教育学》 《心理学》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