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郭成志创意法科研课题网>> 各组 子课题申报>>正文内容

山东省东营市东凯实验学校张洪波《创意法教育在数学自主学习的研究》结题报告

 

《创意法教育理念在数学自主学习活动中的应用研究》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学生能否自主学习是判定学生在学习中是否有独立思维的重要标准之一,很多小学生都不具备这种能力,低年级的学生无可厚非,但是高年级的学生依旧依赖教师,那么学生的学习肯定会有很多阻碍。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没有自主性,高年级的学生也依旧如此,所以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一直原地踏步,要想提升数学学习的能力,教师就必须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结合创意教育理念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活动中的作用,重新调整了研究方向,重点从教学设计方法的优化上进行研究。
二、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1.郭成志创意法教育理论。该理论认为:

创意法教育理论提出了教育中平等的教育理念,教育中“优生”和“差生”是两种不同思维类型的学生,有同样的发展潜能。

2.创意法教育理论在教育中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问题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导者,一方面控制着学生的学习节奏和进度,上课时根据自己的安排来进行,另一方面又主导着学生的学习思想,学生在做题时每一步该怎么写、怎么想都有教师的指引,所以学生在学习完知识之后能够自己动脑的时候很少,学生也很享受这种学习方式,一有问题就习惯性的去找教师解决,而教师一般也会立刻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这种积极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想法是好的,但是这样做反而会让学生产生惰性,在学习中越来越依赖教师,学生已经是小学中的高年级学生,继续这样肯定不是长久之计,所以教师有必要让学生自己进行学习。第二个问题就是学生课后没有自主学习的想法,每一门学科都不能单单依靠课堂中的讲解,也需要学生在课后学习,温故知新,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但是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并没有这种行动,所以数学学习迟迟见不到成效,学生不进行自主学习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动力,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人这么做,学生自然不会去做,但是如果有人去学习,那么或多或少都会有学生去模仿,大家能够形成这种风气,同时也能够在互帮互助中进步。所以综合看来,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围绕着学生没有自主性展开的,无论是数学思维还是数学学习能力,都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教师需要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针对以上提到的问题,通过讨论大家总结出了两点解决方法,根据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维提出了改进意见,让小学生在高年级这一阶段能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脱离教师以后也能够自己不断提升自己。

(一)把学生当作课堂主体

把学生当作课堂主体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看到自己在课堂中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习惯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节奏,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不会过于依赖教师,事事都等着教师安排,同时也能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给自己提意见的方式来调整自己的在课堂中的教学,比如在教学《分数除法》这一课时时,教师在讲到除法的运算时,可以先让学生看看课本中的例题自己是不是能看懂,然后让学生决定自己是不是还需要给学生细细讲解例题的意思,如果学生说是,那么教师就接着讲,如果学生说不用,那么教师就可以粗略的给学生讲一下,然后再讲接下来的内容,频繁的问几次之后,学生就能够意识到课堂节奏的快慢是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来决定的,或者说,教师在给学生讲例题时,可以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能够顺利回答出来,就说明学生在这方面的理解很到位,如果回答过程中一些地方卡住了,就说明学生在某些地方没有学习透彻,还需要教师返回去讲解相关的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就能更加集中,在面对教师的教学时也能够自觉的提出意见,让课堂的教学更加和谐与轻松,渐渐的就能够找到教师和学生的舒适区。把学生当作课堂主体能让学生脱离教师的安排,学会自己分析自己的学习能力,决定自己的学习进度,这样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有效安排自己的时间,而不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能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自主。

(二)成立课后学习小组

学生学习不够自主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对课后时间的利用方面不够充分,只在课堂中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学习目标根本达不到要求,教师可以成立课后学习小组,让学生在课后也能学习数学,把学生三到五个人分成一个小组,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课后的练习,遇到问题时互相讨论,在小组中学生能更有学习的动力,也能取长补短,吸取别人思维中的长处,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家互相借鉴,这样就能够鼓励学生不断独立进行思考,而且学生在有问题时也不会毫不犹豫的去找教师问,而是去小组中讨论问题,说出自己的思路,这样学生能够更清晰的看到自己的问题,及时改正,数学成绩也会不断提高。通过成立课后学习小组能够让学生互相督促,互相鼓励,成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

四、课题实效

比如教学《分数除法》这一课时,教师在讲到除法的运算时恰当运用创意法理念,可以先让学生看看课本中的例题自己是不是能看懂,然后让学生决定自己是不是还需要给学生细细讲解例题的意思,如果学生说是,那么教师就接着讲,如果学生说不用,那么教师就可以粗略的给学生讲一下,然后再讲接下来的内容,频繁的问几次之后,学生就能够意识到课堂节奏的快慢是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来决定的,或者,教师在给学生讲例题时,可以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能够顺利回答出来,就说明学生在这方面的理解很到位,如果回答过程中一些地方卡住了,就说明学生在某些地方没有学习透彻,还需要教师返回去讲解相关的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就能更加集中,在面对教师的教学时也能够自觉的提出意见,让教学更加和谐与轻松,渐渐的就能够找到教师和学生的舒适区。
五、课题总结

总之,创意法教育理念在小学高年数学教学中,能激发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只有自主去学习,才能真正理解知识,才能去创新,才能更加有探索精神,才能更加深入去学习。自主性是打开数学大门的一把钥匙,要运用好这把钥匙,让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在数学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他们自己去学习,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学到更多知识。
六、课题组织

张洪波主持人。

七、参考文献

《最差即最优——创意法教育文集》,郭成志主编,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2年版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