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郭成志创意法科研课题网>> 各组 子课题申报>>正文内容

《创意法教育下的幼儿“轻声意识”培养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创意法教育下的幼儿“轻声意识”培养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和家长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影响源,模仿是幼儿学习的方式,教师和家长的言谈举止是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幼儿园教育是幼儿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幼儿期开始接受礼仪教育,必将是孩子一生良好素质培养的重要一课。  

我园幼儿在集体活动时,经常随意大声喧哗、排队放学时更是谈笑声能压过保安的喇叭声,不但影响我园放学秩序还隐藏诸多的安全隐患。大班额的现象导致老师讲解的声音提高,从小班开始老师与幼儿的说话音量提高,到了大班,大多数老师已经使用扩音器。再加上家长的公共意识淡薄,在操场、走廊等地方谈话声音大,从而影响幼儿的讲话环境。致使孩子们不能轻声说话。为此,我们提出对孩子进行“轻声意识”培养的研究。  

一、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一)理论依据  

1、创意法教学提出学生没有好差之分,注重对人的培养,从科学的角度剖析人体结构,创造性的改变教育模式,颠覆传统的教育方法,衍生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我园对幼儿“轻声意识”培养正是“以人为本,从而获得幼儿园的和谐发展”的根本目标。  

2、创意法教理念就是学生具有平等性、普遍性,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更重要是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幼儿一生习惯养成垫定坚实的基础。幼儿园所有幼儿都应在幼儿园教育中获得基本的礼仪教育,轻声交谈时一个人基本的素质,是幼儿时期习惯养成的必备一课。创意法教学理念,对我园的“轻声意识”培养明确目标、实现目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任务,是要为幼儿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而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其一生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4、《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提出,幼儿良好习惯培养,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工作的重心。  

()研究方法  

1、调查法(问卷法) :对我国21个教学班的部分家长进行抽样调查,了解幼儿在园外的语言环境,及在园的语言环境,以及存在高声谈论的因素调查。  

2、资料法:借鉴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及经验,收集、分析、整理和筛选。  

3、行动研究法:把课题与幼儿园一日活动及家园互动相结合,在实践中寻求理论依据和实事证明。逐步拓展研究范围,充分证明语言环境对幼儿"轻声意识"培养影响。  

4、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所带班级幼儿交谈行为,做好分析、记录。总结出幼儿高声谈话的原因。  

5、个案研究法:通过幼儿个别跟踪调查,分析,了解记录“轻声意识”能力形成的过程。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从理论的角度探讨创意法教育下的幼儿“轻声意识”培养的策略的科学内涵。  

2、从现实出发认清幼儿园当前谈话环境存在的问题,搜集“轻声意识”的资料。如:图书角的进区时需轻声的规则,一日活动中讨论时需轻声的事例等。  

3、从周围环境分析造成当前“幼儿园谈话喧闹”的深层的原因。  

4、努力拓展幼儿园“轻声意识”培养的空间环境,并研究探讨以“轻声意识”培养的策略和途径。  

5、在实践中通过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多种教学手段,影响和帮助幼儿达到在公共环境下“轻声意识”逐步走进幼儿的生活和学习中。  

6、通过创意教育法挖掘幼儿的普遍潜力,拓展幼儿的“轻声意识”,培养策略,达到在生活和学习中更好的做到“轻声”的开发,从教学方法中挖掘老师的教育创造潜能。  

四、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幼儿的“轻声意识”培养的策略研究活动,明确当前幼儿园谈话环境存在的问题,在创意法教学取得成功的基础上,进行动态研究,补充相关理论。  

2、通过多种途径对幼儿园教育中幼儿“轻声意识”培养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实践与研究。  

3、让幼儿的“轻声意识”培养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家庭中都能获得有效的培养。  

4、通过创意教学法的普遍性,平衡提高幼儿园孩子的礼仪教育,达到轻声环境影响下的“轻声意识”的培养。  

 

五、课题研究任务分工  

1、通过创意法教育在幼儿园教育环境下幼儿的“轻声意识”培养的策略研究是本次课题的主要任务,创造幼儿“轻声意识”培养的环境是本次研究的第二任务。  

2、分工  

(1)课题主持人;陈运霞,主要负责课题研究的整体设计,各方面协调工作。  

(2)收集资料人员:陈运霞、刘小琴。  

(3)幼儿“轻声意识”培养策略的研究问卷调查:刘小琴及各班老师。  

(4)调查报告分析:陈运霞、刘小琴及幼儿园专家组成员。  (5)阶段总结:陈运霞。  

六、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8.7----2018.9  

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创意法教育》、《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新的教育思想。为课题积累理论知识。  

第二阶段:研究初期阶段(2018.10----2019.1  

1、召开家长会,了解幼儿在家是否高声喧哗,对“轻声意识”培养教育有什么看法,填写调查报告。  

2、课题组成员在调研的基础将创意法教育理论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每月、每日做好反思和记录。  

第三阶段:研究中期阶段(2019.3----2019.6  

课题组成员准备一篇优秀的教案,一堂优质的半日活动观摩课,由幼儿园专家组成员评议,进行幼儿“轻声意识”培养的策略研究初探。  

第四阶段:研究结题阶段(2019.7----2019.9  

整理课题资料,写出研究报告、论文,完成最终研究,开展各种先关活动,进行有效推广。  

七、课题组织  

我园成立50多年,先后被评为县一级幼儿园、重庆市示范幼儿园,市巾帼文明示范单位,市优秀示范幼儿园等荣誉称号。是重庆市师范大学的实习基地。本课题组织成员曾到北京师范大学学习、贵州师范大学学习。本次课题开课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如:幼儿的谈话环境,家长对本次调查的看法,向幼儿园市级专家咨询,还在国内知名杂志发表过幼儿“轻声意识”培养的策略相关的论文等。多方面多角度的了解幼儿所处谈话的环境,了解孩子们谈话需求。  

八、参考文献  

1、《最差即最优-----创意法教育文集》,郭成志主编,2012年出版,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  

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