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郭成志创意法科研课题网>> 各组 子课题申报>>正文内容

《大班额环境下英语课堂创意法教学的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大班额环境下英语课堂创意法教学的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课堂教学成为广大一线教师践行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时空场所和主要阵地。新课程实施后,《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它是一种以小组活动为中心进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通过组建学习小组,并围绕小组活动来安排教学。课堂教学中,学习小组的功能主要是:小组学习、分组训练、质量评价、检查复查等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尽管我们在教学中努力体现新课标精神,在学生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但受教师和学生的整体素质良莠不齐等现实情况的限制,特别是现在我们学校的班额大,大多是一个班六、七十人,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许多需要反复推敲的问题,诸如出现了由于学习效果不明显,学生参与面不广,在预设学习时间内学习内容难以完成、学生表现出不会合作等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几种现象:

个别平时表现较好的同学,唱起了独角戏,充当起了小组活动的“灵魂”。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总有几名学生置身于小组合作学习之外,相当部分学生表现出不能认真听取其他组员的不同意见,不参与活动,对活动不予理睬。

有的组员只是旁听和随从,对一些平时较好学生的答案,不能提出质疑。

一些小组缺乏领导人物,大家吱吱呜呜,没有展开讨论,不能形成一致的意见,气氛低沉。

由于班额大,不可能组组都发言,没有发言的组讨论的结果是怎样的呢?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一个问题学生思考的方法多种多样,常常造成一节课的内容讲不完的现象,难以完成教学任务。

目前各学校都普遍存在着重解题技巧、书面测验,轻口头表达、实践活动;重教学结论与学生的学会,轻学习过程与学生的会学;重个体学习与竞争,轻小组合作与竞争;课堂的讨论学习,往往流于形式。这与课程改革的目标以及面对未来知识经济的发展,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等要求相去甚远。反思整个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盲区,严峻的现实呼唤着对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自主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维果斯基派,操作主义现象派,社会认知学派等都从不同角度对自主学习作过一系列探讨。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外对自主学习问题的研究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在自主学习与学习成绩的关系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等基本问题上都取得重大进展。与国外研究相比,我国对“自主学习”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如何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途径方面却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探索出了许多值得借鉴和可供推广的方法和经验。

“互助学习”源于合作学习中同伴互助的原理。合作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80年代后,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的合作学习于80年代被介绍到了我国,从90年代初期杭州大学教育系的合作学习小组教学实验,到90年代中期山东教育科学研究所开展的《合作教学研究与实验》,以及近年来主体性教育实验对小组合作的探讨,这一系列的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从合作学习的产生背景、理论基础、目标意义、基本要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合作学习建构起完整的理论框架,推动了合作学习在我国的发展。当前,国内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关注并研究合作学习,课堂中越来越多的师生从合作学习中受益。

总之,国内外自主互助学习的研究已趋于成熟,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对于提高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教学质量以及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都具有深刻的意义。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重复研究的现象还比较多,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有待拓展;自主互助学习的适用条件如何界定,评价体系如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师教学能力和技巧如何提高等都有较为广阔的研究空间。

二、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1.创意法教育理论

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学生。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着眼于学生“合作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有针对性地选择和整合学习内容、方法、手段、组织形式。

本课题的核心概念是“创意法有效性”。“创意有效”指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所谓“创意有效性”,就是指通过小组在一段时间的讨论或动手实践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它是对教学活动方式、方法和手段等具体行为的结果的一种整体性设想与运筹。

“创意法教学”的有效性,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教学活动中,为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在精心开发、设计互助性学习教学模块的基础上,排除一切不利因素,创设积极的氛围,提高合作技能,最终实现“创意法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课堂教学,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本课题研究的最大任务。针对我校目前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因此本课题的研究价值是:

(1)、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建立,解决目前课堂学生学习效率不高、解决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问题。

(2)、分析目前在课堂中开展的广泛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3)、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合作学习要协调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从而为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点。

(4)、在大班额环境下,如何安排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学习愿望打下坚实的基础。

预期的目标

一、研究目标:

1、总目标:本课题研究的目标确定为增强大班额环境下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2、具体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目前大班额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可操作性。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目前大班额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的方式。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大班额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模式。

二、研究内容

1、基本内容:根据研究目标,结合我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题围绕教学中如何开展大班额环境下的“小组合作”,核心概念是“有效性”,促进大班额环境下的有效合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具体内容:(1)大班额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实施?(2)大班额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怎样?包括如何分组、学生如何搭配、如何提高学生的合作技能、对学生的合作如何评价及教师课堂如何指导和调控等。(3)探索大班额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模式。

(三)、研究重点:探讨目前大班额环境下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的方式和模式。

五、课题研究任务分工

庞雯雯:课题主持人,负责课题研究的全面工作。负责筹措课题经费和经费管理,确保课题研究顺利开展。负责落实课题实施计划,指导实验教师开展具体研究活动,并记录、收集各种研究数据、资料。

王培玉:负责课题方案、实验计划的制定、实施,指导和督查子课题的制定及各项研究工作。负责对实验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工作,收集整理优质网络资源,为教师提供通畅的网络环境;完成课题每阶段的研究报告、阶段性总结、论文的及其它研究资料的收集的整理工作。

市教研室人员:负责指导课题研究工作,提供课题实验所需相关县级的资料,处理、协调和其他学校的沟通,实现实验成果共享。

六、进度安排

本课题研究:时限为1年(2019.3——2019.10)

(1)准备阶段(2019年3月——2019年4月)确定课题研究内容,查阅文献资料,实际调查研究,制定实施方案。

(2)具体实施阶段(2019年5月——2019年8月)启动实施,开展研究,不断总结,形成阶段性小结。

(3)总结鉴定阶段(2019年9-10月)分析整理资料,撰写结题报告,敬请专家评测指导。

课题组织:

庞雯雯:教务主任、课题负责人

王培玉:南大副教授县教研室人员

八、参考文献

1.《最差即最优——创意法教育文集》,郭成志主编,2012年出版,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首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

4、网上下载,《小学课堂练习有效性的研究与探索》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