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郭成志创意法科研课题网>> 各组 子课题申报>>正文内容

结题报告

 

 

创意法教育下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现状及设想研究

 

结题报告

 

 

 

 

 

陈秀刚

莒南县洙边镇中心小学

2019年5月

 

 

 

                                                       

同意结题!

                  全国创意法教育研究总课题组

    

                  年     月

                   

 

《创意法教育下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现状及设想研究》结题报告

 

  • 问题的提出

  创意法教育提出了“最差即最优”的平等教育理念,认为一般意义上的“优生”和“差生”其实是两种不同思维类型的学生,具有相等的发展潜能。前者为左脑思维型 ,后者为右脑思维型。教育的关键在于引导前者向右脑思维转换,后者向左脑思维转换。最终实施左右脑和谐发展。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主逻辑思维,右脑主形象思维。而在一般教育环境下,往往以标准答案来考试学生,标准答案的应对在脑科学上来说,是一种逻辑思维训练,是一种左脑思维训练。所以,其“优差”评价都是从左脑思维的角度来评价的。而心理学认为,人的左脑一旦过度发展,右脑就会受到抑制。所以说,在一般情况下,考分高的学生,右脑思维往往被扼杀。所以从右脑思维的角度来评价,“最优”的学生也是“最差”的学生。而在标准答案的应对下的“差生”,一般来说,由于左脑受到的训练少,右脑就相对发达。所以从右脑思维的角度来评价,“最差”的学生也是“最优”的学生。但是,从整个大脑思维的角度来评价,学生无“优差”之分。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课程的基本理念一是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二是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三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是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言语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二、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1.郭成志创意法教育理论。该理论认为:

  创意法教育提出了“最差即最优”的平等教育理念,认为一般意义上的“优生”和“差生”其实是两种不同思维类型的学生,具有相等的发展潜能。教育的关键在于引导前者向右脑思维转换,后者向左脑思维转换。最终实施左右脑和谐发展。其“优差”评价都是从左脑思维的角度来评价的。而心理学认为,人的左脑一旦过度发展,右脑就会受到抑制。所以说,在一般情况下,考分高的学生,右脑思维往往被扼杀。所以从右脑思维的角度来评价,“最优”的学生也是“最差”的学生。而在标准答案的应对下的“差生”,一般来说,由于左脑受到的训练少,右脑就相对发达。所以从右脑思维的角度来评价,“最差”的学生也是“最优”的学生。但是,从整个大脑思维的角度来评价,学生无“优差”之分。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对本课题展开研究,辅之定量研究法。具体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访谈调查法。用访谈调查法与被访谈者进行面对面的对话和交流,以口头问答的形式来了解某人、某事、某种行为态度和教育现象。以便于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利于研究者从中获取重要信息。

      (2).问卷调查法。为了研究某些问题,按照一定的标准严格编制问卷,通过书面语言与被调查者进行交流,获得相关教育问题或教育现象的信息或资料。问卷调查法在本研究中是作为原始资料收集的一种方法。

      (3).内容分析法。对一些教育文献的内容做客观而系统的量化分析,并加以描述,从而对一些教育现象做出事实判断,可以有效反映教育活动某一领域或方面的现状。

      (4).文献研究法。系统搜集以往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文献法在本研究中主要是文献搜集和整理的一种方式,在本研究中只起着辅助作用。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途径

1、挖掘教材生活化

语文课的教材内容一般是以一个故事、情景为载体,引发出一个主题。这些内容大部分源于现实生活,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较远,所以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加工,使用方法的完善以及开发补充教材的方式,使教材这一文本资源的课程得到升值,便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接受。因此,语文教学内容应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教育资源,要把生活搬进课堂教学,教师应对给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变革与创新,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来改造和丰富教学内容,尽可能使学习内容生活化。

2、导课生活化

  《教育心理学》指出:“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在导课中,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加以提炼,让学生通过表演或讲述等方式再现生活情景,把学生带入一定的生活情境,由此拉开学习的序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动机。

 3、探究活动生活化

蒙台梭利教育名言: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开展生活化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探究活动中,我们要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探究的乐趣,掌握探究的方法,提高探究的能力,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探究性学习中,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引导方法,鼓励学生敢于提问与发言。

 4、教学评价生活化

进行语文课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句哦的更多的知识,并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使学生成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心理素质的人才,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与国家的人。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评价的成功与否对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的有效评价不是单一的评价,而是多元评价,既注重学习结果,又注重学习过程;既关注学生的书面成绩,又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评价要基于学生的生活,体现生活化的特点,让评价为学生所接受,真正成为学生不断上进的动力。在教学中,将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的表现也融入到了评价中。

(二)研究方法 
  1、实验法。就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实验班与参照班,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实验班与参照班变化的事实进行比较,确认事物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2.调查分析法。通过对本校或参观过的学校的调查了解,进行分析比较,为研究课题提供有效的依据。

      3、总结经验法。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边实践边思考,及时总结,及时推广。
      4、行动研究法。采用边实践边研究的方法,实施过程中允许突破方案,碰到实际问题,可以修改方案调整目标。
      5、个案研究法。对少数或个别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学生,采用个案法研究,做好个案记录,阶段整理、汇总。
      6、文献研究法。以现代的科学理论为指导,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研究方案,指导课题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

  1. 准备阶段(2018.3---2017.4)

主要任务:

  1. 组建课题小组。
  2. 撰写立项申请书,做好课题的申报工作。
  3. 撰写开题报告。

2、理论研究和实践完善阶段(2018.10---2018.12)

主要任务:

  1. 召开开题报告会。
  2. 讨论制定实施方案,全面开始课题的见就工作。
  3. 调查学校“生活化”教学的现状。
  4. 研究“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 通过观摩教学与经验交流等活动展示研究成果。
  1. 形成成果阶段(2019.2----2019.3)

主要任务:

  1. 整理研究材料,撰写结题报告。
  2. 形成研究成果。

阶段成果:

中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研究(研究成果报告)

四、课题实效

 1.语文课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平等、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过程中的快乐,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
      大家都知道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的重要影响,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应该是我们必须探讨、必须解决的问题。二十年的教学经历告诉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质疑、探索、成功的亲身体验中,逐渐培养出来的。教师在其中的作用也只是指导和激励。
      现在有许多青少年学生沉迷于网吧,他们对上网的热情比学习的热情不知究竟要高多少倍。那么,他们对上网的浓厚兴趣是怎么来的呢?毫无疑问,肯定不是家长和老师教的。他们对上网的浓厚兴趣、强烈愿望,来自他们在上网过程中所体验到的快乐和刺激以及他们的好奇心。同样,我们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也要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和刺激,利用好他们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的欲望。我们只有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才有可能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一年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实验和研究,更使我坚信了这一点。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利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实验班的前期和后期以及实验班和参照班分别进行了比较。具体情况如下:
      实验班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前后情况对比表1

 

  运用前后            

人数

乐学人数

乐学人数所占比例

  运用前

35

18

51%

  运用后

35

33

94%

          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实验班和不用的参照班情况对比表2

 

   班级类型

人数   

乐学人数    

 乐学人数所占比例

 

   实验班

35

33

94%

 

   参照班

35

12

34%

 

      从对比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运用前后乐学的学生人数,大大超过了没有运用的参照班。这更说明了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为学生营造一种自由的、轻松的、开放的探索氛围,为学生提供自我探索、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空间,促进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始至终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这种重视结果更特别重视过程的教学活动,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真正实践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也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这种教学模式,师生基本上是以平等的身份开展学习活动的,学生心理上不再有顾虑和压力。在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敢于畅所欲言,敢于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青春的朝气、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性格,在他们身上得到充分的显现,他们智慧的火花,也往往在这种情况下得以迸发。他们时常充满自信,充满勇气。 这种平等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所产生的这些效果,是其他模式难以达到的。 
       五、课题总结

 我们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将课题实验研究与新课程改革实践紧密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我进一步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切实转变了教学方式。
      总的来说,本课题研究贴近实际,操作性强,措施得力,成果显著,资料翔实,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因此,我请求上级主管部门通过该课题验收。我下一步将一如既往地对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总结,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促使学生更快更好的发展。
六、参考文献

1.《最差即最优——创意法教育文集》,郭成志主编,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2年版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001年 教育部
     3.《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教育部制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