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创意法引导学生探究我国今年物价上涨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如何用创意法引导学生探究我国今年物价上涨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兴义九中 梁代红
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抽象,枯燥难懂”,而且往往与现实存在一定的距离,在教学中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中的瓶颈问题,特别是在课改实验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这里引入了创意法,小试之下感觉效果还很好,我这里以“物价上涨问题”的探究为例,把经验作如下总结:
一.上课前提前将问题布置给学生。
要求每个同学到生活中去调查了解今年(2011年)的物价与去年(2010年)有何不同?是涨还是跌?主要体现在哪些商品和行业?致使物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有何解决措施和手段?然后教师要为正式上课做好充分的准备,起码要比学生准备得更加充分。
二.利用课堂,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这个过程要有计划地去完成,所以要分成几个步骤。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课堂气氛。
一般情况下如果条件允许可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跟物价上涨有关的视频或图片等,引入课堂,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及提示,结合自己之前的调查研究和书本理论知识思考问题,并形成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2.分组讨论,形成统一的认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势。
根据情况,将学生事先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进行讨论,组员各抒己见,然后由组长将各种意见和看法收集整理好并作好回答问题的准备。
3.全班集体讨论,并作补充和完善。
教师引导各组将讨论结果公布,由全班共同讨论,并由个别同学作补充和完善,允许保留个别意见。
4.现场探究并由教师作总结和评价。
根据课件的引导,教师就学生讨论的结果作一一的点评和归纳,并对讨论认真正确的组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激励同学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但同时也要指出其不足,并总结经验。
(多媒体课件、幻灯片配合)操作流程大致如下:
同学们都看到了今年很多商品的价格比去年贵了,说明物价是上涨了,而且主要体现在农副产品及其他生活日用品(学生答猪肉、粮食、衣服等、五花八门),还有房地产等,这种认识是正确的。那么是什么原因致使物价上涨呢?学生普遍认同:供求关系,供不应求,物以需为贵。这时教师就需要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肯定并把问题延伸加以探究,还有什么因素会导致物价上涨?引入教材“货币”章节内容,原来货币的发行量超过了实际需要量会导致货币贬值,即钱不管钱了,而这就意味着物价上涨。探究结果得出物价上涨主要原因有:(一)供求关系;(二)货币的发行量。还有其他原因没有呢?继续探究,引导并由个别同学得出:(三)人为炒作,广告效应也会导致物价上涨,比如房地产。(四)战争和自然灾害也会导致物价上涨,特别是生活必需品。比如日本核泄漏事故发生后,中国某些地方食盐价格上涨。还有利比亚战争导致国际油价上涨。(五)国际因素,等等。
那么,面对物价上涨,我们有何良策呢?根据上述原因学生回答: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三种。归纳具体是:(1)发展生产,增加短缺商品的供给,满足市场需求。(2)提高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和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抑制通货膨胀。(3)出台相应的法力法规等打击投机倒把,恶意炒作和哄抬物价,加上第一点这是中国食盐最终没有涨价的原因。另外还要保持国内社会的稳定,增加社会物资储备;消除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促进国际和平以安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以稳定国内物价。
总之,物价上涨势必会影响到人民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商家难攻消费者腰包,从而导致产品积压、流动性过剩、生产萎缩,消费市场不活跃等,造成泡沫经济和虚假繁荣,严重后果将诱发经济危机。所以,国家必须对物价加以宏观调控,物价稳定,人心就稳定,国家才能发展,以使我国经济在和平有序的环境中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三.巩固胜利果实。
最后,利用课件等(形式多样),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要求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并能把这些知识应用于今后的生活实践中,正确地看待这一经济现象。
至此,学生在比较愉悦的气氛中就学到了新的知识,不仅不感到乏味,而且趣味性、自主性强,比较贴近生活,学生乐于接受,用这种方法教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总结出来仅供参考。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创意法教育下引导学生探讨物价上涨原因的…
- 下一篇: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