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郭成志创意法科研课题网>> 各组 拜师与研究>>正文内容

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红都小学同延锋《创意法教育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论文:浅谈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志丹县红都小学    拓小庆  

[内容提要]《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扬合作精神。由此可见,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既能从语言文字方面训练学生认字识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润饰成文,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受,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个性品质,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交际基础。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共同努力。  

[关键词]  口语交际  小学生  教学  重要性 训练  提高   

语言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在人际交往中,口语交际是最重要的方式和手段,而较高的说话水平唯有经过不断训练才能达到。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把听话、说话训练改为口语交际。大纲指出,口语交际教学任务是规范小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新修订的低年级语文教材也相应安排了口语交际的训练。这是时代的需求,现代社会需要每个人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这种能力比能听、会说要求更高,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应该说,口语交际要求在对话交流中,培养语言交流的能力。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也曾十分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但仅停留在听话、说话的层次上,忽略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弱化了口头语言表情达意、交流信息、相互沟通的工具性。《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标,可以说这个目标的提出既向教师和学生发出新的挑战,又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以激发学生主动、积极的交往情绪为基础,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为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针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应抓好以下几点。  

一、改变教学观念,重视口语交际   

重视口语交际,是训练听说的关键。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掌握语言这一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听、说、读、写不经过日积月累的训练,而要娴熟的运用它无疑于水中望月,镜中探花。故重视口语交际须真正在教学中把它当作一回事来落实。要真正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出发,任重而道远,不要流于形式被考试的指挥棒所桎梏。学生在日常交往中,不但要会听,会说,还得讲究语言修养。口语交际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这也就决定了口语交际教学要实现教学目标的优化,必须着眼整体,追求一种综合效应。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走向民主,真正解放学生的嘴巴,让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苏霍姆林斯基)要保护好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言者无罪;避免学生害怕说话不当、举止失措而当众出丑被同学嗤笑或被老师讥讽;要亲近学生,让学生敢说乐说。
  二、实战操练:根据语文教材,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利用教材训练低年级小学生的口语交际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语文教材语言十分丰富多彩,为我们对小学生进行的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广泛的内容和形式,其中有说完整句子的训练,有看图说话训练等。同时各册教科书在阅读课文及《语文园地》中,也都有编排人物对话交际的训练内容。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创造双向互动的环境,让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口语交际的实践活动。训练时应遵循先简后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小学生在入学前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但说话常常不完整、不规范。因此,在小学生刚入学学习拼音时,就要开始说话训练,并规范小学生的口头语言,逐步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在识字教学中训练口语交际,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扩词、造句。此外,让小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个字或说说某类字的构字规律,也可以训练小学生的说话。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口语交际,主要是教师通过描述课文与小学生的对话  

 三、兴趣提升:培养小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意识,突出交际主体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小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口语交际同样必须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小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交流。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小学生以人文关怀,以满足所有小学生的交际需要,让小学生学会充分展示自己,并从中获得自信和交际的乐趣。同时,还要将口语交际教学渗透于各学科以及小学生课余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小学生在动态的生活化的、实用化的氛围中大胆进行口语交际,使小学生形成积极,富有成效的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处理事情的协调能力。长期以来,口语交际教学往往是善于表达、乐于表达小学生的殿堂,他们是在侃侃而谈,教师也会尽可能多地给他们提供表达的机会,口语交际就成了少数小学生表现自我的舞台,而大多数小学生则充当了忠实观众。针对这种现状,教师要把交际的任务交给每一个小学生。以小组或同桌为单位,采用讨论、辩论赛,课本剧本,小记者采访,实话实说,演讲会,自我介绍,问答等多种交流形式,让所有小学生都感到自身的责任,积极参与到交际活动的过程中。
   四、效果升华:创设机会,让孩子乐于说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际气氛,让小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乐于交际,善于交流,是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创设交际的环境,使小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才能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生活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广阔天地,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关心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让小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小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乐于表达。古代教育家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情境,必不乐学。我经常设计一些主题鲜明、有趣的活动,让小学生互相间进行交流,使他们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围绕主题,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同时在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观察、想象及表达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如在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春天里,可以带小学生们走出教室去看金灿灿的迎春花、粉嘟嘟的桃花、绿盈盈的草和迎风飘扬柳条上的嫩芽。阳光下,花丛中,孩子们尽情地想象着、欢笑着,美好的语言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花儿笑了,在等小蜜蜂来亲嘴呢!”“风儿像把大梳子,正在给柳树姐姐梳长发。”……自然风光的熏陶与感染,启发了小学生的心智,发展了小学生的个性,解除了小学生的束缚,使他们的语言变得绚丽多彩。小学生对于这些亲眼所见,亲手所画的景物,觉得有话可说,有情可表,从而使口语交际真实,有趣。  

五、结论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它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当前口语交际教学策略众多,方法纷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只要教师在思想上树立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观念,努力大胆实践,创设一切培养锻炼口语交际的机会,找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切入点,尽最大可能利用好各种资源,多找捷径,有的放矢,一定会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