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松桃县永安中学罗 飞《创意法教育下的初中体育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子课题结题报告
《创意法教育下的初中体育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大,学生“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学习困难的学生,也就是我们研究的对象体育学困生。没有健康的身体就等于是废品,转化体育学困生与培养优秀学生同等重要、光荣、有价值。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从而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是当今基础教育的重要课题。本人一直从事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工作,由于场地器材欠缺、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不足、以及学生身心的发展变化,造成体育学困生多。于是我多年来一直着力研究学困生的转化,特提出此问题进行研究。
二、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郭成志创意法教育理论。是一种遵循“最差即最优”的平等教育理念的教育方法体系。教育者运用自己的创意思维,对受教育者的创意思维进行展示、修复或者激活,从而使受教育者的左右脑思维得到和谐发展。从学生层面来说,它是一种“创意法”的教育,将一切知识最终归结为“创意法”;从教师层面来说,它是一种教育的“创意法”,教师使用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创意法”。
2.教育学理论: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这种活动的最高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从个性养成开始,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入一个自主的、积极的、充满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充分调动学困生在内的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的各项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3.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具有多元性,某一智能的的高度发展,是对人的才智的一种发现和提升,而对自身不太发达的某一智能,可以通过后天的开发得发展。
4.心理学理论:认识过程是指人们获得知识的过程,这是人最基本的过程。在需要、诱因与动机的关系中,需要是人对某种客观要求的反映,这种要求可以来自有机体的内部,也可来自周围的外部环境;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事物,它吸引了有机体的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收集相关资料,学习理论,研究初中体育新课程标准、新课程内容、新教材体系。在理论指导下准确把握基础教育课程理念,探索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初中体育优质课堂的构建教学模式。
2、调查研究法。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和座谈会,了解学生对目前物理课堂教学现状的态度和要求,明确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行动研究法和观察法。对我校创意法教育模式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探索,并做详细记录、分析,寻求最佳的教学模式。通过上课题实验课和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观察,从而感知互动教学实施情况。
4、经验总结法:本课题的研究,将注重实际、注重实践、注重实效。在大量的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积极做好个人、子课题的理论、实践的经验总结,注重过程与结果的双翼齐飞,总结成功的经验,并适当进行理论上的提升。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围绕研究主题和总体目标,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本课题主要创意法教育校本教研促进初中体育优质课堂的构建研究,并深入教学实践,强化初中体育校本教研的实施策略。具体做法如下:
1、研究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培养。首先,要引导他们对体育学科产生兴趣,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其次,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最后,教师要立足于全体学生,引导学生科学锻炼。
2、关注后进生的发展。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过程是锻炼身体素质的过程。积极培养“差生”对体育的兴趣,不歧视或者放弃“差生”。
3、加强学生技能培养。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4、积极开发地方体育课程。在实际教学中,渗透地方体育和游戏活动,比如“打金钱杆”、“跳花灯”等民间体育项目,激发学生热爱运动。
四、课题实效
1、参与课题实验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各项体育竞赛取得的巨大突破。
(1)创意法教育理念的巨大影响。创意法教育科学地论证了学生无优差之分的创新理念,有利于实施平等教育。实践证明:创意法教育为教师因材施教开发每个学生的体育素质增强了信心,为差生转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是差生努力学习取得优异成绩的有效保障。
本课题理念在我校普遍开展,800多名学生普遍适应了课题要求,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参与课题实验的学生学习气氛非常活跃,在教师启发点拨下积极思维,踊跃参与,整个课堂学生主动学习,合作交流,呈现出积极向上的高效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势头。在2016年全县中学生篮球运动会中,我校学生代表队荣获第一名,在2016年全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中,我校体育健儿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2)中考艺体生体育考试取得巨大突破,课题效果已得到最充分验证。
课题研究的带动和影响效果是巨大的,我校在今年的中考中,以艺体资格考上省级示范性高中28人,受到市、县教育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评价,社会声誉获得较大提升,学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集体”,课题组成员罗飞老师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级“优秀教练员”,杨志华被县委县政府评委“优秀教练员”。
2、课题实验教师的收获和专业成长。
本课题研究实验提高了教师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近一年来,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通过研究实验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了总结反思能力。为了使课题研究扎实开展,真正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总结反思能力,学校加强了集体备课的力度,规范了有效性教学活动的要求,进一步掀起有效教学的研究氛围。
通过课题研究和宣传推广,老师们的教学艺术日臻成熟,上出了很多精彩的公开课,为我校赢来了广泛地赞誉。课题组主要成员罗飞执教的《快速跑》在县级优质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3、促进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学校课题组以课堂教学为依托,进行实践验证,实施课堂展示,构建有效课堂,把课题研究推向纵深。积极参加县组织的优质课竞赛向全县不同层次的领导、教师展示我校有效课堂的实践课,通过同行评课研讨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利用各种研讨活动,探讨各个学科各种课型有效教学的教学策略,帮助各位老师突破教学方法的旧框架,注重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注重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追求高效、优质的教学效果,促使老师们的课堂真正有实效、有价值。
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的灵魂和生命线,每位教师必须树立“高效教学”观念,增强质量意识,忧患意识,争先意识,努力提高所任学科的质量。
五、课题总结
自我申报《创意法教育下的初中体育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以来,我校体育组不断研究与实践,我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
1、有利于实施平等教育。每个学生无论成绩好差,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探究中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2、提高了教师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3、促进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六、课题组织
罗飞: 负责开题报告、论文撰写、课题组织研究、分析撰写论文、实验报告、研究报告、主管课题组工作。
杨志华:负责相关理论知识的搜集并寻找适合本校校情的有效教育形式。
罗飞、杨志华:共同参与课题研究。
七、参考文献
1.《最差即最优——创意法教育文集》,郭成志主编,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2年版
2.《基础教育(教研版)》,杨小薇主编,上海市中山路基础教育杂志社2015年版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