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郭成志创意法科研课题网>> 各组 拜师与研究>>正文内容

重庆市云阳县凤鸣镇里市小学吴红军《创意法教育下的小学语文高效阅读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创意法教育下的小学语文高效阅读能力培养研究  

结题报告  

   

吴红军  

   

   

                重庆市云阳县凤鸣镇里市小学  

 2017 6     

   

   

   

   

   

   

                                                         

同意结题!  

                  全国创意法教育研究总课题组  

      

                 

                     

(注意:此页网站发表结题报告时会删除,打印时请保留,此行看完后请删除)  

   

《创意法教育下的小学语文高效阅读能力培养研究》  

结题报告  

一、      问题的提出   

新课标要求:“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学会运用多助攻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收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九年课外阅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方法,阅读能力的培养更关系到学生语文多种能力的发展,语文素养的提升。我校地处农村,学生阅读习惯欠佳能力弱,缺乏读书的兴趣,过多沉迷于游戏看动画片中,主动读书的人很少或仅限于语文书,课外书籍几乎无涉及。学生的阅读兴趣的缺失令作为语文老师的我颇为担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缺乏自主思考探究的意识,过多依赖于老师的讲解,懒于动脑思考感悟,缺乏自己的感受,他云亦云,以他人的认识代替自己的见解。教师的付出多,过于亲力亲为,费时费力却效果不佳。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能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鼓励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深切的融入文本,去探究、理解、感悟,才会有个性化的体验,才会在语文能力上得到提高,同时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1郭成志创意法教育理论。该理论认为:创意法教育是一种遵循“最差即最优”的平等教育理念的创意方法教育体系。教育者运用自己的创意思维,对受教育者的创意思维进行展示、修复或者激活,从而使受教育者的左右脑思维得到和谐发展。从学生层面来说,它是一种“创意法”的教育,将一切知识最终归结为“创意法”;从教师层面来说,它是一种教育的“创意法”,教师使用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创意法”。  

2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的研究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把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        

观察法:观察学生在校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语文阅读学习现状。         

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纪录。对课题研究作总结、验证、提炼,概括有关教学现象,并使之形成经验理论。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对我校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确定以我校二至五年级为课题研究对象,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    

1、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求知的愿望,是他们力求认识事物,渴望获得知识的一种意向活动。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由于受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制约,很容易使学生对阅读训练失去兴趣;从而失去动机。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2、阅读习惯的训练。学生的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练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本能,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自主性阅读习惯是小学阅读训练的一项重要任务。    

3、良好意志的培养。所谓意志就是人们自觉地克服困难去完成预定任务的心理过程,是人的能动性的突出表现。由于小学生的字、词、句的积累尚浅,其理解能力又处于发展过程中,阅读材料时总会碰到看不懂、理解不透的地方,这时就很容易出现畏难情绪和放弃的决定。所以拥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十分重要的。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的整理资料,撰写报告,展示课题研究的成果,形成一套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途径、具体策略,以指导今后的实践。 并对实施效果进行分析。  

四、课题实效  

通过研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感悟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全面提高了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我校语文阅读学习成长问卷调查前后对照表  

项目内容  

调查前  

调查后  

喜欢阅读课文  

21%  

86%  

课前预习  

19%  

82%  

在进行语文课堂阅读时最喜欢的时自己阅读  

21%  

79%  

在课堂阅读中自读机会  

19%  

85%  

经常阅读语文课本时,勾画、圈点、批注、写读书笔记、查字典、摘抄。  

40%  

87%  

在课堂阅读中经常提出问题  

59%  

81%  

在语文阅读课堂中和同学讨论交流  

47%  

78%  

在阅读中遇到困自己设法解决  

17%  

71%  

在语文课堂阅读过程中能经常反复阅读  

39%  

75%  

这项课题研究真正的受益者是学生。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喜欢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学生的语文兴趣日益高涨,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语文课堂上,学生能说得头头是道,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家长们很为孩子们的阅读能力称好,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也甚是欣慰。还有5名学生在市级以上阅读竞赛和作文竞赛中获奖,有3篇学生习作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
五、课题总结  

1、通过对学生语文阅读学习情况的前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从学生喜欢阅读课文、课前预习、圈点批画、经常阅读语文课本、听课、检查日记、思考等可以看出,学生阅读习惯有显著的变化,而且阅读的兴趣、主动性、积极性、意志力、责任感有明显提高,由此可以说明,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是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学习品质。从学生学会了赏析文本,主动写读书笔记;学会了合作、探究等可以看出,学生掌握了阅读体验感悟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另外,从平时课堂观察、学习方法经验交流会、单元检测分析会等可以看出,学生基本学会了阅读各种题材的文本。但是,学生对阅读体验感悟的评价还不够全面,矫正还不够及时、到位。其原因是学生对阅读体验感悟的评价和矫正的重要性和效果认识还不到位。  

2、阅读体验实践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共同提高。  

由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综合性,学生语文学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了良好的学习品质,提高了学习能力,对其它学科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提高学习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课题的结题并不等于我们的教学改革就此停步,更不意味着课堂教学模式大功告成。我们希望与各位同仁一道继续实验,共同探讨。
六、课题组织  

  长: 吴红军    全面负责课题的立项、研究、总结工作。   

  员: 刘静      配合做好课题的立项、研究、总结工作。
七、参考文献  

1、《最差即最优——创意法教育文集》,郭成志主编,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2年版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200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  

42012 《教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