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教学案例
《剪纸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教学案例
民间剪纸-----《十二生肖》教学设计
研究对象:七年级(1)班学生、八年级(2)班学生
教材分析
《民间剪纸艺术》是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书名为《艺术》,由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出版。本节内容主要以剪纸艺术为主题,讲述剪纸的起源、发展、工具、基础技法,同时为学生更加充分了解民间艺术文化,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热爱和从事我国民间艺术奠定基础。
教学对象分析
七、八年级学生对于剪纸艺术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这正是开启学生的民间剪纸艺术的一把钥匙,处于这时期的学生头脑活跃,想象力丰富,自我探索意识强烈,创造欲强,但对于剪纸的系统知识比较缺乏,所以教师只要加以引导、启发和鼓励就能使学生轻松的掌握本节课。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让学生对剪纸艺术的起源、发展、基础知识等有初步的认识,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激发学生创新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较好的掌握课堂所学剪纸知识和技法,实现课堂展示及课外剪纸作品展览。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过去和现状,唤起学生对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民间艺术的兴趣,为从事我国民间艺术发展奠定基础 。
教学工具:剪纸作品若干、多媒体课件、铅笔、小刀、橡皮、剪刀、剪纸、彩卡。
教学重点:理解和把握剪纸基本的剪纸方法、步骤、及纹样设计。
教学难点:对剪纸造型装饰手法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剪纸艺术作品的创造。
教学过程设计
针对本课内容、要求和特点,我采用教师剪纸作品展示导入课堂的方式,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巧妙设问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主题,运用课件播放结合教师精讲介绍剪纸知识欣赏剪纸作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紧接着以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师课堂剪纸技法、步骤演示,在演示中用浅显的语言详细介绍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并鼓励和启发学生进行创作性的练习,然后进行当堂剪纸作业的训练,在学生练习中引导学生领会课堂所学知识,形成学生自己
独特的剪纸作品创作思路和方法,发挥其想象力完成作品。最后,进行学生当堂剪纸作业的展示,评述,并整合全班学生剪纸创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收获进行总结。具体教学环节和策略如下:
1、课堂展示导入新课:教师以平稳、微笑的神态注视学生,用神态与学生交流。(等
听到铃声后开始上课,师生问好!)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非常好看的艺术作品,大家
不想看一看是什么纳?生:想!师: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展示剪纸作品
白凤兰----《牛耕图》
回娘家
李福爱----《乡村医生》
生:剪纸
师:大家说的对,那么有那位同学知道剪纸是什么时候就有了?剪纸又是怎么做出来的纳?剪纸的主要工具有那些? A生:中国古代就有了,是用剪子剪出来的。B生:我看我爷爷剪纸的时候还用刀,过年的时候很多人把剪纸贴在窗户上面,剪纸应该在古代就有了具体什么时候我不清楚。C生:剪纸的工具有剪刀、纸。老师:刚才三位同学说的都不错,可是说的纳又不够具体,那么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去认识民间剪纸艺术。(教师可加入表情和动作)
2、出示课题:讲授新知播放多媒体课件结合教师讲解介绍剪纸的起源、发展、种类、工具。展示《十二生肖》民间剪纸艺术作品。
师:刚才带着大家了解了一些剪纸的知识,欣赏了美丽的剪纸作品,同学们学了和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吗?给大家一分钟时间进行组内讨论,然后请每组的代表起来跟大家说一说!(学生在积极活跃的讨论着,每个同学都有一些想法)
A生:我们这组经过讨论认为剪纸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中国艺术文化的优秀体现,应该加以继承和发扬。
B生:我们认为剪纸艺术和许多艺术形式一样来源于人类的劳动生活中。都是从自然生活中汲取创作素材,比如剪纸里面的很多形象都是家禽之类的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
师:刚才两位同学说的非常好,较好的掌握了剪纸的起源和发展的知识,且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思维拓展。下面的同学能不能从剪纸的其他方面知识和剪纸目前的现状谈谈。
C生:原先我认为剪纸只需要一把剪刀和纸就行了,但通过刚才的学习认识到了剪纸是有很多专门的工具的,即使是剪刀也和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剪刀有些区别。
D生:我们组一直想不明白这样一个问题,剪纸作品非常好看可为什么现代剪纸的人越来越少了纳?
师:好!(教师鼓掌)你们说刚才几位同学说的好不好阿!(学生鼓掌)大家都积极的开动脑筋了,尤其是D生说的这个现象值得我们大家去深思,我想就这个问题展开一个2分钟的讨论会,大家各述自见,畅所欲言。
A生:现代社会诱惑很多,大多数同学都去上网玩游戏去,没有人玩那个。
B生:平时作业本身就多,课后还有一大堆练习,根本来不及去做这些。考试考不好还要挨家人骂的。(同学们都有同感,教师作同情状)
C生:以前都是在电视上见过这东西,现实生活中我很少见到又没有人教我怎么剪。
D生:我以前在家剪过可父母当时说你剪这些有什么用,剪的再好又不能赚钱,还不快去做作业。我就没有再剪了。(学生笑课堂气氛活跃)
。。。。。。讨论场面热烈,积极发言。
师:同学们刚才说的现象都是现实存在的,可大家想想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都不去做不去继承和发扬我们祖国的优秀艺术文化,过不了多少年中国那么多宝贵的艺术文化比如京剧、戏曲、绘画以及我们今天讲的剪纸等等就真的灭绝了,一个强大的国家应该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今天我们不仅要学还要学好它,大家说好不好。
生:好!!
师:下面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去练习剪纸的基本技法,而且我们下节课还要带好这些工具,还要给大家一节课的时间去创作一幅剪纸艺术作品,最后老师从你们的作品中挑选一部分组织一个“美术课堂剪纸作业展”(为下节课作好铺垫。)
3、教师演示:把握重点——教师在讲台上分步骤的详细讲解剪纸基本技法,讲解一步学生在下面跟着做一步,遇到难点,反复讲解,学生遇到什么问题立即提问,教师回答,讲解过程中启发和鼓励学生使用一些创新剪纸手法练习。“阴剪”是以块为主,把造型的线剪去。阴剪的线是线线相断,阴剪是把形剪空,称为负形。“阳剪”是以线为主,把造型的线留住,其他部分剪去,阳剪的线是线线相连。阳剪是把形留住,形以外的剪去,称为正形。一幅好的剪纸作品,大多采用阴剪和阳剪结合的方法进行艺术处理。经过十几分钟的练习,几乎全班同学基本掌握了剪纸的一般技法,在此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发挥想象进行课堂训练。
4、学生课堂练习,(教师播放背景音乐)所有的学生都在动手动脑进行课堂剪纸练习,教师强调“阴剪的线是线线相断;阳剪的线是线线相连”。教师巡回指导,个别示范,发现并强调同学们在练习中遇到的共性问题,老师集中示范,发现并介绍个别同学的技巧方法(练习结束)。
5、板书我国的民间剪纸艺术特点:
简练概况,夸张传神
善用比喻,寓意谐音
构思大胆,幽默取巧
富于装饰,印物赋形
6、作品展示,介绍评述自主评价式的展示。说一说我剪的作品:请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运用的方法。请同学简单的评述其他同学的作品。
7、课堂总结——师:今天通过《民间剪纸艺术》这节课的学习,使同学们对中国剪纸艺术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掌握了一些剪纸的基础知识和技法,同学们能够积极动脑发挥才智、开创性的进行练习, 并对剪纸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本身对于祖国宝贵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就是好的现象,我对剪纸在祖国的未来和发展又有了一些新的希望。最后别忘了下节课大家把剪纸工具还要带来,下节课我们要好好的剪一节课。(下课)
教学反思
本课努力探索剪纸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的教学实践,将知识、技能、活动、展示融入到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本节课从引导、启发、鼓励入手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学有所思、学有所得从本案例中,可以看出正确认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及相互关系是决定整个教学活动设计的重要方面。让学生自主实践各种表现剪纸作品的方法,同时对学生剪纸技能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发挥、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不断启发、引导他们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解决方法,体验作品创作的乐趣,提高自身的剪纸技能,以此来构建一个真正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美术课堂。
教学设计既重视教师在学生认知发展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又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探究、观察、想象、创造活动,为发扬和继承本区域民族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
- 下一篇:《美术教学开放性研究》结题报告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