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课题结题报告
《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课题结题报告
11李心炎
课题的研究背景众所周知,美术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审美观念,使学生能充分理解美的含义。在《美术课程标准》中对美术学习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针对各个领域的学习目标及特点,分别制定附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德育渗透目标。而在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实践工作中我注重德育目标的培养,让学生从各方面受到教育。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研究目的:
1、 通过研究增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学校教育中应将德育放在首位。
3、 通过研究,在美术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
1、美术教育实质就是“以人为本”,其根本目的是从精神上塑造人、教育人,提高人文素养,优化人性,树立高尚的人格理想和道德追求,使人得到全面发展。
2、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中学美术新课标指出,不仅强调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明确确立了道德修养、文化素养、情感态度的地位。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既要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专业技术、敬业精神, 还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教师高尚的品质,以身作则的形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终生受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让我们为孩子们创设一个真、善、美的情感空间,使他们在美术学习的同时接受德育教育。
三、课题的概念界定
1、美术教育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类型有正规教育、成人教育、技术教育、特殊教育、终身教育等。
美术教育就是以美术学科为门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发展和延续美术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美术作为美育的主要手段的途径,它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美术知识,也不仅仅是美术技能的训练,而是通过学生内心达到审美状态,良好心理得到培养和发展,不良心理受到疗治和矫正,使各种心理功能趋于和谐,各种潜能协调发展,最后达到提高人的生存价值,体验与实现美好人生的目的。美术教育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其审美能力,使其通过美术创作活动开发智力,发展创造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健康成长。
2、德育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青少年时期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的思想、行为中的体现。中小学德育在人的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陶冶道德信念,锻炼道德意志,培养道德行为习惯。
四、课题取得的成绩
经过去年近一年以来对本课题的深入研究、实践,我把研究过程写成了一篇篇日志,如今已经完成了20多篇,博客访问量一千八百余人次。我们知道,再好的课题,没人看也枉然。虽然浏览量说明不了课题的成败与否,但至少一点,很多人在关注这个课题。
研究过程中,我和诸多课题研究同仁共同讨论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课题研究期间,我先后阅读了约翰.洛克撰写的《教育漫话》、陈荣华老师的著作《美术课程与教学论》。网上学习了有关德育与美术教育方面的文章、论著等等。通过反复的学习、研究、反思、交流、探讨,弄清了课题研究所涉及的问题,并将课题研究成果应用于美术课堂教学,形成一个可操作的教学模式。
附1:课题博客日志目录
(一)课题方案:
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二)研究论文及著作:
1、如何上好农村初中美术课、
2、在美术课堂中应如何贯穿德育教育、
3、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三)读书笔记:
66个经典细节、
美术德育、德育是什么
美术课程与教学论
教育的智慧
教育漫话
(四)教学案例:
教育也要俯下身子、
课例分析、
邮票的设计
(五)故事随笔:
教学故事、
美术综合实践课、
教学随笔
(六)摘抄引用:
1、《终身教育论》内容简介及摘录
2、教育名言警句
3、苏霍姆林斯基名言系列
五、课题完成的目标
1、通过研究,改进了教学方法,改变了教学观念,倡导自主性学习,合作、探究性学习。大胆取舍,积极探索高效教学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2、更新了教学理念,审视美术课堂教学规律,科学合理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形成独特教学风格,让学生在教和学中提升个人的道德素养。
六、课题研究的反思
尽管课题研究让我受益匪浅,但是与此同时,课题研究也让我付出了很多个人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我的工作量。如何在课堂上渗透德育?这需要老师课前牺牲大量的时间制作好符合教学内容需要的课件进行教学。因此,如何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需要同仁的帮助。
2011至2012学年对我来说既是充实的一年,也是收获的一年。虽然在研究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可预知的困难,如教学用具的不足、学生的顽皮。但问题克服以后,跟收获到的快乐比起来,这都不算什么。随着课题的即将结题,这一切都将成为美好的回忆。我会在以后的时日里,继续以认真的态度和不舍的热情关注本课题研究方面的新观点、新成果、新实践,为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继续做出自己微薄却扎实、琐细却实在的点滴贡献。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美术教学开放性研究》结题报告
- 下一篇:基于乡土资源的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研究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