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与生活零距离研究》开题报告
安 徽 省 教 育 科 学 规 划 课 题
开 题 报 告
课题名称 |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与生活 零距离研究 |
课题批准号 |
JK13034 |
课题承担人 |
赵欣 高应红 |
所在单位 |
淮南洞山中学 |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开题时间:2014年3月 地点:淮南洞山中学会议室 评议专家: 参与人员:本课题组全体研究人员 |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3000字,可加页)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与生活零距离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与生活零距离这一课题,是基于贯彻和落实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新的教学理念的需要而提出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为我们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视角。 传统的初中思品课堂教学大多是静止单一的理论教学,产生的是一种接受式的学习模式,无法形成探究性的学习模式。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如何让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与生活零距离,让思品教学回归生活,联系生活。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构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新模式,进一步完善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体系。让初中思想品德老师更好的转变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实现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在生活中实现自主学习。 初中思想品德老师将思品教学回归生活,有利于更好的实施德育,更好的地解决学生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和自身道德体系中遇到的问题。初中生正处于少年期向青年期发展的过渡时期,其思想品德的发展一般仍处于从他律到自律的基本过程。实现思品教学与生活零距离能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理念,形成良好的道德体系。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们通过上网搜索和查询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到目前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陶行知先生是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连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现在国内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与生活零距离的研究已经开展,并且有一批从事教学方法论的研究者和一线的教师有成果发表,如:《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策略研究》,作者:曼玉洁,主要研究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案例,能够有效发挥教育理论与实践育人的双重作用。《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作者:折妮妮,主要以初中思想品德课为研究对象,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指南,从根本上分析传统教学理念与方法的不足,结合国内外教育理念的最新动态,取其精华,提出新时期下思想品德课改革的方法。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焕发应有的活力,让课堂因生活而色彩斑斓,让生活因课堂教学而简而不凡。《刍议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作者:杜胡清,主要从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的概念出发,提出初中思想品德课实现教学生活化的三个途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探究》,作者:王新秋,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不足,强调本学科的教学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进行教育,进行生活化回归。《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的探索》,作者:赵丽英,该文提出在教学实践中对构建生活课堂,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思考探索和实践进行简要论述。《从生活出发 促学生成长——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探究》,作者车宝鸿,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进行生活化探究。 总之,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使思想品德课引入生活化案例,让课堂回归生活,并初步探讨教学生活化的途径。 (二)国外研究现状 在西方,法国启蒙运动的巨匠卢梭的“自然教育”,实际上是较早的生活教育理论。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胡塞尔最早提出了“回归生活世界”的口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26.)。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通过集体研究,确定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与生活的有关理论及研究成果。 (二)现实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思品教学与生活零距离课堂的内涵。 (四)初中思品教学与生活零距离的构建策略。 1、教学目标生活化; 2、教学内容生活化; 3、教学方式生活化; 4、教学评价生活化。 四、课题主要研究方法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多种科研手段进行课题研究。主要有: 1、 文献研究法? 收集研究国内外有关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文献资料,查阅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零距离”的相关理论成果,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2、 调查分析法? 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了解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及时调整实施方案。 3、 个案研究法 通过从实验班级中抽取部分案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不断反思,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4、观察法 对教师及学生参与课题实验的行为过程进行观察、分析,进而补充材料,并整理相应的策略。 5、对比分析法 通过对不同的案例进行相关的对比分析,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与生活零距离教学策略的相关问题。 五、参研人员及分工 (一)课题组长:赵欣、高应红 全面负责课题组工作的组织、检查、协调,负责课题组成员集体研讨、集中学习,对课题组成员的工作督查等。 (二)课题组核心成员:苏洁莲、郑士斌、戴宝珍、沈效杰、宋家远、钱鹏程、王方元。 负责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以所带班级为单位,进行实验,收集资料,整理资料。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 本研究分为准备、实验、结题三个阶段。 主要任务:成立课题组,撰写立项申请书,做好课题的申报工作。 2、实验阶段(2013年9月——2015年6月): 主要任务:全面开始课题的研究工作。调查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现状,找出“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收集原始材料,扎实开展研究;做好阶段性成果总结,撰写中期评估报告。 3、总结阶段(2015年6月——2015年9月) 主要任务:整理课题原始材料和研究材料;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编写思想品德教学案例集。 六、课题研究的经费分配 初步估计课题研究经费为2000元,主要用于购买书籍、光盘等资料,以及印刷资料。课题研究经费由学校承担。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课题主持人签名: 年 月 日 |
三、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可加页) 经过课题组核心成员多次专题会议研究,决定对课题申请书所作的研究计划做如下调整: 1、时间变更。为积累更多资料,将课题实验时间延长一个学年,总结时间缩短。 2、方法变更。因本课题主要是应用研究,调查能掌握课题研究的第一手材料和数据,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通过对不同的案例进行相关的对比分析,能更加清晰地得出结论,所以增加调查法、对比分析法作为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 3、人员变更。因课题研究的需要,新增王方元为课题组成员,负责文字整理工作。 课题主持人签名: 年 月 日 |
四、所在单位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