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论文: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教学探索

  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教学探索

  西安市第五十一中学高华

  【摘要】

  “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音乐欣赏作为中学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把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开发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作为重要目的。

  【关键词】音乐欣赏聆听联想创造力

  【正文】

  音乐是最能够表达人的情感的艺术。音乐对于人的作用,不同于语言和文字,可以通过词句、篇章直接表达。它直接作用人的心灵。它也许不像文字那样能够表达清晰的情景,但它所能够表达的人的情感又是或语言、或文字、或美术、或戏剧等其他艺术都无法直接表达的。“要想更好的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为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欣赏教学中要在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美国当代著名钢琴家、作曲家和音乐家科普生《怎样欣赏音乐》)

  音乐欣赏课一直是初中音乐课的重点内容,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如何让学生能够投入到音乐课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能够体验到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这是我们音乐老师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在外行人的眼里音乐欣赏课最让人喜欢也最好上的,但调查显示大多初中学生都不太喜欢音乐欣赏课,因为没有歌词的乐曲作品对他们而言,是枯燥无味听不懂也不想听得,于是就经常会出现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讲作品的创作背景,主题思想,讲作品的曲式结构、速度、力度…等等,一讲就是大半堂课,等到让学生自己欣赏时,学生已经听得昏昏沉沉,兴趣全无。而这种“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无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欣赏课就成了冗长的理论课,这样的欣赏课学生又怎么会感兴趣呢?

  其实了解音乐的人都知道,音乐本身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它的这种模糊和不确定的特征,给人提供了想象的广阔空间,不同的人听同一首作品,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心情听同一首作品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可以说音乐史创造性最强的艺术,它不像学习数理化那样讲究严谨,不能随意加以发挥创造。而中学音乐教育则就是把开发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作为重要目的。整个教学过程主要是通过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用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那么在欣赏过程中就需要学生直接参与让学生自己感受,体会表现音乐的情感内涵、感受、鉴赏音乐之美。而要做到这点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欣赏音乐的关键是聆听。怎样培养学生倾听的兴趣并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是上好一堂音乐欣赏课的前提条件。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不断的变换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让学生对陌生的音乐作品通过聆听产生兴趣,在教学中首先就要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对音乐听之有情,思之有趣。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聆听。

  在了解一首音乐作品之前,“听”是非常关键的。欣赏时,老师可以提前提出问题,例如,这部作品的速度怎么样?它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绪?听后有什么感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这样学生就能全神贯注地听,思维变得积极主动。在欣赏《卡门序曲》时,我就采用了欣赏前提问的方式,初听时提出了两个问题:1、这个音乐片段是()a声乐曲b器乐曲2、这段音乐让你联想到什么?复听时又提出了两个问题:1、音乐有几个不同的主题片段?2、音乐的情绪() A优美抒情B热烈欢快C忧郁悲伤。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尤其是其中的选择题式的问题更需要他们边聆听边思考,所以学生们在聆听时注意力都非常集中,欣赏后讨论回答的时候,大家都踊跃发言,由于音乐的不确定性,不同的人对音乐的感受也是不尽相同的。采用这种提前设这问题的方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让学生形象鲜明的感受不同情绪的音乐,加强乐段记忆,为后面的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做足了准备。

  (2)活动

  欣赏课并不是坐在那里只听不动,可以利用学生好动的特点,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引导他们结合音乐要素的不同特点进行律动和表演,这样学生就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欣赏中去。还是在欣赏《卡门序曲》时,在学生已经分辨出作品中有三个不同的主题后,我让学再一次完整聆听乐曲,并随着音乐做不同主题的动作,A拍手、B画拍子、C跺脚,这样既让学生更形象的理解记忆三个不同的音乐主题,又让学生容易排出主题的顺序。再通过分析、归纳,掌握乐曲的曲式结构就非常简单了。让学生主动参与辨别可以让他们把对音乐语言的感受转化为自己的理解,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进一步激发欣赏兴趣。

  (3)唱主题

  音乐欣赏是虽然是以听为主的,但是唱主题也是在欣赏音乐作品时使用的必要的手段。因为音乐主题是作品的核心,引导学生唱主题,有利于学生把握作品的主题形象。在欣赏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前,我先教学生唱会《鳟鱼》这首艺术歌曲,接着告诉学生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因其中第四乐章是用歌曲《鳟鱼》的音乐主题写成的,故又称其为《鳟鱼钢琴五重奏》。然后又简单的介绍了什么时变奏,学生再带着:“乐曲中进行了几次变奏?作品中都使用了那些乐器?” 等问题完整聆听时,学生们都是全神贯注用心聆听,注意力充分集中的。

  (4)想象

  让学生自由想象。音乐本身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它的这种模糊和不确定的特征,给人提供了想象的广阔空间,让学生通过音乐欣赏过程中“想”的参与,开阔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所以,应该鼓励学生不受作品的解释和分析所影响的进行自由的想象,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使他们获得审美享受。在欣赏舞剧音乐《天鹅湖》时,我要求学生同学们抛开已知的故事内容静静地去倾听音乐,用心去感受音乐,大胆的去想象音乐所表现的是什么。当《场景音乐》这个片段中代表奥杰塔公主这一形象的旋律刚一演奏出来,同学们的神情都立刻变得非常投入。许多同学都觉得这段旋律婉转、优美,同时还带有一点淡淡的忧伤,它表现了一个和平寂静的场景,音乐形象也应该是善良纯洁的。也有的同学觉得像是在一个梦幻世界里很有诗意。而听到《西班牙舞曲》这个片段时,强烈的乐曲节奏感染了学生,这是一段具有典型的西班牙舞曲节奏特点的舞曲,有的同学说感觉像是在看斗牛紧张、刺激、大多同学都觉得这段旋律比较热烈,奔放,所代表的音乐形象与上一段的音乐想象相比,具有邪恶的气质,在乐曲欣赏完后,我先对同学们的各种听后感给予肯定,并根据同学们的各种形容引出乐曲所要表达的情绪和表现的音乐形象,同学们听得都非常有兴致。虽然学生们形容的并不是很准确,但这却都是他们在聆听完音乐之后的真实感受,我想通过这节课,大家对《天鹅湖》的记忆会更深刻,而善良与凶残的两个艺术形象也会深埋心底的。正如美国音乐家莫塞尔所说:“音乐欣赏在一定意义上是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取代的重要作用,让我有所感触的是:如何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更巧妙的运用音乐要素来引导学生体验音乐,让我们的音乐课不止停留在音乐表面,而是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就需要我们音乐老师在教学中多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用心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特点,把对音乐语言的感受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理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感受理解音乐并大胆想象,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音乐的殿堂里自由的翱翔。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