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题结题报告《在创新教育中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研究》

摘要:

创新教育是指在基础教育阶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事件。创新必须创效。提高教学效率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关注教学效益,提高教学效率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提高教学效率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提高教学效率更是一种策略。教学的主要过程在课堂,课堂上用什么模式去学习、决定着教学的效果和发展。我校课题组承担的是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及省教育学会下的市级子课题。几年来围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这一中心,进行了备课、上课策略的研究,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探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和“30·15”课堂精讲精练模式的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提出了有效教学的观点,促进了师生的共同发展。

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以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依据现代教学价值论,

运用现代教学结构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进行了三年的研究,进行了教学现状的调研,经过学习培训,开展研究课研讨活动,以点带面,总结研究成果,摸索创新教育中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体现我校“让你充分发展”的办学理念,促进了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们为什么要提出《在创新教育中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研究》这一课题呢?

第一、我校地处城南,随着集团办学,规模办学以及中学生就近入学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生源中的“不同智”现象越来越突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最大难题就是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或策略使这些学生能得以提高,我们认为,学校的现实要求我们做这方面的实践和研究。

再者,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越来越注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注重了人文主义的教育。它的最大特点就是不是仅注重知识研究的结果,而是更重视研究知识的过程;不是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是更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不是课堂上教师为中心,而是重视师生的互动性学习。新的课程越来越重视人的发展和培养。与时俱进的形势要求我们冷静思考,如何进行《在创新教育中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

第三,任何地科研却应该为实践服务。我们的实践是教学的第一线,也就是说,要通过我们教师的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提升我们整体水平,在南京市中素质教育中,取得实质性的好成绩,不辜负城南父老乡亲对我们的厚望。从这一点上说,我们更应该实事求是,认真地去进行新课程教学中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研究。

课题的理论依据

这一课题的提出的理论基础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克服“普洛克洛斯威斯之床”(又名“魔鬼之床”)现象。“形而上者为道,形而下者为器”,据此,我们提出“有效教学”即“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这一课题的提出的理论依据是,著名教育家的理论阐述。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卢梭《爱》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349页)。英国哲学家、教育家罗素也认为“(教育)是一种很难传授的艺术”。(罗素:《教育的目的》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114页)。现代教育家、全国特级教师魏书生也说过,教师的工作就是有效地教育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成为社会有用的人。许多教育家的著作为我们的实践与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课题研究中,我们以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教学价值论,运用现代教学结构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进行了三年的研究,取得了有益的成效。

课题的界定

所谓“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就是指通过老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这里的“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这就向教师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二是指明学生们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等。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

因此,“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研究内容

1、备课策略的研究。这是上课的第一步。老师的备课,再也不能象过去单纯的为传授知识而上课,而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去学习。而备课中,就应当重视上课过程的设计。例如,标明所教课文的题目;从知识能力、情感等诸方面提出教学本课的要达到的目标;突出重点难点;教学中所运用的主要教学方法;以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讨论、解决以及课时安排等。

2、上课策略的研究。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有充分的合作,教法与学法要有很好的融合,师生心心相印,情感交流的统一,凡良师必深谙其理。

“教育要心理学化”(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格齐)所谓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教学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大脑、积极参与、认真活动,处于正常的兴奋状态,发挥心理功能。如果学生的心理(大脑的功能)没有参与教学、就不能接受任何教育、教学的信息,就有可能把教师的讲授当做“耳边风”,或者“心猿意马”“身在曹营心在汉”,或者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或者不买老师的“帐”,导致“厌学、弃学、辍学”。

要消除学生的知识障碍。由于过去的知识没有学好、没有弄懂、或者产生遗忘,学生在学习后面知识时,产生这种障碍。教师要进行知识补救、知识沟通,或者引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与联想,或者简介过去的旧知,或者提示有关的旧知,或者有针对性的进行补救等等,对新知学习进行铺垫,都是很好的方法。

要消除学生的方法障碍。学生自主学习指导不好,往往使学生一筹莫展,常不知从哪里入手。对此“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从方法上给予指导、点拨开窍,既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也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甜头。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也有“点金的指头”,随时学习,随时都能“点石成金”。

要消除学生的思维障碍。一切学生思维不活,或凝滞、僵化,有时由于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思维常不能突破固有的模式,因而显得思维迟钝。对此教师要进行思维沟通,使他们能从多种思维种类中,爆发出智慧的火花,领悟到“思考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要消除学生的意志障碍。《墨子·修身》云:“志不僵(强)者智不达”。任务重、作业多,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有时学生对疑难问题缺乏钻研精神;有些学生上课坐不住等都属于学习中的意志障碍。

意志与情感、认识有密切关系。认识是意志活动的前提,情感对克服困难、达到预期目的的立志活动起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给学生讲课时,要巩固他们学习的信心,多鼓励他们微小进步,这样才能排除学生立志障碍。

消除学生行为习惯障碍也是像我们这类学校必不可少的一种工作。行为习惯比较固定、机械、有特殊倾向。如写字潦草,答题不推敲等,对这些,教师要随时矫正。

一句话,教师上课一定要研究学生。“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就没有教育。”古诗云:“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教师在课堂上也要推心置腹。

3、自主学习的研究。

在教学活动这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学习,是学生的学习,教师是不能包办代替的。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认识者。教师组织任何教学活动,是为了让学生认识,是为了使他们掌握知识。离开了学生就不可能有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具有能动性。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就是学习过程发展的内因。只有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出来,才能掌握教材,思考,融会贯通,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落实教学要求,保证教学质量。

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育思想的更新。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的显著特征是“惟书惟上”,扼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谓更新教育思想,集中到一点,就是必须认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4、“30·15”课堂精讲精练教学模式的研究

30·15”是针对我校学生进行有效教学的一种切合实际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应当在全校进行广泛的研究和推广。这种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学习的主体,改变教师的一言堂的局面,扩大学生的训练和研究性学习机会。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教的客体。教师既是教的主体,又是学生学习的客体。主客体对立统一,构成了新型的教师与学生关系。把“30·15”教学模式定为我校进行研究探讨的一项课题,是十分正确的。

子课题

(一)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索

1、备课策略的研究

2、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

3、自主学习策略的研究

4、反馈策略的研究

5、“30·15”精讲精练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究

(二)教师指导下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1、怎样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

2、培养合作学习品质和能力的研究

3、如何从合作学习中提高效率?

(三)如何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1、新型的师生关系心理因素的分析

2、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中如何实现知识的建构和运用?

1、怎样以知识为载体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2、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策略的研究

3、如何进行科学、技术、社会(STS)结合的教育?

4、如何进行各学科知识的有机渗透?

(五)“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中过程评价的研究

1、过程评价的目标研究

2、课堂教学评估的研究

3、过程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研究计划安排

1、每学期以备课组为单位,深入学习有关新课标文件,学习有关理论,认识这一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以备课组为单位,各领取一个小课题进行研究,并结合学科特点,制定出相关的研究方案或计划。

3、以一个学期为一个阶段,进行阶段性小结。小结分三部分:(1)研究的过程和实施方法;(2)研究的成果或经验;(3)理论的上升或论文。

研究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20039月始——2004年元月至。任务:学习、订案、实施研究。

第二阶段:20043月——20046月至。任务:实施研究、开课研讨,总结提高。

第三阶段:20049月至20058月撰写中期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

第四阶段:20064月结题验收。

研究方法

1              运用群体优化法,课题组成员分工负责研究内容,有分有合。

2              调查法:通过听课、座谈、问卷调查等手段搞清目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并经过综合分析,找出影响物理教学效率的症结所在。

3              资料法:利用图书馆和校园网,查阅有关资料,借助前人的理论和经验,指导我们的实验研究,为课题研究提供丰富详尽的背景资料,并更新了课题组成员的教育观念。

4              培训学习:首先由部分课题组成员外出参观学习,如程冠军老师参加了江苏省骨干教师培训班、江苏省新教材培训;高菲老师参加了南京市骨干教师培训班、在金陵中学举行的南京市研讨观摩课学习;张恺宁老师赴南通参加了江苏省研讨课的学习,然后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共同学习他们带回的学习内容及体会,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教育思想。

5              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积累,及时撰写阶段性小结。积极参加市级教研活动,论文、教案评比活动;在校内开展公开课观摩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遵循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认识过程,采用个别到一般,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分析处理方法。

研究过程与作法:

1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课题组老师在新课和复习课上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新课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如“电功率”课中探究电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电磁铁”课中思考增大电磁铁磁性的办法等,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张玉鹏老师在区公开课“简单机械的应用”复习课中,让学生自行进行简单机械的分类,交流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的体会,让学生学得灵活,学的扎实。程冠军老师在“透镜及其应用”的电视复习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和研究性学习的意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研究课开课情况一览表

姓名

公开课课题

公开课级别

开课时间

张恺宁

水循环

市级公开课

0312

张恺宁

电功率

市级公开课

0412

高菲

安全用电

区级公开课

0412

程冠军

透镜成像及其应用

南京电视台名师课堂

051

沈璐

走进分子世界

区级公开课

059

荀珣

简单机械及其应用

区级公开课

064

张玉鹏

简单机械的应用

区级公开课

064

张恺宁

力学探究性实验专题复习

市级公开课

064

2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挖掘、整合课程资源,把握物理教学要求,并注意学科渗透。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校课题组注重把握新课标提出的教学内容,体现新的教学理念,重视科学探究能。着重进行解题方法的引导,注重开放性思维的培养。0312月张恺宁老师开了市级公开课“水循环”,进行了整合课程资源注意学科渗透的有益尝试。

3  建立良好的教学模式,来更加合理、科学、有效地安排教学时间和内容。

 

我校课题组老师通过“3015”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3015”教学模式是针对我校学生推广的一种教学模式,最大特点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学习的主体,改变教师的一言堂的局面,,扩大学生的训练和研究性学习机会,通过30分钟学15分钟练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在教学中,因按照如下规律:

 

 

 

 

 

 

 

 

教材、教学媒体及教师指导下的教学活动            

                                            (判断、推理、联想和总结等)

 

 

 

 

 

 


 

 

 

在进行反馈,及时评价过程中要注重三个结合:即:

把问题——解答——评讲——改错紧密结合成一整体;

把看书——思考——讨论——评价紧密结合成一整体;

把讲授——测试——改卷——评价紧密结合成一整体;

在以上方面课题组老师在研究中进行了课堂实践,王高菲老师在“家庭安全用电”教学中,沈璐老师在“走进分子世界” 教学中,荀旬老师在“杠杆的应用” 教学中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金陵晚报》用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我校课题研究的成果。

4  将综合实践活动课与物理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题组老师们在物理教学中注意将综合实践活动课与物理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知识重组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张玉鹏老师的“风筝”的系列教学案例中,安排的课程内容是

第一章     风筝与科学技术;

第二章     风筝的制作;

第三章     风筝文学。

课程形式有课外阅读,收集资料;参观学习,吸收经验;亲身体验,培养兴趣;自主设计,动手制作。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在注重实践性方面注重了“四个结合”(1)与课内外活动相结合;(2)与各学科知识相结合;(3)与科学、技术、社会背景相结合;(4)与学生兴趣特长相结合。另外,03-05年,我校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0410月江苏省青少年电子制作锦标赛(电子模拟)团体一等奖、优秀组织奖,052月全国青少年电子制作锦标赛(电子模拟)团体一等奖、优秀组织奖。055 江苏省青少年电子制作锦标赛(电子百拼)团体一等奖,航海模型省团体第一名,058月全国青少年电子制作锦标赛(电子百拼)团体一等奖。

课题研究的成果

1.探索出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方法与策略:

1)提高了教师备课的质量

备课是上课的第一步,教师则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整合课程资源,把握学生学习的具体特点,对课堂教学的程序进行精心的设计,在课题组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采取了统一备课、统一教案的做法,在备课中重视新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注重新课标背景下教学策略的研究,“备课标、备教材、备资源、备策略”,形成了我校备课的特色,由我校课题组老师编写的《新课标教学资源与教学设计》一书即将在全国出版发行。程冠军、高菲、张玉鹏、张恺宁、王振铃、王卓卓等老师的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还在全市进行了交流。;张恺宁老师的《电功率》教学设计获得省级评比一等奖,《水循环》教案获市新教材优秀教案二等奖,高菲老师的《光的直线传播》教案获市新教材优秀教案三等奖。

2)编写了有关的学案

课题研究期间,编写了有关材料、过关检测题等大量文字材料。其中程冠军老师参加了由省教研室组织的《研究性学习背景材料与示例》以及市教研室组织的《初中物理评价手册》的编写工作,不久前参加编写的《初中物理试卷》9年级下册已由江苏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课题组成员还编写了两套南京市初三物理单元过关质量检测题,六位课题组成员撰写了与新课标三维教学目标配套的过程和单元反馈练习,四分册都由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另外,课题研究的又一成果——由我校三位课题组成员参与编写并由程冠军老师主编的《物理实验分类复习》(八、九年级)一书,已经正式出版由全国发行,苏科版教材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刘炳升教授为该书撰写了序言。

2、总结出教改的新鲜经验

三年来,课题组成员共撰写论文15篇,有14篇论文在省、市、区获奖,另有两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

发表、获奖论文一览表

姓名

论文名称

获奖等级

获奖时间

程冠军

《“水循环”教学点滴》

《中国教育论坛》发表

0312

张恺宁

《水循环课堂教学设计》

《金陵晚报》发表

0311

张恺宁

《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的范例》

区三等奖

0312

张恺宁

《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的范例》

市二等奖

041

程冠军

高菲

《在创新教育中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课题研究》

区一等奖

0412

程冠军

高菲

《在创新教育中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市二等奖

0412

程冠军

《透镜成像及其应用复习课教学资源与设计》

省三等奖

051

张恺宁

《“电功率”教学设计》

省一等奖

056

张恺宁

《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尝试》

区一等奖

057

张玉鹏

《如何开展中学物理课外实验》

省三等奖

058

张玉鹏

《中学生有学习物理学史的必要》

省三等奖

0511

张恺宁

《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尝试》

市三等奖

0512

沈璐

《“简单电路”课件》

区一等奖

061

程冠军

《实现创新教育目标的几点思考》

中国教育出版社发表

062

3.学生学习的成果明显提高。

几年来,经过课题的研究,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调研检测和中考分析显示,我校初中物理成绩在原来基础上有明显提高,处于全区领先地位。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个性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在全国青少年 “电子百拼”竞赛中,方一舟、韩芳、陈燕、葛云鹏、董骏同学获全国二等奖。      

自我评价分析与结论

1、在创新教育中提高教学效率,要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脚在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也就是说,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如智育)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2、“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要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3、“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要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于检验教师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

4、“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

怎样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成效?”

5、“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也是一种策略。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具体地说,就是在教学活动的进程中把教学分成准备,实施与评价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系列的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的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并不要求教师掌握每一项技能。

6、开展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辅助手段,它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是物理课堂教学的补充,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不仅能帮助学生复习、记忆、理解学过的物理知识,培养联系实际的能力,而且还能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吸引他们探索新的物理现象和规律,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去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逐步提高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能力,同时也能充分发挥学生个性与特长,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课题研究证明,“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有效教学之路”,不仅是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而且也是教学改革的一种策略.我校课题组几年来围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这一中心,进行了备课、上课策略的研究,在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和“30·15”课堂精讲精练模式的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提出了有效教学的观点,体现了我校“让你充分发展”的办学理念,促进了师生的共同发展。经过三年的研究,我们进行了教学现状的调研,经过学习培训,开展研究课研讨活动,以点带面,总结研究成果,摸索创新教育中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使我校物理教学研究和教学成果走在了全区的前面, ,06年中考又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从而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理论与方法的指导和实践的支持与思考。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