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教研组课题总结
二年级语文教研组课题总结 |
更新时间:2006-9-29 9:49:57 |
题外话:作为教师为什么要进行课题研究? (一)进行课题研究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必由之路。 每位教师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当你取得一定业绩和成果以后,要想再向前走往往会有“欲进不能”的感觉,这也就是一种“高原现象”。怎么办?有效的措施是边反思,边学习(所谓“充电”),边实践。当你在工作实践中遇到困惑的时候,一定会联系个人实际反复思考: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该从何处入手,采取什么策略加以突破?为了寻找理论支撑,你总得翻翻有关的理论报刊和书籍,这就进入了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然后你再找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志一起商量,如何做一个专题研究,首先进行准确的目标定位,尔后制定具体的实施步骤,为了达成预定目标必将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一旦形成实施方案,接着行动起来,这就实质上进入课题研究的运作轨道了。为了取得必要的业务支持和帮助,得到公开的认可,一般要向具有某种权威的科研单位提出课题申请,如果获得批复,这项课题就算正式立项了。以后的活动一方面有课题审批单位的管理、监控和指导,另一方面则由课题组全体成员在主持人的具体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创造性的实际操作。每个课题组都联系着一个优秀的教师群体。每位成员都会充分地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随时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记下各种数据、个案及一切有价值的素材,这期间有时会产生一些新问题和新矛盾,这正好是课题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的契机。在个人刻苦钻研(带着问题到理论著作和相关课题中找答案)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课题组可以通过专题研讨和“科研沙龙”进行集体攻关。攻克了一个难题,解决了一个矛盾,课题研究就上了一个台阶。我们在先进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把感性的东西上升为科学的理论,力求使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符合教育、教学规律。这样一来,我们的教育、教学效率自然就会不断提高。正是在这种“学习——实践——总结——提升”的反复循环的过程中,我们的专业素养和思想境界就获得一步步的发展和升华。这就是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专家型教师转变的必由之路。
“阅读教学与生活的重建”之子课题: 《创设生活情境引领学生走进阅读》课题研究阶段汇报 武夷山实验小学 二年段课题组 朱丽娟 本课题源 于余文森 教授提出的“阅读教学与生活的重建”课题研究思路,得益于2004年7月省学科带头人理论研修学习。酝酿于2004年7、8月,9月教研组讨论,制定出课题研究计划,随即实施。 现将两年来,课题研究实施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研究的目标: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它源于生活,又回归服务于生活。因此,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阅读和写话中,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提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好、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喜爱图书,爱护图书。”等阅读要求。从而突出了提早阅读的重要性。更主要是因为学生入学后主要任务是学拼音、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引领低年级学生在识字少对文章的接触也就少的情况下,尽早开展阅读,培养阅读的兴趣呢?如果能抓住这一时机,在教育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跟着教师阅读内容有趣、情节生动的童话、故事,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既可以调节学习拼音、识字的枯燥气氛又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因此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培养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等问题。使阅读成为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理论做引领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要开展课题研究就必须大量的进行资料收集和阅读。教研组各位教师进行分工合作,有的收集各种文献、刊物发表的关于阅读研究的文章,有的查找与课题研究有关的网络资源。特别是阅读理论书籍 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四大支柱 ——教育思想·教育智慧·专业精神·专业人格》余文森编 福建教育出版社 3、《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余文森 吴刚平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4、《构建生活的课堂——现代生活教育案例解读》成尚荣主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 5、《语文审美教育论》程钧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 6、《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 7、《陶行知教育言论集》陶学研究会编 科学普及出版社 8、《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廖华主编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9、《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与辅导 杨再隋等编著 语文出版社等 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教师理论素养的重要手段。正因为我们有理论的引领,做课题研究时才有底气、有方向。 三、扎实有序地开展课题研究 为了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真正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课题研究试验以来,我们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一)阅读教学贴近生活 1、“边玩边学”。如学习《秋游》这篇课文之前,就带孩子们去秋游,让他们在大自然中观察秋天的特点,去草地上打滚;去捡落叶,贴树叶画……感受秋天的美,对课文内容有更深的感悟。 2、“边查边看”。在上课之前要求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调查访问,对课文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如学习《2008,北京》一文前,我们就让孩子查一查刚结束的奥运会,搜集有关的资料,课前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学起课文来就容易理解多了。再如学《美丽的丹顶鹤》,我们这的孩子对丹顶鹤不大了解,就让他们课前查找相关的资料,以增进了解。 3、“边演边悟”。学习《小动物过冬》,就让孩子们分别扮演燕子、青蛙、蜜蜂,通过角色对话了解动物过冬的方法,增长知识。 4、“边学边用”。学习了《水乡歌》后,让学生模仿诗的格式,写一写武夷山,在了解武夷山风光、特产的基础上,写《武夷山歌》,不仅写话能力得到提高,还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编写课外阅读小册子《小水滴》 充实课堂资源 我们做这个课题是从一年级开始的,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不认识字,怎样才能让孩子阅读?儿歌朗朗上口,益于学生阅读。为此,我们年 段的 老师利用课余时间,编写了《小水滴》这本阅读辅助册。《小水滴》以活泼有趣、语言简洁、语音押韵、朗朗上口的儿歌为主。寓意有三:其一,让学生通过阅读,积累语言,似聚沙成山;其二,让学生通过阅读形成习惯,如滴水穿石;其三,让学生通过阅读,激发兴趣,内化素质,涵养个性。这本阅读小册在全年段发行,学生一下课就读,有的学生还达到熟读成诵。 (四)、结合语文课教学,进行扩展阅读。 语文教材中的不少课文都是选自中外优秀文学作品,孤立地学习,难免会使学生掌握不够全面。为此根据语文学习和特点,采用多种方法,扩展学生的阅读,让学生了解书本以外的故事,知道更多的内容。如学习了《小动物过冬》一课,就让学生去读读《十万个为什么》,学了《鲁班和橹板》,就让学生去读读《发明家的故事》,学了《他得的红圈圈最多》《陈毅探母》,就让学生去读读《中国伟人的故事》,使学生阅读面随之扩大,对课文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有的班级还结合语文课的学习,进行“古典名著故事会”、“经典诗文诵读会”,使活动进一步深入。在上学期少先队举办的“书香班级”评选活动中,二(3)和二(4)班荣获“书香班级”的称号。这跟我们开展这个课题有一定的关系。 (五)、利用家长会的形式,争取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支持。 以前的教学,只是以课本为主,学好课本就行了,而今后的小学生,除了课本知识以外,还必须更多阅读更广泛的课外书。如果不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今后的学习都将成为一个瓶颈。我们对实验班进行了“亲子阅读活动情况调查”,内容涉及学生喜欢读的类型、平时阅读的习惯、家长的配合以及家长平时是否有读书习惯,结果可想而知,情况不太理想。特别是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较差,很少有天天阅读的习惯,更不用说课外阅读时动笔,摘录和写读书笔记的事了,而且学生普遍对文学类书籍不感兴趣,,再加上有些家长的习惯、素质本身就差,根本做不到家长的榜样作用,所以从调查情况来分析,更加强了我们进行本课题研究的紧迫感。我们把这一道理广泛向家长宣传,取得他们的支持,结果非常明显,家长们也纷纷表示,空闲时间陪孩子读读书,舍得这给孩子买书了。从每班订阅课外书的情况开看,订阅人数明显增加了。学生手中的课外书也多了。 (六)、利用班中优秀学生,榜样示范。 每一个班中,总有一部分同学他们的学习习惯、阅读习惯、家庭教育是比较好的,这部分同学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强,方法得当,阅读习惯好,学习成绩优秀,把这部分同学的经验向同学们进行宣传,也是不可多得的下面教材。我们利用各班的先进事迹,让这部分同学在班中进行介绍经验,让他们在班中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使全体同学获得同伴的学习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二(4)班徐馨怡同学,她每天都养成了阅读课外书的习惯,甚至到了不看课外,晚上睡不好觉的程度,她读过许多的名著,知识面较广,她的语文成绩在班中名列前茅,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很强,在班中介绍后,很多同学向她学习,逐渐养成喜爱看课外书的习惯。 四、教师的成长 我们教研组无论从年龄还是从职称来说,都是最合理的。从年龄上说,有40多岁的,有30多岁的,也有20多岁的。从职称上讲,有小中高,有高级,也有小一的。因此,课题组在兰韵平副校长的引领下,课题研究工作扎实稳步的进行中。对于我们自身来说,我们在课题研究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也相应得到了提高。兰老师执教《鲜花和星星》一课,作为全国骨干教师培训的观摩课,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在04年学校的新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我执教汉语拼音课《ai ei ui 》和程红英执教汉语拼音课《un ün》被评为优质课。王小平执教汉语拼音课《ao ou iu》作为省级观摩课受到好评。 裴玉琪 老师论文《赏读古诗词 积锭文化底蕴》和《放飞想象 凸现美》分别在cn刊《教学与管理》和《小学教学参考》上发表。 汤良菊 老师的论文《架设于文娱生活的桥梁》在《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上发表。课题组实验教师的论文在各级论文大赛中获一、二、三等奖。 五、课题的成果 通过两年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阅读量明显增加 2、识字量明显增多 六、反思与今后的打算。 (一)两年的实践,确实尝到了这一课题实验的甜果。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开发了孩子的潜能,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激发了孩子对汉字、对语文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二)我们的实验还存在不足之处,今后还需刻苦地学习教科研理论,还需坚持不懈地进行课题研究,并加强规范化的管理以取得更大的成果。下学期我们打算出一本有关对子的阅读小册让学生背诵。因为在五月份时,在兰老师的推荐下,我们认识了一本非常好的书《对课》,全组成员都买了一本,读后我们都认为有必要挑一些让学生背诵。并让学生收集银联、胜联及摩崖石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下阶段,全组成员更有信心,坚定不移地把课题研究深入下去,使本课题研究更上一个台阶。
|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