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语文自主性学习》课题中期评估总结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语文自主性学习》课题中期评估总结  

从课题立项以来,我们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有了一定的收获,现总结如下。

一、精选课题,精挑成员。

根据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学校的设施、教师的水平,我们确定了《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语文自主性学习》这一课题。

现代教育技术近年来发展的一个主要走向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一特点突出地反映在本次新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大部分人将其重点放在教师的教上,我们认为学生的学比老师的教更重要。我们不但要用信息技术为教师的教学服务,更要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的能力,适应信息化的社会的需要。

我们抽调信息技术水平高、课堂教学能力强的骨干教师组成一个团队,合作开展研究,对课题的顺利实施非常有利。

二、理论培训,达成共识。

在课题立项后,我们认真组织课题组的成员一起学习课题研究方案,结合课题成员所教学科谈具体课题实施的办法,同时我们还有组织地学习李克东、何克抗等著名教育理化专家的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数字化学习的文章。这样课题组各成员对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重点都有了充分的认识。

三、计划明确,分工合作。

每学期初我们都有课题计划,期末有课题总结。根据研究的需要,把课题划分为四个模块即1、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水平模块,2、建立数字化学习环境,3、数字化学习资源模块,4、学生数学化学习创造模块。每个模块都有分工,例如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水平模块主要有刘晋文和王满胜两位教师负责,数字化学习资源模块每位成员都应根据各自教学情况设计制作。每学期末我们还总结课题的研究实施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四、围绕课题,积极教研。

1、调查师生开展数字化学习所需的基本信息技术技能。

开展数字化学习,师生应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除了共性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外,具体到各学科还需要哪些能力呢?为此我们开展了专题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弄清了学生数字化学习所要掌握的信息技术技能。

2、多角度多方位研究如何建立实用性的数字化学习环境。

学生开展数字化学习需要一定的环境。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的不同,所需的环境也不同。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我们所要网络计算机教室,在模仿-再现式环境下我们只需多媒体教室,另外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出现也为我们建立数字化学习环境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我们在实际研究中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进行了认真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3、数字化的学习内容和资源的创建

数字化的学习内容和资源是学生开展数字化学习的前提条件。我们在开展课题研究中重视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首先,我们对课题组成员在进行了数字化资源创建培训,先后组织了网页制作培训,多媒体教学素材制作培训,数字化课堂教学技术培训等活动。通过培训,教师具备了一定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设计制作能力。

其次,我们在研究中设计制作了一批数字化教学资源。

4、我们着重开展了促进充分发展的自主学习研究

现代教学论重视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学生智力、能力、创造力的培养,并以学生主体性发展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自主学习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与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摆脱对他人的依赖,合理确定学习目标,主动规划学习进程,科学制定学习策略,主动调节学习情绪,客观评价学习效果,逐步确立主体意识和观念,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开展了以下工作

1.自主学习现状调查分析:我们采取问卷的方式,对我们从初中三个年级数百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并通过数据整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表征、要素、成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形成了调查报告,从而明确了重视培养引导、调整师生关系、改进课堂教学、加强反思调控的研究方向,掌握了研究的主动。

2.积极探索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学校积极开展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的探索,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学习环境管理以及学习评价等五个方面引导教师教学观念和方式的转变,除平时教师的实践探索外,学校每学期都集中一周时间举办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专题研究活动,推出一批研究课,并认真组织教师听课、评议,在相关的主题教育沙龙中,进行思想碰撞,加深认识,促进研究。不少教师在培养学生自我效能、学习反思能力、自我调节等方面形成了初步的实践经验,并在相应的范围中得到推广。

3.加强学法辅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校建立起了四级学习方法辅导体系。第一,校级学习方法辅导。在初一起始年级开设学习方法辅导课,系统介绍各种学习方法,做好小学到中学学段衔接中应用有效学习方法的指导。第二,年级学习方法辅导。在各年级开设学会学习辅导讲座,开展针对学生年龄特点的学习方法指导。第三,学科学习方法辅导。在学科教学中有计划地进行学会学习的策略辅导,根据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符合学科学习规律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第四,个别学习方法辅导。尊重学生学习的个性差异,分层次开展学习方法指导,尤其是开展对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辅导。通过四级学习方法辅导体系的运作,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自觉选择学习方法的意识和能力都得到了加强。

4.开展问题意识培养研究。我们从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调查入手,探寻学生问题意识的成因、现状和培养途径。通过对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分析,撰写了题为《我校学生问题意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的调查报告。针对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现状,我们将研究重点放在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上,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实践和探索。现在,这项研究正在深入开展中。

5.加强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作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探究精神、挖掘学生自身潜力的科学的学习方式,正好搭准了课堂教学的改革的命脉。我们不仅划出专门时间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还要求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能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方法,在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境和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合作学习的精神,在这些课堂上,学生能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寻找学习资源,设计学习计划,解决具体问题。一些老师开出了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公开课,受到校内外听课老师的好评。

五,课题研究初步取得的成果。

通过本课题研究,我们取得了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1、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摸清了开展教师课程整合学生进行数字化学习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必需具备的信息技术技能。

2、通过探索,我们掌握了建立实用性的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方法。

3、在课题实践中我们制作了一大批数字化学习资源。

4、网络中存在大量的优质资源,这些资源能充分发挥各种媒介的特长,用图像、动画、音乐、语言等各种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形式生动、直观有趣,能轻而易举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六、问题和思考

第一,主体性教育思想和理论作为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内涵丰富深刻,在实践探索中,我们对理论的认识和把握有待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在学校课程、教学、德育、管理中,如何体现主体性教育思想,还缺少深入的思考。我们的研究和实践者都是一线的教职员工,尽管有不少人有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但是理论学习和理性思考不够,这就制约了课题研究的深度,因此要加强学习,提高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和针对性

第二,在研究的方法上,探索构建主体性教育办学模式,我们更多地使用行动研究法,强调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总结和提炼。但是,由于教职工研究经验的局限和平时工作强度的影响,一些同志疏于对研究过程的记录、总结和反思,一些同志不善于对实践做理性的提炼。

第三,如有的学生由于技术不过关而感到困难重重,由于班级人数太多,教师无法兼顾每一个学生

第四,本课题为我校的龙头课题,涵盖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条线复杂,头绪繁多,由于人力、精力和研究水平的局限,我们对课题的管理和控制经验不足,课题的进展不甚平衡,有的方面研究比较深入,进展较快;有的方面研究比较浅、进展慢。

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实践和研究中要不断加以解决,一方面我们要加强研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我们实践探索的信心;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学习,调整和完善课题研究,提高研究质量,同时进一步寻求有关专家的指导,借鉴同类研究成果,力争使我们的研究更富有成效。我们深信,只要我们努力学习,不懈追求,积极探索,就一定能完成我们的研究目标,取得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

繁峙二中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