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艺术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成果要报(1-22期)

忘言”(“得意而忘象”),只有“忘筌”(“忘言”、“忘象”),才能获得对“鱼”的浑然一体的领悟,从而真正“得意”。这种在言(象)意关系中突破和超越语言(象)表达中的樊篱——“言筌”的局限,为加大艺术形象(“鱼”)的表意(蕴涵)力度和运用现代隐喻、象征等手法提供了可能性。该书在发掘和提炼古代艺术辩证法全部有价值的固有元素时,注意保全其原生性,如对老子的“反者道之动”的“反”字,阐释了可能有的两层含义:一为“相反”,对立统一的矛盾因素;二为“返回”,返归根本和无限。前者可以理解为艺术辩证法构成的相反相成基本规则的最早哲学依据,后者具有艺术的本真性与创造性的精神自由的意义。二者互补,体现了艺术辩证法的本质特点。保全古代艺术辩证法的原生性与实现古代艺术辩证法向现代的转变,是相统一的。该书在论述艺术体验中“互反的同化”等心物交融时,重点分析了张澡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从考察“心源”的禅宗本义与“造化”的自然本真入手,在与西方现代艺术体验理论的比较中,发掘和发挥了艺术创构中“心源”之深与“造化”之真、“心源”与“造化”之圆融的悟性理论优势,从而形成了现代艺术创造意义上的心物关系的极致。

  该书在对众多艺术辩证范畴的描述中,涉及绘画、雕塑、建筑、工艺、音乐、舞蹈、小说、戏剧、电影、电视、摄影、书法、园林、装饰等各门艺术实践,说明艺术辩证法具有普遍的艺术应用价值。作者认为,艺术辩证法的实践的智性,实质上是对艺术创造境界的哲学意义上的提升,是一种艺术综合素质。有了这种综合素质,就有了把握具体艺术的高度和深度的可能。例如抑扬之法,欲扬故抑或欲抑故扬,如同“注彼而写此”一样,目的在于提高艺术的表现力。“大巧若拙”、“绚烂归于平淡”,则是一种炉火纯青、返朴归真的技巧境界,特别能展示东方艺术的特色。众多艺术辩证范畴都贯穿着一个“理”,即相反(辅)相成的艺术哲理,而见诸每对具体范畴,则又有特定艺术层面的实用价值。

  《中国教育报》、《艺术百家》(数字化期刊)、中国图书网等媒体分别对该成果进行了评介或网上销售。

全国艺术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成果要报(第九期)   准确把握地域特色优势 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迈向“文化苏州”研究》凸显城市建设中的文化战略

  2004年11月,苏州获评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并摘取含金量最高的“年度城市”大奖。评选委员会的评价是:“一座东方水城让世界读了2500年。一个现代工业园用10年时间磨砺出超越传统的利剑。她用古典园林的精巧,布局出现代经济的版图;她用双面刺绣的绝活,实现了东西方的对接。”苏州成功的奥秘是什么?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成果《迈向“文化苏州”研究》(课题负责人:苏州市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高福民),通过对国际化背景下城市发展战略和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入研究,结合分析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的优势,阐述了打造彰显本土特色、具有全国和国际影响的“文化苏州”的发展战略。

  该成果作为综合性研究报告,共分综合篇、课题报告篇、学术篇、调研篇、县(市)区篇、案例篇及附录(政策、规划、法规篇)七个部分。重点部分为“课题报告篇”和“学术篇”,共约40万字。

  该成果全面、深入地分析论述了苏州文化的特点和优势、国际化浪潮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文化苏州”目标的提出、“双面绣”战略与文化圈的形成并提炼总结了迈向“文化苏州”的创新实践,认为:认真研究构建和谐社会的城市文化战略,已成为当今城市发展战略的焦点之一。面对文化多元激荡的大背景,努力找准自身定位,在“和而不同”中积极推进文化综合创新,既是不断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

  具有2500余年建城史的苏州,历史文化是其第一优势。源远流长的苏州文化,集中体现了“和谐雅致,兼容创新”的特点。“和而不同”,是苏州文化生生不息的活力之源,在文化多元激荡和兼容开放的大背景下,始终坚守文化个性,并不断推进综合创新,是苏州经济社会不断走向可持续繁荣发展的巨大动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建设成令国内乃至世界瞩目的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成为我国新兴工业化城市。在经济的跨越式进程中,苏州传统文化中的重科技创新、亲商亲民亲文理念、负重奋进精神、开放意识、经世致用观念等优秀人文精神,得到了创造性的继承、丰富和发展。诞生了融合长江文化内涵、自励上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融合“海派文化”先进思想、体现高度开放意识的“昆山之路”等崭新的时代精神理念。在知识经济扑面而来的新时代,强调建设国家和城市文化创新体系,形成整体优势至关重要。每个城市的文化传统、文化遗产作为其独具特色的精神财富,是产生文化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本质特征。

  本世纪初的20年,不仅是中国社会经济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文化建设发展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而苏州地处的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正是集中体现这一发展机遇的重要区域。江浙沪地域文化各有优势和特色,在“和而不同、相互包容、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中找准定位,积极推进合作与发展,防止城市特色危机,防止城市竞争中出现的产业同构、千城一面格局,将极大提升长三角的整体综合竞争力。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苏州市努力把文化建设提升到城市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研究和认识,提出了建设“文化苏州”的战略目标,成为全国最早提出“文化立市”的城市之一。如果说,“苏州文化”强调的是一个城市的综合文化实力,揭示了与城市发展史相始终的文化的自身发展规律与特点,“文化苏州”则强调了文化发展与城市发展互为表里的密切关系,强调了文化战略在城市发展战略中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和发挥的决定性作用。“文化苏州”理念的核心,就是要通过大力发展繁荣苏州文化,以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竞争力、辐射力的提升,最终实现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和谐统一。文化繁荣的生命力,在于努力保持和彰显文化个性。因此,“文化苏州”的发展策略,就是依托上海辐射,找准自身定位,在大力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和积极推进文化创新、文化繁荣的基础上,最终实现文化的生活化和生活的文化化、文化的城市化和城市的文化化等。“文化苏州”目标的提出,其纵向基础是苏州源远流长、富有特色、魅力和辐射力的文化资本,横向基础是苏州经济文化互动发展的当代实践,其直接的架构依据是苏州市“文化强市”建设目标规划。坚持先进文化的科学发展观,是“文化苏州”建设的行动指南;大力推进文化繁荣,是“文化苏州”建设的立足点与出发点;以繁荣的先进文化为引领,努力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文化苏州”建设的目标与归宿。

  在大力迈向“文化苏州”的创新实践中,苏州市又提出了“文化苏州”目标建设的“双面绣”战略。其含义就是苏州市要努力建设形成科技经济与文化互动发展、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共同繁荣格局,进而提出了在市区建设形成三个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共同繁荣发展的主要文化中心圈建设规划,即:在古城区形成彰显传统文化的文化中心区域,打造环古城河并串联历史文化街区、以保护古城风貌和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为目标的“传统文化水廊”;在工业园区金鸡湖畔等形成体现现代文化的文化中心区域,打造工业园区金鸡湖畔以现代文化为标志的“现代文化水廊”,并架接以苏州新区狮山周边以苏州乐园为中心的现代游乐产业区;在古城以南太湖之滨形成以生态和休闲旅游文化为主的中心区域,打造沿太湖的“生态和休闲旅游文化水廊”。苏州三个文化圈将在总体上形成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心,弘扬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优秀文化,开拓现代科技文化的新内容,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推进苏州文化以鲜明个性积极走向国际化和新的发展态势。“文化苏州”,重在建设。苏州市以实现文化遗产的生态保护和推进文化综合创新为重点,围绕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创新与发展、文艺繁荣和“三贴近”、文化的法制建设和依法管理以及实施“人才兴文”战略五个方面,大力展开了迈向“文化苏州”的创新实践,取得了一系列较好成效,从而勾勒出“文化苏州”建设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轨迹。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华东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苏州大学的专家学者组成的鉴定组充分肯定了该课题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一致认为“报告提出的‘文化立市’主张和‘文化苏州’双面绣战略及三个文化圈的战略构想,报告所总结的建设‘文化苏州’如何围绕保护、创新、繁荣、管理及人才兴文战略等五个方面的实践探索,不仅丰富、充实了当代苏州文化建设和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而且对全国其他城市和地区的城市文化建设,也具有普遍的借鉴作用。”

全国艺术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成果要报(第十期)   坚持理论为实践服务 促进艺术与科技结合

  建筑环境中光与空间一体化设计理论模型研究拓展新视野

  光既可赋予建筑空间以灵魂和生命,也可以成为建筑空间设计的败笔与祸源,如何解决当前建筑与室内设计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光与空间设计相脱节的问题,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2001年度青年基金课题成果《建筑环境中光与空间一体化动态设计之理论模型研究》(课题负责人:华侨大学常志刚)进行了富有新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该成果包括《设计光亮——光与空间设计一体化研究》、《肌理之于建筑》、《新型人工天空半球设计理论及其构造方法》等8篇系列论文(有的已被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建筑学报》等发表)、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配套投入30余万元资金建成用于建筑空间辅助设计的实验光箱(第一代实验光箱已于2004年2月获国家专利,批准号:03256654.9;第二代实验光箱正在申报国家专利)以及光与空间实验室。该成果认为,人实际上是通过物体的亮度来感受其视觉存在的,如果把由实体元素构成的空间称之为“实在空间”,那么由这些实体元素的亮度构成的视觉空间就称之为“光视空间”。既然实体元素只有通过亮度才能被视觉所感受,那么“实在空间”只能转化为“光视空间”才能被视觉所感受。因此,“光视空间”才是建筑设计作为一种空间视觉艺术的真正目的,而实体形式的构筑只是一种准备和前提。“光视空间”是“实在空间”的视觉转化器,是联结视觉与“实在空间”的中间层次,因此,在对建筑进行视觉设计时,应把亮度的表现作为主要任务,具体建筑元素设计和照明元素设计均应服从于亮度的表现。

  该成果阐述的基本设计理论的要点包括:“光视空间”的基本理念和原则、格式塔心理学完形理论的应用、“光视空间”的设计模式、自然光与人工光的统一、光箱实验设计模式、新型人工天空半球亮度分布的设计理论及构造方法等。

  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厦门大学建筑学院、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组成的鉴定组对该成果作出的鉴定结论认为:该成果提出的“光视空间”的名称及对光与建筑空间的交互作用一体化的描述,“有别于以往建筑设计和设计教学中只重建筑实体和空间的形式设计而忽视光的观念和方法,从而为建筑视觉环境设计提出了新的认识和新方法”;设计制作的实验光箱,“为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法和手段提供了一种新的更直观化的富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结合的发展。光箱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该课题组成员参加了2002年10月在上海同济大学召开的国际环境行为研讨会,并作了题为《光与空间一体化理论及教学》的报告;参与了国家科委和北京市联合资助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的设计(负责照明设计与评估)、北京市科委的科技攻关项目“绿色奥运评估体系”照明部分的研制工作、国家经贸委绿色照明项目中多个工程的测试与评估、中国美术馆室内光环境测试和评估分析等,以实际应用和检验“光视空间”概念和“光与空间设计一体化”理论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数据及资料;课题组根据第一代实验光箱原理,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制作了实验光箱并投入教学使用受到好评;课题组研制建成的新的光与空间实验室还接待了来自英国AA设计学院、台湾国立云林科技大学空间设计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及北方交通大学建筑系等单位专家学者访问。

全国艺术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成果要报(第十一期)   20载走访170县千余艺人 40万言记述影戏春秋

  《中国皮影艺术史》结束我国无皮影史专著的历史

  皮影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文学、音乐、美术、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在我国流传广泛、历史悠久,更被西方人誉为“有声电影的鼻祖”,但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没有系统研究皮影戏发展历史的专著,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2001年度课题成果《中国皮影艺术史》(课题负责人:河北师范大学魏力群)填补了这一空白,成为我国第一部皮影史专著,对于推动抢救、整理和挖掘这一民间文化艺术的宝贵资源以及深入研究其起源、流传、发展的历史、流派和现状,都具有重要意义。

  该成果以查阅大量史志资料、收集整理各历史时期的皮影记载和皮影戏文稿566件、20年间走访170个县1200名民间皮影艺人的田野调查问卷和笔记等为基础,从历史学、民艺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角度,对我国皮影戏的文学剧本、美术造型、音乐唱腔、表演形式和民俗观念诸方面,进行了历史、地域、纵向和横向的分析比较,论述了中国皮影的起源、流传、变革、发展等问题,提出了中国皮影戏三大区域性流派的划分,阐述了关于宋代“大影戏”和“乔影戏”等不同概念的见解。

  该成果共计近40万字,其各部分具体内容包括:概说皮影、皮影的起源、宋代影戏的繁荣、金元影戏寻踪、明代影戏的流传、清代影戏的传播、近代影戏的兴衰和当代影戏的发展,其中包括三大流派的形成、文人与剧本、影戏班社与艺人、表演技艺、唱腔风格、造型与雕制、影戏民俗、战争年代的影戏、新时期影戏走向世界,以及对影戏现状的思考;附录中还包括皮影的收藏与鉴别、影戏源流分支图、皮影戏大事年表等内容。此外,还建立了皮影文字资料库和图片资料库。

  由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文物出版社、北京市皮影剧团、河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河北民俗博物馆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组成的鉴定组对该成果所作的鉴定结论认为:“该课题(成果)为中国皮影史的首部专著”,“其中更有其学术上的独到见解。专家组一致认为,这是一部难得的民间艺术发展史书,是皮影艺术研究的一项高质量的重要成果”。

全国艺术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成果要报(第十二期)   跨百年风雨历程 从探索走向成熟

  《中国电影摄影艺术发展史》献礼中国电影百年华诞

  在中国电影百年华诞将临之际,全国艺术科学“九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成果《中国电影摄影艺术发展史》(课题负责人:北京电影学院郑国恩)作为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电影摄影艺术发展历史的专著,填补了我国电影史学研究领域专业艺术史研究的一项空白,该成果将于2005年底由中国电影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该成果着重研究故事片电影摄影艺术发展的历史,基本按电影史学界通用的阶段、时期划分进行了学术考察与研究,但在某些方面也根据摄影的特点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全书共约80万字,涵盖了从中国早期电影摄影、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的电影摄影、新中国十七年电影摄影、文革时期的电影摄影、改革开放后新时期的电影摄影、九十年代以后的电影摄影等近一百年中国电影摄影的艺术发展历史;记述了一百年来中国几代电影摄影师的艺术创作历程;本着史就是从事实出发的精神,以一定历史阶段的艺术创作为观照对象,较为客观地揭示出摄影艺术创作的本质特征、创作规律、创作主体的创作个性及代表作品的创新贡献等学术价值;在“史述”、“史识”、“史评”中,较为客观、公正地把握和处理了摄影师、影片、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及文艺思潮和电影观念、技术条件、观众等五大要素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并根据摄影师在电影综合艺术创作中的地位,客观、公正地评述了他们在具体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和为发展电影艺术所做的贡献;总结归纳了中国电影摄影艺术创作的规律以及创作观念的演变。

  该成果还包括两项阶段性成果:《中国电影摄影师谈艺录》辑录了对十余位摄影师的访谈和十余部影片的摄影阐述,《中国电影摄影师研究》辑录了以不同历史阶段的摄影师为研究对象的15篇论文。

  该成果增加了中国电影史的丰富性和完整性,具有学术开拓意义。

全国艺术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成果要报(第十三期)   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服务西部开发建设实践

  《六盘山区传统文化探究》获地方文化部门重视与肯定

  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2001年度文化部课题成果《六盘山区传统文化探究》(课题负责人:宁夏民族艺术研究所邹荣)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财政厅的领导和支持下,已完成并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该成果以西部大开发为背景,在对六盘山区的历史文化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人文名胜资源、民俗文化资源、民间艺术资源、红色文化资源的搜集整理中,从历史的角度追溯了六盘山区传统文化发展的轨迹及其变迁,展示了六盘山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时代空间和传承,对其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资源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论述,提出了一系列对六盘山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保护思路和开发构想。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在该课题立项之初就给予了的高度重视,专门为此向自治区各有关地、县文化局等发出了《关于组织实施〈六盘山区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课题研究的通知》(宁文字[2002]010号),指出:“该课题的立项与研究,对继承弘扬六盘山区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繁荣我区文艺创作,促进当地经济、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该课题涉及面广,工作要求高,望各地给予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做好有关文字资料、图片等征集工作,并确定专人负责收集整理提供当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料,按照要求,保质保量完成承担的具体任务。”还专门组成由自治区文化厅有关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并争取到自治区财政厅给予该课题10万元经费资助。课题组成员历时三年,考察了宁夏、甘肃十余个县市及广大农村地区,在所获得的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研究完成了该课题。

  该成果共40万字,各种图片百余幅,资料丰富,史论结合,内容广博。全书共分为十章,包括:原始人类遗址、周秦唐宋历代名人、军旅、宗教、商贾文化及古墓遗存等历史文化资源;六盘山、云雾山自然保护区以及九龙山、月亮山、老龙潭、黄花泉、泾河、二龙河等自然景观资源;石窟、庙宇、城堡、关隘、博物馆、清真寺、拱北等人文名胜资源;礼俗、婚嫁、饮食、生产、会戏、节日、语言、服饰等民俗文化资源;社火、回族踏脚舞、乐器、皮影、戏曲、花儿、文学等民间艺术资源;回族雕刻、杨氏泥塑、隆德花灯以及民间剪纸、刺绣、绘画、编织等工艺美术资源;红军长征纪念地、任山河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文化资源;民族民间艺术的理性思考——民俗与民间艺术、社火脸谱的分类及化妆、民间花儿美学研究、民间小戏的性质及发展与特征、民间舞蹈的艺术特点等;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思路——关于民族民间文化概念及其分类、保护现状、存在问题、保护对策与方法、立法等;民族民间文化的开发构想——民俗文化博物馆、民族文化生态村(博物馆)的建设构想以及文化旅游产业、民间花儿、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构想等。附录部分包括:民族民间文化名录分布、民间文化艺术人物及工作者简介等。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李克强同志为该成果撰文作序,对其所体现的价值给予了肯定的评价:“该课题虽然是研究地域文化的一部专著,但对于我们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为政府制定有关政策方面,无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希望更多的理论研究工作者能够紧紧围绕西部大开发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这个主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作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论探讨和研究,为实施宁夏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建言献策,使我区民族民间文化得到更好传承和发展,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和宁夏特点的文化事业服务。”

全国艺术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成果要报(第十四期)   服务民族文化大区建设 献礼自治区成立60周年

  《草原艺术论》获选内蒙古“十五”出版规划重点项目

  全国艺术科学“九五”规划课题成果《草原艺术论》(课题负责人:赤峰市民族艺术创作研究中心李宝祥)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厅及赤峰市委、市政府等党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与领导下,经课题组7年的艰苦努力已编撰完成,并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十五”出版规划重点项目,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

  该成果共35万字,450余幅图片,是一部以草原游牧民族艺术为对象进行跨地区跨学科综合性研究的专著,从草原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视角,以我国三大草原中的内蒙古草原为主体,以我国青藏高原、西北草原以及欧亚草原为侧翼展开研究,探索了草原艺术发生、发展、交融、演变及其价值开发的基本问题,对上述地区古今各个时代的草原艺术从宏观上进行了梳理与论述。其主要内容分为导论、形态篇、发展篇、交融篇、审美篇、价值篇、附录等7 部分。其中,形态篇包括草原音乐艺术、草原舞蹈艺术、草原曲艺艺术、草原戏剧艺术、草原绘画艺术、草原雕塑艺术、草原书法篆刻艺术、草原建筑艺术、草原民间工艺、草原服饰艺术等10章;发展篇包括草原艺术的发展历程、草原艺术的发展动因、草原艺术的发展趋势等3章;交融篇包括草原艺术交融的基础、草原艺术交融的途径、草原艺术交融的规律等3章;审美篇包括草原艺术的审美情结、草原艺术的审美特色、草原艺术的审美本质等3章;价值篇包括草原艺术的价值体现、草原艺术的价值保护、草原艺术的价值开发等3章。

  该课题得到了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等各级党政部门的高度重视、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不仅成立了由赤峰市委、市政府及市文化局、民委、科委,自治区文化厅等部门主要领导组成的课题领导小组,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还将该课题作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建立草原文化学科”的重点项目和赤峰市政府一道分别陆续投入资助经费累计20余万元,市文化局领导同志更直接参加了课题组的研究编撰工作。课题负责人被赤峰市党委、市政府评为全市文化战线“科技兴市先进个人”,赤峰市民族艺术研究所作为先进单位多次受到市政府及文化局表彰。

  11月13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厅、新闻出版局及赤峰市委、市政府专门在呼和浩特市自治区政府礼堂为该专著的出版联合主办了首发式暨研讨会,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盖山林等有关方面领导同志以及文艺、教育、科技、出版界专家学者80余人出席。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联党组书记阿古拉同志在首发式暨研讨会上所作的总结性讲话中指出:《草原艺术论》是我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建立草原文化学科、深化对草原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赤峰地区研究者们的多年实践,给自治区社科界、文化艺术界诸多方面启发:其一,要突出时代主旋律,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其二,要树立群体攻关的意识,做到人才资源的合理搭配;其三,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树立敢为人先的勇气;其四,各级领导要为科研人员排忧解难、铺路搭桥,努力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厅长高延青同志为该成果撰文作序,充分肯定了其重要价值和意义:“对草原艺术的伟大实践,从理论上加以研究与总结,是民族艺术理论研究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赤峰市的研究者们经过多年拼搏努力,开了一个好头,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我希望全区艺术研究领域的同志们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知难而进、勇于探索、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学习他们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治学勇气,学习他们长期地深入草原搞田野调查,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作风。”“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要把我区建设成民族文化大区,同时,还提出了建立草原文化学科,深化对草原文化艺术研究等一系列的构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文化部门必须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