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课题结题报告
作者:佚名 来源:《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课题结题报告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6日 点击数:
我校从2001年9月开始启动“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验,通过实验教师不断探索,克难奋进,取得了显著成效。该课题的研究进一步优化了英语教学过程,改进了英语教学方法。通过课题研究构建了“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听、说、读、写四课型基本模式,营造了“教师善教,学生会学”的良好氛围,锤炼了教师的业务技能,提高了英语教学质量,赢得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回顾研究轨迹,课题组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领导重视,全员学习,全员研究
㈠、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1、规范课题管理。构建了三级网络机制,即构建了校长负责的实验领导网络,组建了科研处,成立了实验课题组。
课题实验小组:
(1)专家指导组: 李志坤 金培元 曾宪荣
(2)课题领导小组:蔡宏发、李 超、郭 晖 龚明星
(3)课题实验组:
组 长:蔡宏发
副组长:秦再春、龚明星
成 员:朱国钰、黄有河、全华平、李继珍、杨宏琴、秦百习、陈华凤、罗慧、郑华等英语组教师。
2、建立评价机制。为引导教师积极投身于教改科研,学校从改革评价机制入手,落实了《教育科研奖励办法》,制定了实验教师条件及申请制度,完善了课堂评价细则,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模式,形成了全面地、客观的评价机制。
㈡、深入学习,更新观念
1、 进行高中英语课题研究是时代发展、学校发展、学科发展的需要。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信息时代,尤其是加入WTO之后,英语学科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凸现,《新课程标准》应颖而生,《新课改》随之而来,进行《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课题研究,探究新形势下的高中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我校组建于1998年,教师主要来源于成人中专、乡镇初中学校和大专院校。绝大多数英语教师对于教材、大纲不熟悉,对于教材的交际教学思想、功能意念与语言结构相结合,螺旋式分散循环安排语法点的编排特点难以理解,不能很好地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久而久之,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中英语新教材以话题为中心,以语言功能为主线,以语言结构为辅线设计编写,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突出语言学习的交际运用,强调语言学习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每一个话题,以单元为基础安排教学内容,每单元由四课组成,并构成一个有机的单元整体。我们提出“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验课题,本实验的意义在于帮助教师处理教材,利用课型互补,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2、构建实验理论基础,进行课题研究
“单元整体教学”实验遵循了如下原则: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系统性、连贯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我们以单元整体为基础,正确理解单元内各课间的内在联系,合理安排各课教学内容,科学分解单元内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单元内各课型的特点,分别形成以听、说、读、写为各自重点的、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以不同课型模式,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为目的,落实语言教学中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整体要求。
二、求真务实,研究进程按计划有序进行
㈠把握阶段,狠抓落实
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验从2001年开始在小溪塔高中实施,经过三年多的时间,历经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01年秋——2002年春)
成立课题实验小组,组织全体实验教师学习整体教学的理论及教材教法。制定实验方案,培训实验教师。
2、实验阶段(2002年秋——2004年春)
组织教师依据实验方案,严格实施本实验,制订阶段性实验计划,做到人人都有明确的实验任务,个个有主攻的课题模式的研究,经常性地上研究课,进行研究讨论,形成共识,不断改进。并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进行必要的微调和修正,并坚持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让课内与课外有机统一,推动实验的顺利进行。
3、总结推广阶段(2004年秋——2005年秋)
撰写实验论文及结题报告,整理实验过程资料,形成教研成果,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评估验收。2004年秋按课题研究计划夷陵区教科所对我校进行了评鉴验收,目前正进行2005年科技指导计划项目验收。
㈡、群体实验,探求方法。
课题组要求参加实验的教师人人都有明确的实验任务,在单元整体的前提下,根据实验教师的自主选择,确定主攻的课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积极地探索、从单元整体出发,对不同课型的教学进行大胆地尝试,寻找有序、有效教学方法,定期作出小结,为总结出它们的规律作出努力。
1、组织培训学习,武装实验队伍。
几年来,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作比较”等方法来更新教学观念。我校英语教师外出到武汉、宜昌等地培训学习及兄弟学校交流达40多人次。多次请专家到我校讲座,进行理论指导。其中李志坤老师就集体备课等作了专题指导,曾宪荣老师多次来校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理论讲析,参与各课型模式构建的讨论。我们通过理论学习,观看教学录相、评点课堂实录等活动,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对各课型教学的认识有了较大的提高,使实验研究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按照实验方案科学地、有序地开展。
2、加强集体备课,凝聚集体智慧
集体备课是教研组和备课组开展的经常性教学研究活动,它交流了各自的教学心得,激发了个人灵感,凝聚了集体智慧,实现了资源共享,产生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集体备课要求教师必须坚持“四个一致”,即上课内容一致,课程进度一致,考试测验一致和质量分析一致;坚持做到“三个确定”,确定具体的时间,确定中心说课人,确定教法。通过集体备课,使实验教师进一步熟悉了教材,科学分解单元内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单元内各课时的特点,较好地驾驭教材。
3、落实听评活动,完善教学模式
课题实验组教师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是改进和完善教学模式的重要举措,特别是评课活动,让大家明辨了得失和利弊,开阔了视野。除学校安排的每学期公开课之外,教研组开展经常性地组内相互听课活动,组织教师课后交流不同课型的教学体会和听课感想,提出改进建议,既达到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技艺的效果,又促进了课型模式探讨的不断深入。
4、立足教学实践,改进实验工作
我校坚持每学期进行一次全校性的课题实验课展示,并由教科处组织优质课竞赛活动,使实验老师能有更多地锤炼教学技艺的机会。2002年秋,区教研中心组织在我校召开了全区高职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研讨会,课题组向大会提交了阶段性的实验报告,较全面地介绍了我校对于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改革的认识和做法,并由实验教师上了课题实验示范课,得到了与会教师的认可和赞同,同时会上不少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对我们教学实验的具体做法提出宝贵的、建设性的意见,为我们改进实验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5、注意总结得失,谋求创新发展
在实验的过程中,老师们注意总结教学过程的得失,调整教学方案,认真思考在单元整体教学方面所作的探索,所产生的体会,并形成了相关的论文、教学专题报告。为进一步指导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积累经验,并谋求新的思路,新的发展。
㈢、开拓创新,优化模式。
根据湖北省教学研究室《高中英语整体教学改革实验方案》,经过实验小组的认真研究和讨论,我们主要进行“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四课型研究”,即对话课课型,阅读课课型,语言知识课课型及听力写作课课型,它比较适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能引导从教教师尽快了解每课型相对固定的特点,从而形式常规教学模式,熟练地运用于教学之中。
(1)对话课课型:情景导入→听读→概解→朗读→语言点→仿说训练→话题仿说→自由说
(2)阅读课课型:导入→略读→听读→理解→精读→概述
(3)语言知识课课型:导入→设问→归纳小结→运用
(4)听力写作课课型:情景导入→听→回答→校正→导入写作→口头作文→书面作文→校正
虽然教学模式形成可能会束缚教师教学个性的张扬和创造性的发挥,但通过这四类课题的研究,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研究问题的平台,找到了解决实际教学中时间紧、内容多、目标新、方法新等老师们普遍感到不好把握但又必须解决的问题答案。
㈣、求实奋进,初显成效
过程求细,结果求真。求真务实地进行课题研究是我们的追求。通过三年多来实验教师的辛勤耕耘,不断探索,课题实验已初显成效。我们探索出听读仿说、读解思辨,操练归纳,听解辨赏,问答写作的课型模式,在近几年来一直指导着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为我们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造就出一大批善于研究、勤于探索的优秀老师。
1、活动育人,科学育人,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通过开展实验,学生使用语言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单词竞赛,知识能力竞赛,手抄报比赛及招聘播音员的考试等活动,并且有易金霞、王莉、章玉娥等20名学生在全国英语能力竞赛中获奖。在市、区期末统考中我校一、二年级英语学科获同类学校第一,均被评为优秀学科组,2004年高考中我校文、理科英语也均被评为优秀学科组,其中朱姣同学取得了131分的好成绩。
2、人出课题,课题出人,炼就了一批高素质教师
教研教改的过程,也是教师各方面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通过这一实验,一批教师的教学观念逐步更新,教研水平不断提高、教学方法明显改进,教学基本功得到加强。几年来,龚明星、李继珍、朱国钰、黄有河等11名教师获区优质课竞赛和说课竞赛一、二等奖;蔡宏发、黄有河、龚明星、杨宏琴等老师的40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区刊物上发表、获奖或交流;秦再春、秦百习、朱国钰等21人次获区教学质量优秀奖;陈华凤、杨宏琴、罗慧等16名教师获国家级辅导奖;蔡宏发、朱国钰等13人次获国家、区、校级表彰;秦再春、朱国钰、龚明星被批准加入宜昌市外语学会。
㈤、与时俱进,实验反思
1、单元整体教学的课型模式探讨只能是不同课型教学的一般规律,在完成课型模式研究之后,还应加强针对不同教学内容的特殊性研究,形成课型新的变体。
2、 我们应该加强科研方法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研究,将课题实验活动做得更完善些,更科学些。
三、多方筹集资金,科学合理使用
由于学校重视本课题的研究,在学校经费高度紧张的状况下,仍然自筹充足资金确保了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其资金分配如下:
1、课题开题费3000元;
2、课题资料费2800元;
3、调研差旅费1000元;
4、课题研讨费3500元;
5、阶段成果奖励费1500元;
6、课题申报、评鉴费3000元;
以上合计14800元。
正是学校坚持科教兴校策略,重视新课题研究,服务于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工作才得以圆满完成。
宜昌市夷陵区小溪塔高中
《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课题组
2005年11月20日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高中英语阅读训练教学模式总课题结题报告
- 下一篇: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