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政治课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时间:2011年5月
立项号 | 2011XKT-ZXZZ064 | 课题名称 | 中学政治课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 | |
负责人 | 崔文娟 | 所在单位 | 西安市第6中学分校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课堂提问,是一项古老而又传统的教学技能。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教学思想;在古希腊,苏格拉底认为“问题是接生婆,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他在教学中倡导被后人称为“产婆术”的问答式教学方法,即通过提问、交谈、争辩的方式来传播他的见解。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仍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沟通交流、理解与对话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很多政治教师对提问的类型、方式、技巧、态度等方面缺乏良好的设计,大大降低了提问的有效性。特别是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思想政治课课堂上学生活动增加,学习积极性提高,但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并非都是有效的。在授课和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一部分的课堂提问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这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因此,有必要对思想政治课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西方学者德加默曾提出:“提问得好即教得好。”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曾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地是问号。”美国的布鲁纳曾经说过:“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 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有效的课堂提问对学生来说,可以起到引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思维、考察理解程度的作用;对教师来说,可以起到检查教学目标、重新组织教学等作用。可见,教师如何从提问入手,设计有价值的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 |||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的主要功能有:激发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思考,发展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等。 《现代汉语词典》对“有效”的解释是“(动词)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 课堂提问有效性,主要是指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能够获得进步,实现个体的发展。 | |||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体 在全面了解和掌握当前政治课课堂提问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的基础上,研究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通过对本课题进行研究,使教师学会在课堂提问中给学生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从而使课堂提问成为师生交流、对话,共同发现、理解知识的重要途径和必备手段。 二、本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1、课题申请阶段(2011年4月-5月中旬) (1)确定课题,申请立项。 (2)联系指导老师,修改课题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2、课题研究阶段(2011年5月下旬-11月中旬) (1)调查研究阶段(5月下旬-6月,9月-10月)。通过听课、上课、评课、访谈、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和掌握我校及碑林区内有关学校政治课课堂提问的现状,找出存在的普遍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2)查阅文献、搜集整理资料阶段(7月-8月)。 (3)中期汇报阶段(9月下旬)。上传课题中期总结汇报文本。 (4)总结经验阶段(11上旬-中旬)。通过对中学政治课课堂提问现状和相关问题产生原因的总结与分析,结合教学实际,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 3、课题总结提升阶段(2011年11月下旬-12月上旬) (1)撰写结题报告。 (2)完善教学设计。 (3)按照要求健全课题“档案袋”。 (4)填写课题结题申请评审表。 4、课题结题评审阶段(2011年12月中旬-2012年元月) 提交课题“档案袋”,以档案资料、论文等形式展示课题研究成果。 | |||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 提交结题报告1篇、教学设计1篇,健全课题“档案袋”。 | |||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高中政治课学生主体性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