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开题报告和结题报告

实施方案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

2000年10月,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从2001年起用5到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教育部2001年7月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一切,对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个新课题。

虽然我校的历史学科近三年来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老师们基本上能依托网络资源来优化教学,制作了不少网络课件,建立历史教研组网站,等等,但目前还是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课件资源共享程度较低,学校与学校、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封闭造成了大量优秀教学资源的低利用率;很多学校的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领域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互联网上的历史资源和市面上的教学资源库虽多但缺少和实际教学的整合;历史教师队伍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尤其是同新课程的整合上的能力还存在很大欠缺。

面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期望通过对网络环境下历史学科课程整合的有效性研究来提高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二、 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现实依据和理论依据

开展该课题的指导思想是:以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为指针,以历史信息化资源开发为核心,以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在历史学科的广泛应用为重点,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以立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历史教师,全面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

开展该课题的现实依据是:在学科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正在走向一种误区:那就是一味追求最新的“高科技”,仿佛不用计算机就是不是现代教学,不是多媒体就不够档次。更有甚者多媒体教学仅仅是作为公开课、演示课或所谓的样板课,教师形成了表演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演员,学生这一信息技术运用的主体反而成为观众。

开展该课题的理论依据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情景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对学习环境的设计。

三、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1、 研究内容:

(1)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应把理念与活动有机结合。

(2)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应把实践与实践后反思相结合。

(3)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应把学科的常规教学同专题教学相结合。

(4)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应同时重视教学的硬件和软件使用与开发。

2、 研究目标:

通过“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学科教学资源配送系统的运作模式,更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服务于广大教师和学生。

四、 课题研究的方法——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其含义是指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依据实践所供事实,分析概括现象,使之上升为理论。其作用是重视对经验总结,符合认识论观点,有利于提高水平,有助于增强业务素质。方法步骤分a选题b掌握资料c制定计划d调查搜集事实e分析与综合f组织论证g总结成果。

五、课题的组织管理

1、这是一个集体合作的课题,实行统一指导、分级管理和项目主管负责制,以规范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

2、各项目主管要组织实验教师参加总课题组安排的各种交流培训活动,定期交流课题进展情况,保证课题方案如期设计和实施。认真指导实验过程,认真积累实验资料和数据,并加以总结,贡献项目试验的丰富经验,提交总课题组,承诺资源共享并进入网站和总课题资源库。

六、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计划:

(一)、准备阶段(2004.9—2005.2)

1、建立课题组,申报课题,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收集资料,进行必要软硬件准备,组织课题开题。

3、随学校总课题组出去参观学习课题起步早的学校。

(二)、实施阶段(2005.3—2005.10)

1、2005.3—4 专家讲座。

2、2005.5—2005.7实施课题方案,应用于教学实践与实验研究;发现问题及反思。

3、2005.8—2005.10研究性学习活动及阶段总结评估;培养骨干教师。

(三)、总结阶段(2005.11—2006.3)

1、2005.11—12学生课题汇总;校本研究。

2、2006.1—2各项目结题,完成研究报告并形成各项最终成果。同时,选拔有价值的成果,争取发表或推荐评奖、出版等。具体如下:

子课题:《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结题报告

(一)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应把理念与活动有机结合。

在世界教育改革风浪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新课程中明确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内容。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

理念:

1.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功能,选择、提供较丰富的网上学习研究资源。

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以其海量信息存储与共享,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的学习资源。

目前,在国内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中,人们已越来越重视计算机网络的资源功能的开发与利用。但网上资源的庞杂,也使研究性学习的参与者、尤其使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本课题尝试选择必要的网络资源,并与图书资料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学习研究资源,体现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与专题性的结合。

2.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交互功能,初步培养学生自主研究与合作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为适应 21世纪科技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奠定初步的基础。

计算机网络越来越被人们认可为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

网络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而且其便利的交互功能,为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共同实现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小组协作活动中的个体学习者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其他成员、或网上的其他协作者共享。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为了达到小组学习目标,个体之间可以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研究的主题进行充分论证,以期获得达到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计算机网络支持的研究性学习的探讨,体现了基础教育对21世纪科技发展与终身学习理念的响应,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3.在网络环境下,教师职能应转型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计算机网络支持的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必须以教师教学观念与职能的转变为前提。在网络环境下,教师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平等参与者。其含义包括:教师和学生共同围绕研究主题,进行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平等协作与交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计算机网络支持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形式多样,但又是在教师的组织下有序进行的。个体探究与小组协作、组际交流与全体研讨,在教师的组织下,成为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张弛有度的学习活动。在计算机网络支持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还是必不可少的引导者。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完全主动的,教师的引导作用体现在设法刺激他们的求知欲,并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或按学生的需要作一些辅导。总之,教师在计算机网络支持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中,角色趋于多元化。这对教师的信息能力、研究能力、技术的运用能力和组织调控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历史学习应加大和现实结合的力度,提升历史教育的功能。

历史知识不仅具有过去性,和现实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历史学习应注重与现实的结合,体现历史科学的现实意义,提升历史教育的功能。历史学科内的研究性学习更应从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出发,确定研究主题,并在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中,以学生亲身体验的研究过程来体现历史学的借鉴作用,使历史学习从“过去”走向“现实”,从知识的获取转变为积极地探究,进而帮助学习者实现对研究主题的意义建构,形成学习者自身的思维结构。

活动:以“工业革命的影响和启示”(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为例开展“计算机网络支持的研究性学习”。

1.课程开始,教师向学生概要说明学习和研究的内容、方法、步骤及网页的结构与使用方法,组织学生进入学习、研究过程。

2.深化对“工业革命的影响”的理解。

这一环节,是在学习教科书内容的基础上,利用网络开发的学习资源和网络的交互功能,参照经典论述,通过讨论交流,深化对“工业革命的影响”的理解。在这一环节中,先让学生在网上发表、交流自己或小组的初步见解,再进一步从网络资源中查找相关的论述,来补充、完善自己的观点,最后通过研讨和教师的归纳总结,达成对工业革命影响的基本共识。本环节旨在学习教科书对“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概括的基础上,参照经典论述开阔思路,进一步深刻理解这一内容,并为下一步对“工业革命启示”的研究做好铺垫。

3.“工业革命的启示”的研究。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核心内容,其主要目的是把目光由历史转向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的现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使命感,将知识、能力思想教育熔于一炉。基本程序是:

⑴确定研究方向和题目。由学生经过思考,提出“启示”点在网上交流,由教师进行归纳。学生提出的“启示”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国战略②工业革命和创新③从“东方从属于西方”看现代科技发展提出的机遇和挑战④城市化和环境污染⑤从工业革命看我国的改革开放和西部开发⑥经济全球化和WTO等等。教师从网上浏览学生提出的研究题目加以归纳。

⑵小组研讨。分组选题对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组选题可以按坐次分组选题,也可以按选题分组。学生各自根据研究题目在网上选读有关材料,形成自己的见解并在网上发布,经过组内研讨形成小组结论。

⑶班级研讨。在教师的组织下,各组代表口头发表研究结果,全班同学展开讨论。讨论过程中教师既以平等的身份参与,也随时对讨论进程加以调控。

4.教师总结

教师的总结包括:对工业革命影响和启示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和概括;对学生的学习、研究的态度和成果作出评价;对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给予提示。教师的总结应体现出科学性、激励性、开放性。

(二)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应注意实践后反思。

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实落实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这是现阶段开展的各项教改的共同任务,也是本文所阐述的探究活动的主要环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主体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要求学生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在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索并分析有关的数据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要求学生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有的知识事物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在探究高中历史教学策略的实践中,无论是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从网络课件的制作、课堂问题的设计和引导,到学生学习过程中协作程度和思维走向的引导等方面,均把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置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高度来考虑。

同时,在上述的教学实践过程,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研究性学习,都是在教师的设计和指导下开展的教与学的活动。我们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也要十分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建构主义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的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该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我们不难理解如果让学生完全摆脱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在海量信息中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将会是漫无目的且不着边际的低效劳动。

反思2、正确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课程整合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随着信息技术在学生和教师中的普及,技术层面的问题已基本不再作为整合的障碍之后,整合的理念和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就成为课题研究能否深入开展的决定性因素。网络环境在教学中的作用从简单的电教观到工具观,直到近来有学者提出的学习环境生态观的不断发展,正体现了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在观念的障碍扫清之后,对于网络与教学的结合方式上存在的“简单的相加”或“完全的替代”等认识均是十分不利的。在提高认识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笔者以为就历史学科的教与学而言,整合表现为以师生的基本技能和网络环境为前提,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高中历史课程计划为依据,将与历史相关的信息资源(包括广域和局域环境下现成的和教师自制的资源)与课程内容有机地“融合”,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的新型学习方式。

(三)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应把学科的常规教学同专题教学相结合。

通常老师们在上课中更多地使用PPT组织教学,把信息技术辅助作用恰到好处展示出来。这在历史教学中,由于多媒体技术形式新颖、自主意识强,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展现历史史实,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鼻、舌等器官的活动,学生置身于一个由音、像、文字组成的环境中,充分感受到所给予的历史场景带来的心灵震撼,从而对学习产生更为强烈的兴趣。如教材中关于日本帝国主义投降的内容是比较简略的,光靠教师的讲解,学生不一定会产生深刻印象。利用多媒体技术,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日本帝国主义投降的全方位场面。日本首相铃木声嘶力竭叫嚣“本土决战”的声音;美国的两颗原子弹“小男孩”、“胖子”在广岛、长崎上空升起的蘑菇云;苏联红军进入东北的壮观场面;毛泽东发出“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声音;日本外相重光癸、参谋长梅津美治郎在“密苏里号”上垂头丧气签字的神态……通过这种集视、听、触为一体的教学手段,使这些活生生的场面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对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的这段历史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

除了常规教学,体现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外,在高考的专题复习中,更多的使用,它能提高复习效率,加大复习的密度,一气呵成,更能体现当今“通识”教学的需要和“小模块的高考考试的需要。如1953---1976年“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的复习教学中第一步:

展示1949年—1976年国民经济景气指数曲线图,让学生观察“指数曲线”变化情况。

然后,提问探究: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了哪些积极的探索及原因;取得成就及原因;出现的失误、原因及教训。

学生分前后左右四人一组讨论,而后由一代表回答,在回答过程中,学生必须结合上面的示意图分时期阶段回答。即:第一阶段:1949年—1956年为起步阶段;第二阶段:1956年—1966年为探索与失误阶段;第三阶段:1966年—1976年为劫难阶段。同时注意做到生生参与,师生参与共同完成。

(4)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应同时重视教学的硬件和软件使用与开发。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要正确处理好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关系。硬件、网络就好比高速公路,应用软件就好比高速公路上车,教学资源就好比车上货物,只要正确处理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关系,才能发挥出硬件最大效益。硬件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前提,离开了一定数量的硬件投资,教育信息化只能是一句空话,然而软件建设应当是教育信息化的重点,没有软件,硬件也形同虚设,在我校的软件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将资源建设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

1、积极参与校内外组织的信息技术培训。掌握较硬的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开展教学活动。

2、建立历史教学网页模块。

网页模块一般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1)创设情景。(2)梳理知识。(3)问题设计。(4)双边讨论。(5)归纳小结。(6)课堂练习。(7)课后作业。(8)课后反思。老师们采用这一网页模块,根据需要取舍。

3、建立历史教学资源库。

我校历史老师共10位,每人分单元,分别采用课件备课,形成课件资源库。这样大大方便老师提高工作效率。

4、集体备课活动中,时常采用课件展示形式、说课的方式进行交流学习。

今后,我们全体课题组成员,同心协力,在“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方面,以更新的观念带动更新的教学研究,努力开创课件使用和创作更新的领域、更新的局面。

课题组成员及成果:

刘  波,论文《浅析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

课件“二战的爆发与扩大”

李一华,论文《初探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课件“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李晓娟,论文《多媒体技术应用之浅析》

课件“三国鼎立”(2005年12月获校园第二届课件比赛文科组一等奖)

冯  斐,论文《对计算机多媒体与中学历史学科整合之浅析》

课件“第一次世界大战”

张  建,论文《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