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学困生”的预防和转化对策的探究课题申报
《高中化学“学困生”的预防和转化对策的探究》申请评审书
邯郸市第十五中学 郝亚萍
一、课题提出背景
笔者从教十几年来,“学困生”的教育问题是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都会遇到而又普遍感到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
高中化学学习一方面受到学生初中化学基础、数学计算能力、理解能力等自身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教师对初高中化学链接工作把握情况及其教学方法、理念及与学生沟通情况等方面的影响,除此外还受到教材、家庭等方方面面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好这些关系都会直接造成高中化学“学困生”数目的增加。
作为弱势群体的学习困难学生在课堂上跟不上教学的进度,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越积越多,学习信心不足,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极易造成恶性循环。
所以,作为一个化学学科的教育者,我们应特别重视做好“学困生”的预防工作和增强对“学困生”转化的对策。一方面要做好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要做好转化工作,有效提高学困生化学成绩。
二、课题解决主要问题
解决学生开始时学习化学兴趣浓厚,但随着学习过程的进行,学生兴趣降低,成绩下滑,后来成为学困生的问题。
解决学困生学习化学态度不端正、兴趣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下作业不能完成;化学成绩太低的问题。
三、研究目标
1、通过查询资料明确学困生的具体内涵。
2、在化学教学实践中,探索预防高中化学“学困生”的出现或减少成为高中化学“学困生”的数目的办法,做到防患于未然。
3、通过化学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找到转化“学困生”的具体对策,有效提高学困生的化学学习成绩,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四、研究内容
1、研究学困生的具体内涵,确定我所研究的学困生个案对象
通过查阅资料明确学困生的具体内涵,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和学生学情确定我所研究的学困生个案对象。高一年级是高中化学的起始年级,也是学生化学成绩分化的重要阶段,为了使这次研究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我将选择高一年级的部分学困生作为研究对象。
2、分析学困生产生的具体原因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对教师、学生进行调查问卷,以及对同类课题相关资料收集整理,最后以书面形式总结出形成学困生的原因。
3、找到学困生预防及转化对策
针对形成学困生的各种原因,在实践中运用预防“学困生”产生的具体措施和转化高中化学“学困生”的具体对策,检测效果。
五、研究步骤
第一,申报准备阶段(2009年2月—2009年3月)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课题资料的准备,理清思路,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第二,探索研究阶段(2009年4月—8月)
结合课题研究内容,围绕学困生问题,进行网上资料查询,对同类型课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比较,利用各种学习机会,与专家、同行进行咨询,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及时整理相关信息,明确学困生涵义,为下阶段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做好相关的理论储备。
第三,实施验证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2月)
9月中上旬,根据课题方案,首先确定个案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家访、个别谈心等方式,走进学困生内心世界,找到学困生成因,制定预防和转化学困生的具体对策。
9月中下旬开始到学期末,尝试运用策略既要预防学困生的产生,又要对现有的学困生进行转化。期间通过几次测验,检验学困生的转化成效。
第四,总结推广阶段(2010年1月—2010年2月)
继续实践课题模式的基础上,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论文。
六、预期成果
1、研究案例、研究论文
2、研究报告:《高中化学“学困生”的预防和转化对策的探究》研究报告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高中化学学生自学的指导策略研究与实验…
- 下一篇:高中化学新课程性教学策略课题报告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