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题申报书《减负增效背景下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课 题 名 称《减负增效背景下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学 科 分 类
课 题 负 责 人 张羽丰 周烨
负责人所在单位 江苏省溧阳中学
填 表 日 期
拟 结 题 时 间 2013年10月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09年制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主持人姓名 |
张羽丰 |
性别 |
男 |
民族 |
汉 |
出生年月 |
1977、 11 | |||
行政职务 |
|
专业技术职称 |
中学一级 |
研究 专长 |
高中历史教学 | |||||
最后学历 |
大学本科 |
最后学位 |
学士 | |||||||
工作单位 |
江苏省溧阳中学 |
联系电话 |
13813537828 | |||||||
通讯地址 |
江苏省溧阳中学历史组 |
邮政编码 |
213300 | |||||||
电子信箱 |
Zhangyufeng1123@163.com | |||||||||
课题组核心成员基本情况 | ||||||||||
姓名 |
专业技术职称 |
工作单位 |
研究 专长 |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 | ||||||
周 烨 |
中学一级 |
江苏省溧阳中学 |
历史教学 |
负责课题的组织、计划、总结 | ||||||
黄爱芳 |
中学高级 |
江苏省溧阳中学 |
历史教学 |
历史教学的理论、实践指导 | ||||||
黄文娟 |
中学二级 |
江苏省溧阳中学 |
历史教学 |
历史课题教学的探究 | ||||||
朱 庆 |
中学一级 |
江苏省溧阳中学 |
历史教学 |
历史课题教学的探究 | ||||||
马丹萍 |
中学二级 |
江苏省溧阳中学 |
历史教学 |
历史课题教学的探究 | ||||||
严 青 |
中学二级 |
江苏省溧阳中学 |
历史教学 |
优秀教学案例的收集、整理 | ||||||
颜子翔 |
中学二级 |
江苏省溧阳中学 |
历史教学 |
历史课题教学的探究 | ||||||
何正清 |
中学二级 |
江苏省溧阳中学 |
历史教学 |
历史课题教学的探究 | ||||||
课题主持人曾担任过哪些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完成情况如何 | ||||
课题级别 |
课题名称 |
批准时间 |
在课题中的分工 |
完成情况 |
常州市级 常州市级 江苏省“十五”课题 江苏省“十一五”课题 |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益》 《运用网络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探究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效整合,促进高中学科创新教学》 《心理空间的对话——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研究》 |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7年 |
课题资料的整理 课题资料的整理 历史学科负责人 历史学科负责人 |
2004年溧阳课题评比一等奖 2006年溧阳课题评比一等奖 06年顺利结题 正在研究中 |
发表或出版的主要论文或著作 |
论文或著作名称 |
出版部门或发表报刊 |
日期 | |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新策略” |
中学历史 |
2003年 | ||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探究”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06年 | ||
“略论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
江苏省教育委员会 |
2007年 | ||
|
|
|
二、课题设计论证
㈠选题 ⑴研究现状述评 2009年6月,江苏省教育厅针对当前的中小学教育下达了“五严”戒律,来积极规范中小学教育教学行为。在这一新的形势下,高中教学就要改变以前的教学模式,积极提高教学效率,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特别是当前提倡“减负”,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优化教学过程,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学生素质是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江苏省教育厅从2008年以来实行的高考模式“语数英”+选修等级双B,到09年的“语数英”+选修等级1B ⑵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如何面向 21世纪,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特别是当前提倡“减负”,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优化教学过程,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学生素质是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作为教学第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是必须的,也是很实际的。中学历史教学,虽然涉及的是历史上的事物,但也有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减负”不能“减质”,不能降低对学生的要求,降低教育教学质量。相反,要通过“减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发展和提高自己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反应能力、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㈡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⑴研究目标 ①总目标:综合传统教学,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学手段,探索减负增效背景下的历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推动我校创建五星级学校,办成国内一流,老百姓满意的学校。 ⑵研究内容 ①“减负增效”背景下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的更新的研究:如何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努力培养会学习、能创新的符合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如何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使自己由一桶水逐渐转变成源源不断的自来水。 ②“减负增效”背景下教师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提高课题效率。怎样备教材、怎样备学生、怎样备教法、怎样备练习 ③“减负增效”背景下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交流以及终身学习习惯的培育与养成。 ④“减负增效”背景下教学过程的精心实施以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教师为主导作用,学生为主体作用;怎样能使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和综合利用;怎样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如何及时掌握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如何恰当分配时间,优化课堂结构。 ⑤“减负增效”背景下设计优质高效的课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促进学生的发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发展需要,把网络引进课堂教学,创设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教学情境,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 ⑥“减负增效”环境下教学和学习的评价机制的建构与完善。精选课后练习,及时批改和精讲,针对比较典型问题及时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切实把减负增效落实到实处。 |
⑶主要观点和创新 ①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是切实做好“减负增效”的根本。 ②教师给自己加压是减负增效的前提。 ③教师上好每一节课是减负增效的关健。 ④当堂作业是减负增效的重要措施。 ⑤认真批改作业和及时评讲、辅导是减负增效的重要环节。 ⑥布置作业征求学生意见。 ⑦学案要进行动态改进。 ㈢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 ⑴研究思路 ①教师教学观念如何转变: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学生的地位 ②教学准备:教师的备课、教学的预设、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准备 ③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的优化、学生的地位、问题情境的创设 ④教学后:教师的教学反思、学生的作业检测 ⑵研究方法 ①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法。教师要将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教师参与研究和实践,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统一起来。 ②实验法。课题研究以课堂实验验证为主,及时总结、比较得失,不断充实完善,最终建立一套中学教学的网络教学教案,使课堂教学手段向现代化方向推进。 ③调查分析法。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测试等方式,调查研究对象在实验的各个阶段(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的情况,及时了解信息,调整教改计划的方向。 ④加快网上资源建设,营造教学资源库。通过购买、交流、网上下载等途径不断充实教育资源库,为教师备课、学生自学创造条件。 ⑤测验方法:测验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分考试成绩、水平测验、诊断测验等。 ⑥经验总结法:通过总结,全面、深入、系统地提高经验实质,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发现可以运用和借鉴的规律性的东西。对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论文撰写。 ⑶实施步骤 ① 准备阶段:2009、11——2009、12 撰写研究方案;填写申请协定书;成立课题组;搜集有关文献资料,对课题的目标进行初步研究。 ②实施阶段:2009.12——2012.11 撰写阶段报告;课堂实例;专题论文;科研报告; 课件汇编;学生测试。 ③总结阶段:2012.11——2013.10 撰写总结报告;课题组材料整理;课题的鉴定结题 ㈣本课题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 张羽丰: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获04年常州市历史教育学会二等奖 《历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获04年江苏省历史教育学会二等奖 《新课改下教师的应对策略》 获05年常州市历史教育学会二等奖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探究》 06年发表于“中学历史教学” 《略论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获07年江苏省历史教育学会二等奖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探索》 获08年溧阳市教育局一等奖 周 烨: 《新课程下教学观念的嬗变》 2004年度江苏省历史教育论文二等奖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课堂效率》 2006年度溧阳市级论文评比一等奖 《不为时尚所惑不为积习所蔽》 2006年常州市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二等奖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活历史课题,培养主体意识》2008年溧阳市级一等奖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我要学”和“我会学”》 2008年溧阳市论文评比一等奖 颜子祥: 发表《康有为思想特点大家谈》—《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理论与实践》江苏人民出版社(省级)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三历史复习课的有效性问题》 2007年获溧阳市一等奖 何正清: 《高中历史新课程下教学内容的整合》 2006年获江苏省 “师陶杯”论文评选二等奖 《新课程实施下高三历史复习初探》 2008年获江苏省“五四杯”论文二等奖 |
三、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㈠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研究课题 张羽丰: 常州市级《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益》2001年 常州市级《运用网络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2002年 江苏省“十五”课题《探究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效整合,促进高中学科创新教学》2003年 江苏省“十一五”课题《心理空间的对话——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研究》07年 周烨: 江苏省省级课题《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2007年正在研究中 余爱芳: 主持常州市级《运用网络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2006年结题获溧阳市一等奖 黄爱芳 主持常州市级《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益》2005年结题获溧阳市一等奖 ㈡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 ①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高质量地实施新课程,全面提高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效率。 ⑤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总结出新课程实施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这些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将会丰富已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㈢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 我校有班级37个,在校学生有3700多人,这些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研究平台。我校有历史一线教师15人,中学高级教师5人,中学一级教师2人,中学二级教师8人,这些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这些教师曾主持或参加过江苏省级、常州实际等多项研究课题,并取得了突出成就。 本课题计划用三年时间(2009年12月——2013年10月)完成,通过对学生的连续跟踪,班级之间的纵向、横向对比,对历次测验成绩的对比,研究出更能体现“减负增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㈣资料设备; ①我校历史教研组15位老师,每人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每个教室都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可随时进行多媒体教学。 ②从高一至高三,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案体系,每一节课都有几种不同风格的教学课件。 ③在教学中的遇到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都配备有视频资料。 ④我校在历史教学、教研方面征订了《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等一系列的教学参考资料,我校有15万册收藏的图书馆供教学使用。 ㈤科研手段 ①理论学习 ②课堂教学研究 ③教学案例分析 ④教学心得、反思总结,撰写教学论文 |
四、研究计划
1、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
主要研究阶段 |
完成时间 |
课题组成员分工 |
阶段成果形式、数量 |
准备阶段 |
2009、11——2009、12 |
张羽丰执笔填写申请协定书,周烨撰写研究方案 |
①撰写研究方案 ②填写申请协定书 |
实施阶段 |
2010.1——2012.11 |
①张羽丰、周烨全局负责课题研究 ②黄爱芳、余爱芳负责课题实施的理论培训。 ③严青、朱庆、颜子祥、何正清、毕道江、童雪梅、黄芬等在历史教学实施中精心备课、专心上课、师生互动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④课题组成员每学期提供一节“减负增效”型研究课。 ⑤课题组成员将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及时总结、交流,形成纸质档案 |
①撰写阶段报告 ②课堂实例 ③专题论文 ④科研报告 ⑤课件汇编 |
总结阶段 |
2012.11——2013.10 |
张羽丰、周烨、严青、何正清、颜子祥、毕道江、童雪梅、黄芬等按方案进行总结,整理分析资料,撰写论文集,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整理制作课堂教学实例、多媒体课件等资料,形成本课题研究的理论。 |
①撰写总结报告 ②课题组材料整理 ③课题的鉴定结题 |
2、最终研究目标和最终完成时间
最终研究成果形式和数量 |
预期达到的目标 |
承担者 |
1、 科研总结报告 2、 论文汇编 3、 研究课教案汇编 4、 经典教学案例汇编 5、 学生测试成绩对比表 6、 研究过程台帐资料 |
1、论文参加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年会交流并获奖,能在省级刊物上发表; 2、培养出具有较高业务能力学和先进教育思想的高素质的历史教师队伍 3、使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学习目标高质量完成。 |
江苏省溧阳中学历史组全体成员:张羽丰、周烨、严青、何正清、颜子祥、、黄爱芳、余爱芳、毕道江、童雪梅、黄芬 |
本课题完成的时间:2013年10月 |
五、评审意见
1、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请注明该课题是否拟推荐为辖市区级课题或常州市级课题等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2、县(市、区)教科研部门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3、市教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